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螽斯》《芣苡》窥探《诗经》反映的生殖崇拜

2014-07-13陈冯涛暨南大学广州510632

名作欣赏 2014年2期
关键词:先民子孙崇拜

⊙陈冯涛[暨南大学, 广州 510632]

从《螽斯》《芣苡》窥探《诗经》反映的生殖崇拜

⊙陈冯涛[暨南大学, 广州 510632]

《诗经》所反映的年代,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先民崇尚宗教和祭祀。本文以《螽斯》《芣苡》两篇诗歌为切入点,结合《诗经》中的其他篇章以及其他关于先民宗教崇拜的观点,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分析诗歌的主旨和文字内容,论证殷周先民存在着“多子”崇拜的观点;再从对崇拜的原因——生产力和宗法制的反观之下,得出先民存在“多子”生殖崇拜的结论。

《螽斯》《芣苡》《诗经》 生殖崇拜

“《诗经》中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诗经》可以说是一轴巨幅画卷,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现。”①从袁行霈先生的话中得知,《诗经》里描写的场景,是殷周时期先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正如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观群怨”,可以“事父事君”,可以从事政治生活,可见《诗经》在殷周乃至整个先秦社会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而《诗经》所反映的生活百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殷周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其中有一部分作品则反映了当时人们关于生殖崇拜的情况。

一、《螽斯》与生殖崇拜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蜇蜇兮。 ——《诗经·周南·螽斯》

螽斯,蝗虫也。《说文解字》曰:“螽……诗作斯螽,亦云螽斯。”《尔雅·释虫》:“螽,蝗类昆虫名。即螽斯。”②高亨《〈诗经〉今注》认为:“薨薨”是蝗虫飞的声音,“诜诜”“振振”“绳绳”“揖揖”“蜇蜇”都是指“众多貌”。周振甫《〈诗经〉译注》认为:“诜诜”是蝗虫飞行时和顺的响声,而“薨薨”“振振”“绳绳”“揖揖”“蜇蜇”都是指聚集、众多的意思。此诗描写的是蝗虫子孙众多,群居而行的情况。对于本诗的主旨,《诗序》解释为:“《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③欧阳修对毛诗的说法提出怀疑,并在其《诗本义》中指出:“螽,蝗类微虫尔。诗人安能知其心不妒忌,此尤不近人情者。螽,多子之虫也,大率虫子皆多,诗人偶取其一以为比尔。所比者,但取多子似螽斯也。”④苏辙《诗集传》解释为:“不而多子,一生八十一子。”⑤方玉润认为《螽斯》旨在“美多男也。”⑥

虽然以上各说对《螽斯》原旨有不同意见,但不反对《螽斯》之取“螽”为意象,是取“螽”之“多子”之意,正如诗里所描绘的那样:“宜尔子孙,振振兮。”“螽”超强的繁殖能力,寄寓了殷周先民对生命力的尊敬和祈求生殖的愿望,反映出殷周先民对“多子”的生殖崇拜观念。

2.采药治夫说。持这一说者认为:女子采药是为治丈夫之病。《诗三家义集疏》“:鲁说曰:‘蔡人之妻者,宋人之女也。既嫁于蔡而夫有恶疾,其母将改嫁之。’女曰:‘夫不幸,乃妾之不幸也,奈何去之?适人之道,壹与之醮终身不改。不幸遇恶疾,不改其意。且夫采采苡之草,虽其臭恶,犹将始于捋采之,终于怀撷之,浸以益亲,况于夫妇之道乎?彼无大故,又不遣妻,何以得去!’终不听其母,乃作《 苡》之诗。君子曰:‘宋女之意,甚贞而壹也。’韩说曰:‘ 苡,泽写也。苡,臭恶之菜。诗人伤其君子有恶疾,人道不用,求己不得,发愤而作。’”⑨然而,“ 苡”,虽臭恶,却也无“治恶疾”之功效,何言君子有恶疾而采“ 苡”,诗人若表达“不改其意”之志,又何必选取“ 苡”为象征呢?如果说“苡”乃起兴之笔,似“采采卷耳”者,则通篇都是起兴了。

