APP下载

透过《不死的核桃树》看传统文化的消解

2014-07-14

短篇小说 2014年4期
关键词:萨满核桃树村里人

左 荣

透过《不死的核桃树》看传统文化的消解

左 荣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作并不是一个锐意的话题,我们甚至可以说,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始终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之一。向上进行追溯,我们就会发现在早在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鲁迅等人就开始了尝试,他们将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范例进行适度消解,使得它们呈现出全新的面貌。“鲁迅以一种不同于《呐喊》《彷徨》《野草》的轻松、洒脱乃至游戏的超然心态自由地创造性地改写《列子》《淮南子》《山海经》中的神话及古代典籍中孔、孟、老、庄等圣贤形象。”[1]这一传统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读者仍旧能在当代作家创作的文学文本中洞悉出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学的消解。

一、萨满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被消解

小说《不死的核桃树》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长白山脚下的小山村的故事,这里生活着被村里人称为老高太太的人。在村里人看来,老高太太是村里的活神仙,不仅是因为她的年龄,更为重要的是她的另一特殊身份——村子里最有资格的萨满。在她的身上曾经上演过怎样的故事以及每一个村里人记忆中老高太太分别是怎样的形态,我们都已经无法去了解。在作者看来,这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她真正看重的是萨满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当所有的一切在现代社会的滚滚洪流中被人们遗忘之后,留给当代人的就只有残存的记忆碎片。

老高太太?叶秀文不觉脊背一凛——她可是村子里的活神仙,年龄最大不说,她还是村子里最有资格的萨满,不过这是文明世界的叫法,村里人只知道老高太太是 “领仙的”,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找她瞧过病摆过事,叶秀文也不例外。

小说的主人公叫叶秀文,她的童年曾亲眼目睹了一场老高太太施加在自己身上的法事。作者轻描淡写地交代了她的特殊身份——村子里最有资格的萨满。这种原始的宗教曾指引着我们的祖先走过蛮荒的时代,成为他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唯一选择。当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升之后,萨满教的信仰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成为消失在记忆深处的碎片。伴随着萨满一同消亡的则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人们的传统文化。

萨满信仰是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原始先民最重要的宗教信仰,它始终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实现了从内容层面到形式层面的相似性。我们应该认识到,“与少数民族文化系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民间文化,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总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它同中国文学的关系更为密切,从形式到内容,民间文化与现代中国文学具有相当多的同质同构性”[2]。当村里人逐渐不能理解老高太太诸多的特殊举动时,并非是老高太太已经不再胜任萨满的工作,而是人们选择以现代文明的科技思维去认识传统文化。两种诞生于不同背景之下的文化使得村里人的认知思维发生偏差,直接表现为人们遗忘了祖先的生活方式。

当科技文明在现代社会迅速崛起之后,人们获得了一种认识世界的全新方式,使得他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体验。当习惯了这种生活的人们回首去审视自己的祖先世世代代奉行的生活方式时,他们的头脑中不禁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叶秀文就是一位多年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她的生活和思维已经彻底适应了外面的世界,这使得他与老高太太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之间的鸿沟有了超越村里人的差距。作为文化形式的萨满,或许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文物的形式继续存留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当中,但萨满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以及它所象征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模式却永远不会重复了。小说《不死的核桃树》所讲述的正是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被消解的客观事实,我们需要以更为客观、更为理性的态度去面对发生在久远的山村里的一切。

二、萨满所守护的核桃树

作者在小说《不死的核桃树》中描写了一位被称为 “老高太太”的萨满,她不仅拥有着超强的生命活力,更以惊人的毅力守卫着生长在自己院中的核桃树。村里的人都认为这是一棵能够辟邪的核桃树,所有的人无时无刻不觊觎着获得这棵树——甚至是树枝都令他们感到无比兴奋。萨满曾经是村里人心目中拥有着沟通神灵与普通人之间联系的通灵者,在他们的身上闪耀着介于人与神之间的神性之光。

晚饭过后,叶秀文的母亲神秘兮兮地把叶秀文带到储物间,搬开几捆柴草,叶秀文见到好大一捆树枝:银灰色的树枝,上面缀着许多苍绿的叶子,成串的小核桃蛋蛋翠绿、娇嫩,俨然刚成型的娃娃。

母亲说:“这是我和你爹抢到的,咱没人家有能耐,就抢到了这些树枝,树干一块都没抢到——你挑些粗的,回去求人刻成桃木剑,大的放到家里,小的放到包里,去火葬场之类的地方,什么邪魔外道都不敢近身。”

