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充满希望
2014-07-13尚学功冯超超
尚学功 冯超超
时间过的真快,来三师五十三团三连开展“三民”活动已大半年时间了,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三连的职工群众不断通过勤劳的双手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从他们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三连……
又见吐鲁洪·瓦依提
吐鲁洪·瓦依提是个贫困户,家里只有5亩地,妻子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常年住院欠了很多外债,女儿很早就结婚了。初次见他是今年3月,我们刚到三连进行入户走访。见我们去他家,正在帮别人修拖拉机的他又是给我们倒水,又是给我们拿馕,很是热情。但谈到贫寒的家境时,这个高大的维吾尔族汉子竟然哭了起来,黝黑且布满尘土的脸上两行泪迹深深刺痛了我们,我们一直在想,应该为他做点什么。今年7月,看到他身上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我们和工作组的其他成员凑了些钱,在巴扎上给他买了一身新衣服、一双新鞋子,穿上新衣、新鞋的吐鲁洪·瓦依提格外精神,大家给他开玩笑说他像个新郎官。
我们把他的情况向连里做了反映,连队党支部进行核实后,今年特意给他多批了5亩地来种棉花,他今年的收入明显高于往年。
最近一次见到吐鲁洪·瓦依提是前不久在开展拾花竞赛的棉田里。连里看到他家里缺少劳力,专门选择他家棉田开展拾花竞赛,棉田里的他看起来并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垮,穿着我们给他买的新衣服在棉田里忙得不亦乐乎。在问起他对今后生活的打算时,他说:“明年准备多多养羊,好好种地,把欠款还完。”他这一番话,让我们感到无比欣慰。如果说初次见到吐鲁洪·瓦依提时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心酸,这次见他,看到的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他。我们也坚信,有党中央和兵团、师、团的好政策,有连队党支部的大力支持,有“三民”工作组的帮扶,吐鲁洪·瓦依提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
不服输的汉子吾拉音·牙生
三连的贫困户很多都是因病致贫,吾拉音·牙生就是其中之一。吾拉音·牙生今年31岁,是3个孩子的父亲,其中一个女儿因患脑瘫在乌鲁木齐治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但是他从来没有向困难低过头,而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苦拧出甜来。
今年古尔邦节前夕,我们“三民”工作组慰问贫困户来到了他家。得知我们去慰问,他急忙从地里赶回来,给我们切瓜倒茶。交谈中我们得知,工作组3月为他买的两只生产母羊已产下了两只小羊,今年种的10亩地甜瓜,也有2万多元的收入。他说他从来没有休息过一天,农闲时节四处打工挣钱,周边的巴楚、柯坪、图木舒克等县、市都跑遍了,什么脏活累活都干。打工一年他能挣2万多元,一年近5万元的收入让他不但还清了给女儿治病的欠款,手里还略有节余。今年他还花2万元盖了一个带卫生间的新房,这让我们工作组成员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在少数民族连队,职工群众住的平房里面有卫生间的并不多见。走南闯北的经历让他开阔了眼界,眼界的开阔带来的是观念的更新,而观念的更新又促使这位少数民族兄弟对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有一种美好的向往。
慰问结束走在回驻地的路上,我就在想,什么才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金钥匙,从吾拉音·牙生身上我们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勤劳”,给钱给物都不如有一双勤劳的双手。我们也相信,吾拉音·牙生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不久的将来,他一定能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吾斯曼·买买提的瓜地
农忙时节开展助民劳动,是“三民”工作组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今年3月底的一次帮助职工的劳动,让我们结识了吾斯曼·买买提一家。
