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触摸可能——浅析托尼·克拉格作品

2014-07-14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02600

大众文艺 2014年22期
关键词:托尼艺术作品雕塑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102600)

批评一词非褒非贬,是一个中性词。而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所进行的描述、阐释、评价及理论概括的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件成熟的艺术作品,艺术批评绝对是不可缺少的,很多时候该作品的延伸意义就是批评中产生。至于大众甚至艺术家本人对于该种批评接受或不接受那另当别论,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也不能将对某件艺术作品的批评视为对其的终极释义而盖棺定论。这其中有的批评会与艺术家的初衷恰好对接契合,有的则可能完全背离,但不管是吻合或者背离,都是对这件艺术品或的延伸和拓展。比如,尹吉男在对徐冰的《鬼打墙》的评论时,提出一个有意思的词儿“无意义,无聊感”。再比如,曾有一位艺术评论家在评论赵无极的作品《28.3.71》时大谈特谈其命名的寓意,甚至提升到中国的禅宗理论,然而一次画家本人在接受采访时却说,我就简单用我做画的时间来命名而已。可见,艺术批评不是小学生校服,没有所谓的标准化,而重要的是批评的人站在他的角度,把这个“理”给说瓷实了,引经据典亦可,自立一派亦可,鸿篇大论亦可,短小精悍亦可。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一书中在论述“美”时提到——形式形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组织结构(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意境(蛙声十里出清泉)。吴冠中在绘画形式美中谈到美和漂亮时认为:漂亮源于视觉的舒适,大众习以为常的既定认知。比如:细腻、柔和、光挺,质地……“美”的范畴应该远远大于“漂亮”。而美的产生多半缘于形象结构或色彩组织的艺术效果。在此基础上,本人认为美的存在空间远远大于漂亮和人的主观既有认知。大是美,小亦是美;简是美,繁亦是美;精瘦是美,肥硕亦是美;华丽是美,质朴亦是美;优雅是美,粗旷亦是美;高贵有高贵的美,艳俗亦有艳俗的美……所以说,我们只能不断的去发现美,我们也只能如同剥洋葱般地去训练自己发现美的眼力和心力。

雕塑艺术是一种立体三维造型艺术,是用某种方式,某种材料,创造出具有某种空间体量的、可视、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同时也借此映射一定的社会文化,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和情感。王朝闻在《雕塑美学》一书中这样叙述:“雕塑美学以研究具体内容大致是:雕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雕塑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及其形象塑造过程……”美是广义的可到了一个具体的范畴在其基础亦会与该具体范畴的属性相关。

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批评是多角度的,从作者角度、从作品角度、从读者角度、从综合角度……艺术作品的产生本身就是对可能性的探求,的作品亦如此。托尼·克拉格是英国当代艺术界极具影响力的国际雕塑家。接下来将从其作品入手,浅浅谈谈这种可能性。

一、现成品的再创造

托尼早期作品多利用现成品、工业社会制品,还有那些在当代社会环境中常见的物品和材料制成。这也正如他自己所阐述的:“不同材料,如石、青铜、铁等的应用,被视为技术发展的象征。……由于人与土、水、木、石、某些金属之类的材料有着长久的联系,所以它们已经引发了丰富多彩的情感和形象。”同时,他采用诸如堆、叠、摞、拼贴等手法来创作。作品《新石器——牛顿的音调》他收集了许多塑料碎片进行色彩的排列。作品《从北方看英国》,其在墙面上勾画出大不列颠群岛的形状,却在画面的左边借用自己的形象,以局外人些许生疏地来审视这个国家。作品《警察》就是由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塑料废片组成的一个站立者的形象,它的外观与生活中的警察很相似。这也先我想起徐冰于今日美术馆的作品《凤凰》,就是利用是建筑工地上的垃圾,像塑料安全帽、屡见不鲜的红蓝彩条布、铁锹、钢管等等材料组合而成的大鸟——凤凰。

二、材料运用中不可能的可能

他的作品不单单利用现成品、废弃物、工业社会制品,而且还利用那些在当代社会环境中常见的物品和材料,包括塑料、陶瓷、石膏、木材、钢铁、玻璃、聚氨酯、石头、铜、橡胶、水泥及新出现的材质来进行艺术创作,将许多看似不可能的材质却使其成为可能。比如其作品《数码皮肤》其作品借助数字“1”和“0”将作品整个表面完全覆盖,乍看好似用印上花纹的车轮胎做成,但其实他确实铜铸的。还有诸如其他木材、石膏作品。这也让我想起1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朱铭人间系列雕塑展》其一件作品将碗口那么粗的钢筋恁是扭曲成软条一样的曲线缠绕着。还有艾未未用陶瓷做成的脚手架作品,在其连接点,利用通常认为易碎的陶瓷螺丝螺母连接,弄得好像只有用巨大的扳手才能拧动似的。这些都体现了对“材料”新的潜在的美学价值可能的挖掘,且当代社会学丰富内涵的表现。

三、概念的可能性

在接受“ARTINFO”采访时,托尼在谈到对自己雕塑的理解时说:“有一种观念认为雕塑是静态的,或者说是死的,但是我恰恰有相反的感觉。我不是一个宗教信徒,而是一个绝对的唯物主义者,当我在创作的时候,我总是期望能够赋予雕塑材质一种动态,促其运动并且生长……”其作品《有孔虫类》《哈姆雷特》正是利用材料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有机形态。这也使我想起隋建国的作品《运动与张力》他向既定概念——雕塑就是静止的三维造型艺术提出了强有力的质疑。体型巨大的生锈大圆球在美术馆内来回的转动,同时还伴随着轰鸣声,置身其中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所谓的震撼。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

[2]王朝闻.《雕塑美学》.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2.2.

[3]尹吉男.《独自叩门》.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5.3.

[4]吴冠中.《吴冠中散文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12.

[5]熊秉明.《熊秉明美术随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

猜你喜欢

托尼艺术作品雕塑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我想自己做
写实雕塑
托尼逃跑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走得快和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