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减少手术剪刀功能不良事件中的作用

2014-07-13吴志英白煜峡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圈员手术器械剪刀

张 辉, 吴志英, 白煜峡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消毒供应室, 2血管甲状腺外科, 乌鲁木齐 830054)

手术剪刀是外科手术中的必备工具,其性能和锋利度直接影响手术的进程以及手术的质量水平。品管圈活动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个人,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1]。品管圈活动的应用非常广泛,近几年在医院各科室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为提高手术剪刀锋利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次供应室于2013年3月起,将品管圈活动运用到降低剪刀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管理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次供应室于2013年3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圈员9名,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2名护士,由1名领导能力和专业能力强的护师担任圈长,负责圈内活动,并推选1名护士记录每次活动的内容,其他圈员全部进行分工,实行全程全员参与。

1.2方法

1.2.1 选定主题 品管圈圈名为钻石圈,寓意手术剪刀像钻石样闪亮,供应室护理服务达到钻石级质量。采取品管圈的头脑风暴法提出多个可实行的主题,结合现状调查以投票记分的方式筛选出主题,“降低剪刀功能不良发生率”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选题理由是根据手术器械需求调查表中显示手术剪刀不良频次最高,急待解决,活动周期为3个月,共召开圈会6次。

1.2.2 拟定活动计划 按照品管圈十大基本步骤拟定活动计划,并确定各步骤负责人,以甘特图绘制活动计划表,并将计划表置于品管圈公告栏处,由圈长控制、管理活动进度。

1.2.3 分析品管圈活动前影响手术剪刀性能的原因 小组成员从人、物、环、法4个方面分析影响剪刀功能不良的原因。根据黄金法则(80/20原则)定律进行分目标设定。即:剪刀不合理使用、消毒液浸泡后对剪刀的损伤、剪刀超出使用次数。

1.2.4 制定调查录用表 自制调查录用表,收集改善前后数据,记录器械包内的剪刀缺陷,调查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手术次数各440次。

1.2.5 制定计划 根据影响剪刀性能不良的原因分析结果,并决定本次活动步骤、活动日期、圈员的工作分配等,依照手术剪刀现状和圈员能力,预期改进后剪刀锋利度明显上升。

1.2.6 总目标值设定 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现况值=存在缺陷次数/调查次数,本次现况值=351/440×100%=79%,改善重点累计百分比=87.8%(改善重点累计百分比=剪刀不合理使用+消毒液浸泡后对剪刀的损伤+剪刀超出使用次数),圈能力=3.5/5×100%(圈能力=圈员对圈能力评价平均值),故本次活动的目标值即将降低剪刀功能不良发生率目标值79%-(79%×87.8×70%)=30%。

1.2.7 制定对策 (1)与手术室沟通,要求护士按以下标准监督:线剪用于剪切皮肤和缝线,组织剪用于剪断已结扎稳妥的血管、神经和肌肉,胸膜剪和脑膜剪用于深部手术,利用剪刀的尖端插入组织间隙,撑开分离疏松的粘连和无血管组织,如系膜、网膜等。(2)制作剪刀性能检测物,如手套皮或单层纱布,配包班人手1个,随时更换。制定测试标准:剪刀口张开以关节处90℃适宜含住手套皮水平外抽顺滑,不挂手套皮。(3)申请购买4种剪刀,方便更换。(4)督导检查。核对班负责跟踪,护士长定期检查,并将未检测护士记录至一级质控本上,与绩效考核挂钩。

1.3观察指标统计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次供应室2013年5-6月(活动后)及2013年3-4月(活动前)手术剪刀功能不良事件数量。

1.4统计学处理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440次手术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剪刀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由79.8%下降为25.0%,剪刀不合理使用率由30.9%下降为10.0%,消毒液浸泡后对剪刀的损伤率由20.2%下降为6.8%,剪刀超出使用次数发生率由18.9%下降为5.5%,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手术剪刀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品管圈实施前后手术剪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次(%)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供应室人员将测试剪刀的性能自觉纳入到工作流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行为,认识到剪刀在手术过程中的重要性,切实有效地做到通过测试手术剪刀的性能并确认其锋利度才能进行包装。

品管圈活动强调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2]。供应室由于固定的工作模式,工作人员的倦怠感强,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从保证每一把手术剪刀的锋利开始,围绕PDCA循环,通过全体护士合作,激发潜力,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应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解决工作现场管理的问题,尤其是现状分析阶段的头脑风暴法和各类图表的绘制,使圈员的自身价值得到了提高。增强了护士的团队凝聚力,让护士都参与到科室的管理工作中,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品管圈活动优化了手术剪刀及手术器械性能的检测过程。 供应室的工作流程是重中之重,工作流程系统化、标准化和精益化是供应室物品合格、安全的重要保证。品管圈活动前护士工作中上存在以下问题:(1)对包内器械的质量和性能与手术质量的关系认识不足。(2)手术器械与手术匹配的知晓率低,培训未到位。(3)护士的主动服务性低。(4)理论与实际工作脱节。通过品管圈管理后, 细化了测试剪

刀的工具、步骤和锋利度的定位标准,并将其融入到工作职责中,供应室护士熟悉了不同剪刀的应用范围,增强了与手术室护士的沟通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手术剪刀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由79.8%下降为25.0%,其中剪刀不合理使用率由30.9%下降为10.0%,消毒液浸泡后对剪刀的损伤率由20.2%下降为6.8%,剪刀超出使用次数发生率由18.9%下降为5.5%,表明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手术器械的整体质量。品管圈活动是自发组织的,应用多种品质管理工具,遵循PDCA程序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刘玉琼[3]研究认为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手段。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次供应室将此次品管圈活动的经验延伸至其他手术器械的质量管理中,如正在开展的针对手术血管钳和手术针持质量的品管圈活动,规定好相对应的测试办法,并组织实施,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的整体质量,真正实现高效、务实的品质圈管理。

品管圈圈活动初期,因护士缺乏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正确认识,对活动意义欠明确,怕开展活动与日常工作有矛盾,存在一定的顾虑。在提高剪刀的锋利度上仅仅是通过测试剪刀的性能,手术剪刀的使用寿命也是大概的估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待进一步改进工作流程。实践证明在品管圈活动中,重视护理人员的培训至关重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让大家充分了解品管圈的知识及利用品管圈解决问题的优势[4]。作为护理管理者,应着眼于供应室工作的重点,保证手术器械的质量,与手术室合作服务手术病人,及时发现护士的点滴成长,多组织培训与经验交流,护士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找出并确定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为今后的护理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和思维框架[5]。

综上所述,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了手术剪刀功能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对手术器械的有效管理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潘海燕,颜波儿.品管圈活动在ICU医护人员手消毒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154-2155.

[2] 洪素菊,胡伟玲.品管圈活动在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 26(9):1560-1561.

[3] 刘玉琼.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2007,21(2):375-376.

[4] 杨艳,张莉国.品质圈活动在提高小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10-111.

[5] 顾军养,王莲萍,朱燕君.品管圈对提高儿科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3):41-43.

猜你喜欢

圈员手术器械剪刀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如何提高品管圈圈会质量
钝剪刀
风有一把剪刀
浅谈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剪刀,小剪刀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小小金剪刀
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