吾斯曼·买买提家种的甜瓜是一种在北疆很少见的品种,当地俗称“老太婆甜瓜”,共有5亩地。得知他家缺少劳力,在唐济川组长的带领下,工作组一行5人来到他家瓜地,挖洞的挖洞、下种的下种、盖土的盖土,他一家三口人准备两天完成的工作任务,由于我们的加入,一个上午就保质保量完成了。从此以后,那片瓜地则成了工作组成员最为牵挂的一片土地,我们想知道这5亩瓜地,到底能给他家带来多大的收益。为此,我们工作组成员倾注了大量心血。6月中旬正是甜瓜开花结果的关键时期,一种严重的菟丝病正在瓜地蔓延,如不及时清除,轻则导致甜瓜减产,重则导致绝收。而缺少甜瓜种植经验的吾斯曼·买买提浑然不知,唐济川组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急忙叫来吾斯曼·买买提,给他讲菟丝病的危害,并和他家人一同清除菟丝。像这样后续的劳动还有多次,而幼小的瓜苗也在我们的共同精心呵护下开花结果,吾斯曼·买买提家的这5亩甜瓜地因种植管理有方,而成了远近闻名的高产田。丰收的季节到了,他家的甜瓜因为品质好、产量高,卖出了2.7万元的好价钱,除去2000元的成本,还有2.5万元的收入,这让他们一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7月底的一天,他抱了两个最大最甜的瓜来到工作组住地,让我们品尝我们亲手种下的甜瓜,我们的心情比吾斯曼·买买提还要高兴。
这次劳动不但让我们结识了吾斯曼·买买提这位朴实无华的维吾尔族朋友,更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种植结构调整给职工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有时候,职工群众缺少的不是吃苦耐劳的品质,而是缺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为此,工作组要承担起这份责任,宣传好党中央和兵团党委、师、团党委的各项政策,多在拓思路、传技术、教方法上下工夫,让职工群众尽早脱贫致富。
我的维吾尔族兄弟居曼卡力·阿不都
在三连,有许多普通群众都在感动着我们,他们就像戈壁红柳、大漠胡杨一样,扎根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努力撑起一片片绿荫。警务室的协警居曼卡力·阿不都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28岁的居曼卡力·阿不都是一名退伍军人,曾在驻石河子某部服役过两年,与同样曾是军人的我有一种亲近感。虽然退伍多年,但他至今仍保留着军人的优良作风,每天早晨在整好内务后,就洒水、扫地,把警务室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三连警务室的卫生也多次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如果你问居曼卡力·阿不都为什么能坚持下去,他总是嘿嘿一笑说:“习惯了,在部队时就是这样。”他总是忘不了自己曾是一个兵。
我们三连工作组有一位维吾尔族组员,与全是汉族同志的工作组相比,伙食调剂起来相对困难一些。为了照顾好这位少数民族同志,我们的主食以吃馕饼为主,但是每天到团部巴扎上购买又十分不便。为此,居曼卡力·阿不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开始从自己家里拿来送给我们。由于工作组有纪律,不能要群众的东西,我们付钱给他,他说什么也不要,说:“这个不值钱,你们不要这么客气。”看我们执意要付钱,他只好收下了。看到居曼卡力·阿不都一脸真诚,工作组成员想出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买来一袋面粉,放在他家里,他家打馕时顺便给我们打了,我们再付一些加工费,这样我们吃馕饼的问题就解决了。每天居曼卡力·阿不都都会把烤好的热馕给我们送来,我们工作组的同志都感动不已,也感受到了一位维吾尔族兄弟的一片真情。
4月底,由兵团党委宣传部出资兴建的篮球场在警务室前的操场上修好了,球场修好的当天前来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我们工作组成员也由衷地感到高兴。但是,五十三团没有专业的画线设备和人员,球场画线问题又难住了我们。我们只好自己动手,买了油漆和刷子,但调和油漆需要一公斤汽油,因从安全角度考虑,加油站规定,不向外出售散装汽油,线还是画不成。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居曼卡力·阿不都从自己的摩托车中抽出汽油送给我们用来调和油漆,油漆调好后,他又帮助我们在画好的线框中粉刷油漆,一干就是4个多小时,累得他浑身湿透。他画的线根本看不出是手工操作的,让我们工作组成员自叹不如。
居曼卡力·阿不都就是这样一位热心、细心的人,他的身上还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他的一言一行也鼓舞着我们更好地做好“三民”工作,进一步把群众工作做得细而又细。虽然我们驻连帮扶的周期是一年,但我们将把居曼卡力·阿不都做为终身的朋友,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这位维吾尔族兄弟。
(作者单位:兵团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