一棵核桃树的枝叶是否具有神奇的能力并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验证,即使是在小说文本所创造的虚拟空间中作者也没有为读者提供验证的机会。但我们却看到了作者所描写的村里人会为了得到核桃树的枝叶如此的疯狂,甚至是不惜 “毒杀”老高太太。笔者读到此处对于这棵被萨满所守护的核桃树产生了无尽的遐想,它究竟是具有何种神奇的魅力能够唤起人们无尽的联想,甚至是做出种种超越常规伦理的事情。如果将老高太太所守护的核桃树视为传统文化的象征,村里人为了获取它付出的努力则直接体现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的尴尬境遇。“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在生成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从传统文化宝库中汲取基础性血液,一方面因这种汲取却是以背叛传统文化、消解重构传统文化为结果,这必然造成对传统文化自身不成熟的扬弃,这使新的文化观念在生成早期显得不伦不类。”[3]

核桃树和萨满已经融为一体,他们共同向当代人讲述着曾经在这个山村发生过的故事。对于叶秀文和她的生活在村子里的朋友们而言,所有的一切都超越了他们的想象,也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畴。就前者而言,村里人试图获得核桃树的希望表现出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肯定,他们深切地认识到自己始终无法离开传统的宝库。当现代文明不断地冲击着封闭的山村,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时,他们逐渐学会了到外面的世界去谋生,却又没有遗忘自己的根究竟在何处。就后者来说,村里人虽然意识到了传统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却是以近乎残酷的方式去获得这一切。当他们的头脑中闪过毒死老高太太的念头时,生活的天平就已经彻底地偏离了方向。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以萨满无力再守护核桃树为整篇小说画上休止符,这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奏响的悲鸣之声,也是作者有感于传统文化的消亡而发出的无尽感慨。

三、不死的核桃树所象征的根

当作者意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消亡已经是无可改变的既定事实时,她只能以自己手中的笔去发出呼喊。她的选择远离了当下文学创作中关于意识形态话题的讨论,也没有更多的与时代精神缠绕在一起。读者在他的作品中所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以作者本人的人生体验为核心的讲述,在每一个娓娓道来的讲述中,生活在村里的人们所经历的一切如同缓缓流淌在山间的溪水带给我们别样的感受,使人们意识到我们的传统具有如此精彩的事物,如果能够让我们回到旧有的价值观体系中是如此的神奇。

老高太太所守护的核桃树始终是小说《不死的核桃树》中无解的谜语,作者针对中国社会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化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她对于中国文学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如何去理解这种反思的真实内涵,韩少功的话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思考:“我关注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始,但这种关注并不一定要直接表现于作品,更不一定直接表现为对本土素材的囤积居奇。我想,任何一个有全球眼光的人,任何一个对现实社会和现实文化有关切之心的人,都不会对自己身边的文化遗产视而不见。”[4]

笔者认为,小说《不死的核桃树》的作者是一位具有开阔视野的作家,她用自己的笔描述了一个极易被人遗忘的角落中发生的故事,却让这个故事折射出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曾经引领着人们不断前行的萨满在今日的社会成为被抛弃在一旁的存在,他们所代表的那种生活方式飘散在历史的迷雾中,几乎无法辨识。当作者以小说主人公的特殊身份回到自己的家乡时,她看到了沦于凋敝的故乡以及那些被他们所遗忘的生活方式。曾经如此熟悉的生活、曾经如此亲切的记忆都成为被遗忘的存在,而推动这一切事件发生的直接动力竟然是萨满竭力守护的 “核桃树”——属于民族的集体记忆。当这种记忆沉淀在民族的性格中,就凝聚为某个民族的 “集体无意识”,正如童庆炳先生所说:“是自远古人类在生活中形成的、并且世代遗传下来的深层心理经验,是一种亘古绵延、无所不在、四处渗透的最深远、最古老和最普遍的人类思想,即人类精神本体。”[5]

小说《不死的核桃树》注定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它讲述了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社会的消解,对于所有曾经从传统文化中获得精神慰藉的人们而言,属于他们的未来都只能在虚无的精神世界中度过了。作者试图通过小说唤起更多人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她的愿望是美好的。或许这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却无法真正在现代文明不断冲击传统文化的社会中有所呈现。

[1]杨泉.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与改造[J].名作欣赏,2009(03).

[2]朱德发.深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沉思[J].东岳论丛,2010(01).

[3]鲍风.给现代爱情加点盐——评中篇小说《别了,最后的香格里拉》[J].长江文艺,1999(30).

[4]王尧.批评的操练[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

[5]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06.

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 (一等奖)“利用根亲祖地文化提升河南影响力研究”(项目编号:SKL-2012-1268);2010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 (结项)“网络社群的社会组织特征及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SKL-2010-944)。

左荣(1975— ),女,河南漯河人,漯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戏剧影视文学。

猜你喜欢

萨满核桃树村里人
说谎的放羊娃
核桃整形修剪技术及注意事项
核桃树下
她把自己当成“村里人”
何为萨满:人类文明史的眼光
浅谈满族装饰纹样中的萨满文化元素
核桃树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讨
“村里人”安卓移动应用程序开发
老核桃树
身穿警服的“村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