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褫其华衮,动其杀机——从法家用术的角度谈杨修之死

2014-07-13张爱明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重庆400700

名作欣赏 2014年2期
关键词:太宰陈琳杨修

⊙张爱明[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重庆 400700]

作 者:张爱明,汉语言文学学士,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全国优秀教师,长期致力于文本细读研究。

《杨修之死》是中学语文教材中选自《三国演义》的名篇。关于杨修为什么会被曹操杀掉的问题,历来论者甚夥。本文拟从法家用术的角度给出一个全新的解释。

杨修为什么会被曹操杀掉?我们在课堂讨论时往往得出这样的结论:曹操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杨修恃才放旷,目中无主。其实这样的结论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三国演义》虽秉持拥刘反曹的基本价值取向,刻意把曹操塑造成阴险残忍的乱世奸雄,但由于曹操在历史上留下的背影实在太高大伟岸,该书也较为客观地表现了曹操的一些高贵品质,如求贤若渴、知人善任、察纳雅言、胸怀宽广等。因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绝非一个简单的扁平型人物,而是一个性格丰满复杂的浑圆型人物。该书第二十二回写袁绍起兵讨伐曹操,命书记陈琳草成一篇檄文,历数曹操之恶,将曹操骂得狗血淋头,并辱及祖父,“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而曹操打败袁绍后是如何对待陈琳这个死敌的呢?我们且来看看小说第三十二回的一处细节:

众将请曹操入城。操方欲起行,只见刀斧手拥一人至,操视之,乃陈琳也。操谓之曰:“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左右劝操杀之;操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①

对陈琳不仅不杀,反而深爱其才,委以重任,足见曹操的雅量高致。小说第三十回还记有“曹操焚牍”的故事:

操获全胜,将所得金宝缎匹,给赏军士。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②

连这种怀有二心、吃里扒外的奸细都能设身处地地加以体谅,一个露才扬己的杨修又何足介怀呢?曹操善待陈琳和“内鬼”的事例,足可看出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胸怀。杨修和曹操之间还有着不错的私谊。《世说新语·捷悟》记有一个曹操和杨修斗智的故事: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③

可见曹操与杨修私交深厚,对杨修是极为欣赏、佩服的。曹操求贤若渴,唯才是举,加之胸怀宽广,不计仇隙,断无因杨修自作解人、擅解“鸡肋”一事而将其无情诛杀之理。至于说杨修“恃才放旷,目中无主”,杨修固然恃才放旷,但他对曹操是绝对忠诚的。《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写张松初到许都欲向曹操献上西川地图时,因形象猥琐,言语无礼,备受曹操冷落,而此时杨修与张松长谈,互斗机锋,发现其过目不忘、见识超群,遂立即求见曹操,恳求其礼待张松,差点就成全了张松一番美意。

既然如此,那么曹操为什么必欲除杨修而后快呢?我们且来回顾一下文中杨修与曹操之间的几个过节:

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挡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挡!”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④

由于《三国演义》是宋元话本小说之集大成,带有很深的话本小说的痕迹,罗贯中在对此书进行整理、加工时对很多问题未曾深究,显得见识并不高明。“门上题‘活’字”,“一人一口酥”,其事无伤大雅,非但不足以使曹操心生嫌恶,反而会使曹操倍感亲近,毕竟曲高和寡会让人感到落寞,唱独角戏实在太沉闷无趣了。至于在立世子的问题上,杨修为曹植出谋划策,使曹植多次出尽风头,智盖曹丕,更不会引发曹操的杀机。曹操如果真想立爱子曹植为世子,“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他是巴不得有杨修这样一个智慧超群、忠心耿耿的谋士来辅佐曹植的。他后来不是留下了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辅佐曹丕吗?杨修告密误中吴质调包计一事倒是犯了疏不间亲的错误,但还不至于使他成为曹操的心腹大患。真正让曹操恨之入骨、必欲伺机除之的原因应是下面这桩大过节: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⑤

“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揭穿了曹操设局的阴险毒辣,使其阴鸷的性格暴露在稠人广众之下,“褫其华衮,露其真相”(鲁迅),让曹操恼羞成怒,耿耿于怀,引发了曹操的杀机。

中国古代统治者都是惯用阴谋权术的高手。所谓术,按照韩非的说法,就是“藏诸胸中潜御群臣者”,那是绝对不能让旁人窥破的。《韩非子·内储说》中有这样一则寓言:

商太宰使少庶子之市,顾反而问之曰:“何见于市?”对曰:“无见也。”太宰曰:“虽然,何见也?”对曰:“市南门之外甚众牛车,仅可以行耳。”太宰因诫使者:“无敢告人吾所问于女。”因召市吏而诮之曰:“市门之外何多牛屎?”市吏甚怪太宰知之疾也,乃悚惧其所也。⑥

商太宰用术非常高妙,既能使群下觉得自己明察秋毫,从而战战兢兢,恪尽职守,又让群下对自己产生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敬畏感。商太宰用术的成功还得靠文中少庶子的默契配合,这实际上上演的是一出双簧戏。曹操本欲借“梦中杀人”震慑刺客,但杨修不识时务,偏偏揭穿了曹操的把戏,既使曹操有被当众扒光衣服的羞辱感,又让曹操以后在玩弄权术时不得不有所忌惮,所以曹操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伴君如伴虎,为官者应时时警醒自己“难得糊涂”,这是中国古代官场苦涩的智慧!

①②④⑤ 《三国演义》,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175页,第164页,第385页,第386页。

③ 《世说新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386页。

⑥ 《韩非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页。

猜你喜欢

太宰陈琳杨修
陈琳作品《一口清茶,板栗飘香》
日子
跨媒介传播中的作家形象建构研究
日子
Disney World Helped Heal Her Family—Now She Works There
小巫见六巫
自杀老手“被自杀”
真正的聪明人
杨修解字
浅谈杨修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