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凌廷堪《校礼堂文集》提要

2014-07-13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10097

大众文艺 2014年10期
关键词:文集礼堂

井 超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10097)

一、凌廷堪之为人为文

凌廷堪,字次仲,安徽歙县人。远祖凌安唐显庆中年任歙州州判,于是定居于歙县。到了他的父亲凌文焻时,从歙县又迁到了海州的板浦场。凌廷堪6岁而孤,早年生活困窘,12岁即弃书学商,20岁以后才开始读书。他非常羡慕自己的老乡江永、戴震的学问。凌廷堪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中进士,本来被授予官职,但为了奉侍母亲,又主动求改教职,做了宁国府学教授。凌廷堪和母亲及兄嫂赴官任,侍奉母亲极尽孝道。母亲偶有不愉快,他一定长跪不起,请求母亲宽心,等母笑了才会起身。母去世后,他哀伤过度,一只眼睛因此看不清楚东西。不久,妻子也离他而去,阴阳两隔。凌廷堪孑然一身,毕力著述十余年。嘉庆十四年(1809)卒,时年55岁。

凌廷堪博览强记,见识卓绝。他无所不窥,对于《六书》历算以及古今疆域的沿革、职官的异同等,都有很深的研究。然而,他最精于礼学,尤其是对《仪礼》颇有研究,著有《礼经释例》十三卷。钱玄先生对《礼经释例》有很高的评价,他说:“《礼经释例》是一部大有助于学习《仪礼》的最好著作。前人说学《春秋》要学习《春秋》的凡例,才懂得其褒贬。学习《仪礼》也要明白《仪礼》的凡例,才明白礼仪的升降揖拜之节。”1(P67)这本书把礼分为八例,以明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曰通例,曰饮食例,曰宾客例,曰射例,曰变例,曰祭例,曰器服例,曰杂例。书中颇多创见,比如,《礼经》第十一篇,从汉以来解说的学者虽然很多,但都不甚明了尊尊之旨,所以很少能得解经意。凌廷堪作《封建尊尊服制考》一篇,附在《变例》之后。

除了礼书,凌廷堪也潜心于乐,他认为,俗乐与古雅乐中隔唐人燕乐一关,蔡季通、郑世子等辈都没能领悟到这一点。所以他以隋沛公郑译五旦、七调之说为燕乐之本,又参考段安节《琵琶录》、张叔夏《词源》《辽史·乐志》等书,著《燕乐考原》六卷。江都江藩欣赏有加,叹为“思通鬼神”。他还著有《元遗山年谱》二卷,《校礼堂文集》三十六卷、《诗集》十四卷等。

凌廷堪的学问在当时非常被人推崇,仪征阮元曾经让儿子阮常生从廷堪学习《士礼》,阮元又说凌廷堪的《乡射五物考》《九拜解》《九祭解》《释牲》《诗·楚茨考》等申说经典的文字,多发古人所未发。而对于《复礼》三篇,他更是推崇备至,曾在自己的文章中全录《复礼》。江藩和廷堪私交甚好,他在《汉学师承记》中称赞凌廷堪“无史不习,大事本末,名臣行业,谈论时若瓶泻水,纤悉不误。地理沿革,官制变置,《元史》姓氏,有诘之者,从容应答,如数家珍。”2(P101)今人张舜徽在论及《校礼堂文集》时称:“廷堪精力过人,而又济之以奋励,故能博学强识,至于如此。论者若徒见其考证《礼经》乐律,精审无匹,推尊为一代经师,则犹浅之乎视之矣。”3(P264)由此我们可见,无论是凌廷堪生前还是身后,人们对他都有着很高的评价。