三、《诗经》其他的生殖崇拜象征

除了这些日常的事物代表着先民对于生育能力的崇拜之外,亦存在着一些特殊的生殖器崇拜,并且还会在祭祀中体现出来。李敖先生分析《褰裳》一篇说:“在中国的《礼记》这本书里面,曾子话说得很清楚,曾子曰:夫祖者,且也。且这个字难道还是语助词吗?不是的,且是个具体的东西啊,旁边加上了‘礻’字边,就是祖宗的祖字,祖宗的祖字,一边是‘礻’字边,干什么?崇拜,拜什么?拜旁边这个‘且’,这个‘且’是什么?你只要看到牌位就知道了,那个牌位这样子立下来,下面一个横板固定了,看这样子是不是像且字?”⑭由此看出,殷周先民特别崇拜祖先,亦期待拥有强大的生育能力去延续和传承。

另外,我们从先民的祭祀生活中也可以看出其对生命或是生殖的崇拜。《墨子·明鬼下》曰:“昔者郑穆公(据考为秦穆公,下同),当昼日中处乎庙,有神入门,而左鸟身,素服三绝,面状正方。……郑穆公再拜稽首曰:‘敢问神名?’曰:‘予为句芒。’”⑮《礼记·月令》曰:“‘孟春之月……其帝太,其神句芒。’其注曰:‘少之子叫重,因辅佐木德之帝即太(大)有功,故死后为木神,是为句芒。’”⑯“句芒”是木神,主东方,主宰孟春之月,寄寓着先民期待孕育、成长之意。《周易》后天八卦中,东为震,为一年的起始。“震,排在东方,东方为木,木则旺于春。巽,为风为木,排在东南方,万物齐于春夏之交。”⑰一年四季的轮回,以东为起始,以东北为终结。东,即春天,代表着万物复苏的季节。

可见,先民确实存在着这种“多子”的生殖崇拜,那缘何存在这一现象呢?殷周时期,人均寿命较短,生产力低下。当时人以狩猎、打渔、种地为生,人的力量成为最主要的生存支撑,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之战争、迁徙等,人们对于生存的愿望必定变得强烈起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大量的男性劳动力,并且,人口众多又是宗法制度的内在要求。在宗法制度下,人口的数量,尤其是男子的数量,越多越代表繁荣。因此,“多子”便成为殷周先民们的一大愿望,生殖崇拜也就理所当然了。

①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

② 胡奇光等撰:《尔雅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48页。

③ 朱熹:《诗序·朱氏辨说》,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57页。

④ 欧阳修:《诗本义》,《文津阁四库全书》,商务印书馆影印2005年版。

⑤ 苏辙:《诗集传》,《文津阁四库全书》,商务印书馆影印2005年版。

⑥⑦ 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0页,第85页。

⑧ 扬之水:《〈诗经〉别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5页。

⑨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7页。

⑩ 苏辙:《诗集传》,《文津阁四库全书》,商务印书馆影印2005年版。

⑪ 闻一多:《神话与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页。

⑫ 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9页。

⑬ 余冠英:《诗经选译》,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106页。

⑭ 李敖:《李敖有话说2》,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163页。

⑮ 李小龙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6—117页。

⑯ 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173页。

⑰ 祖行:《图解易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8页。

作 者:陈冯涛,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唐方向的研究。

编 辑: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先民子孙崇拜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汉晋先民的丧葬观:以“魂瓶”为中心的考察
镜头下的良渚: 还原先民的日常生活
奇妙的博物馆
First Man
偶像面面观
我的爸爸是超人
水和水的子孙以及冰雪河流(之七)
水和水的子孙以及冰雪河流(之五)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