二、《校礼堂文集》概述

《校礼堂文集》36卷,共收各体文章190篇。其中赋三卷,杂著二卷,赞二卷,说四卷,书四卷,序四卷,跋三卷,骚、辞、七、颂、论、碑、连珠各一卷,另有七卷杂收表、启、檄、露布、箴、铭、考、辨、解、释、文、传、行状、墓志铭、诔、祭文等。从该文集中我们可以看到凌廷堪“精深雅健,无体不工,儒林文苑,兼于一身”(钱大昕语),他多与文人雅士交游,治学广泛,研究乐律、精熟史书、擅长词章、通解天文算数,孜孜矻矻数十年。而文集中关于礼的论述尤多,如《复礼》三篇《周官九拜解》《周官九祭解》《旅酬下为上解》《仪礼释牲》两篇等。

凌廷堪治学严谨,发论中肯,他在《与胡敬仲书》中曾指斥囿于考证者,曰:“读《易》未终,即谓王、韩可废。诵《诗》未竟,即以毛、郑为宗。《左氏》之句读未分,已言服虔胜杜预。《尚书》之篇次未悉,已云梅赜伪古文。甚至挟许慎一编,置《九经》而不习,忆《说文》数字,改六籍而不疑。不明千古学术之源流,而但以讥弹宋儒为能事。所谓天下不见学术之异,其弊将有不可胜言者。”4(P261)又于《大梁与牛次原书》中道:“搜断碑半通,刺佚书数简。为之考异同,校偏旁,而语以古今成败,若坐雰雺之中。此风会之所趋,而学者之所蔽也。”5(P258)有清一代,汉学发展到惠栋、戴震已臻于极致,其后考证之学开始进入“蜕分期”,凌廷堪看到了专务考据之弊,故有此深论。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我们止从此一处便可看出凌廷堪的见识。

当然,《校礼堂文集》中的某些见解也有失偏颇,这是人所难免的。这点,近人钱穆看得颇为清楚,他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论道:“次仲十年治礼,考核之精,固所擅场,然必装点门户,以复礼为说,笼天下万世之学术,必使出于我之一途,夫岂可得?此皆当时汉学家意气门户之见驱之使然,亦不必独病次仲也。”6(P547-548)

《校礼堂文集》的刊刻要归功于凌氏的受业弟子张其锦,江藩在《校礼堂文集序》中说:“次仲殁于歙,受业弟子宣城张文学褧伯南走歙,北走海州,攟拾次仲之著述及诗古文词,编次雠校,先刊《燕乐考原》六卷,又手写文集。渡江至淮壖,就正于阮侍郎。”7(P103)其后刊刻成书,后又有阮元辑本等,兹录于下。

校礼堂文集三十六卷,清嘉庆十七年[1812]刻本

校礼堂文集三十六卷,清嘉庆十八年[1813]宣城张其锦刻本

校礼堂文集一卷,清道光九年[1829]广东学海堂刻本

校礼堂文集一卷,清咸丰十一年[1861]广东学海堂刻本

校礼堂文集一卷,清光绪十三年[1887]上海书局石印本

校礼堂文集一卷,清光绪十七年[1891]上海鸿宝斋石印本

校礼堂文集,清光绪十八年[1892]上海古香阁石印本

校礼堂文集三十六卷,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五年[1932-1936]安徽丛书编印处影印本

校礼堂文集三十六卷,王文锦点校,[1998]中华书局排印本

凌廷堪为人诚孝,治学严谨,发论中肯。《校礼堂文集》是其文字的总汇,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道德品行和为学的高深造诣。

[1]钱玄.《三礼通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4][5][7]凌廷堪.《续修四库全书·校礼堂文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商务印书馆,1997.

猜你喜欢

文集礼堂
日本文化里的《白氏文集》
纪念吴恩裕教授诞辰110周年暨《吴恩裕文集》出版座谈会召开
“对话”事件
迎“春”冰心
《郭汉城文集》简介
浅谈农村文化礼堂的地气、人气、正气
普通礼堂建声环境的技术改造
全国最美的10所高校礼堂
一声雷响
寻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