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市县三级群艺馆、文化馆联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助推器

2014-07-13河北省文化艺术中心05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0期
关键词:文化馆资源人才

冯 蕾 (河北省文化艺术中心 05000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了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力度,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群艺馆、文化馆作为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机构,是人民群众接受文化艺术教育和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如何使群艺馆、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让人民群众享有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成果,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群艺馆、文化馆联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是保障各级各地群众共享文化成果,实现文化惠民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从群众文化资源共享、队伍共建、品牌共创三个方面探讨了群艺馆、文化馆如何联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方式,盘活文化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效益最大化。

一、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

在一个区域内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集约一体化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文化资源的效能,需要加强各级群艺馆、文化馆协调配合,将全省群众文化资源要素合理整合配置,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区域共建、运转有序、服务高效的群文工作组织运行机制。

一是要加快整合文化设施资源,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供物质基础。完善的文化设施是保障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条件。现代化文化设施的发展必须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向关注社会及公众需求转变。整合文化设施,重要的是要打破条块分割的格局,不满足于社区、街道与单位间的联络,要积极加强与市、县级群艺馆、文化馆的沟通协调,建立更大范围的区域统筹的资源利用格局,实现政策扶持到位、精神支持到位、人力配备到位、资金落实到位,使群众文化格局从“小、散、杂”向“大整合、大利用”转变,向综合性、兼容性、专业化方向不断迈进,使公益性文化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合理利用。

二是要加快整合信息资源,为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构建网络基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文化产业发展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充分开发利用并整合信息资源,将对文化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两条途径加以推进:其一,建立资料信息库。系统收集全省创作、表演和导演类人才资料,近年来获省级以上奖励的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类节目的资料以及各地舞美设计资料,以信息数据为载体,建立全省性文化信息资源资料库,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形成大规模、分布式、全息性的文化资源数据库群,发挥文化信息资源网络系统的优势,进行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其二,建立信息沟通网络。为了优化和整合全省群众文化资源,加强上下联动,可由省级群艺馆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成立群众文艺交流中心。通过构建信息网络载体,促进全省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活动规模、范围和质量上有更大的提升。各市县文化馆也要配合省级群艺馆建立文化活动信息网络,安排专人负责信息联络、沟通。这样,既可以节省地方组织文化活动的时间与精力,也能促进文化活动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互动

文化本身的共享属性表明,文化的形成、文化的塑造离不开有文化的人的自觉、有文化的人的引领。因此,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在短时间内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群众文化队伍是不现实的,应健全相对完备的省市县三级人才支撑与服务体系,提高人才工作对群众文化建设的保障能力。

(一)优化队伍结构,储备文化人才资源

群众文化从业人员是推进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主力军。要通过健全培养教育机制,由省级群艺馆组织市、县级群艺馆、文化馆,乃至乡村文化站进行业务培训,培养一批热爱群文事业,有才学、有成就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要通过健全管理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体制内文化人才队伍的创造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通过健全引进聘用机制,把优秀的文化人才纳入到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中来,不断优化体制内文化人才队伍的结构。

(二)拓宽发现渠道,挖掘民间文化人才资源

文化作为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人类共同创造的,归全社会所共有。群众性是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很多优秀的文化人才也都是来源于群众之中。要重视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生存状态,坚持拓宽人才发现渠道,不断提高在群众中识别人才和发现人才的本领,不断创设机会、搭建平台,努力让那些深埋在群众之中,有一技之长的民间文化人才脱颖而出。

(三)统筹资源配置,推动省市县三级馆人才交流

一是实施“引智兴基层”工程。要切实发挥好、充分利用好省级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的优势,积极组织开展下基层等活动,省级馆也可采取相对市场化的手段,吸引省内各艺术门类优秀专家、教授和技术人才服务基层。二是实施“人才互动”工程。组织开展各种省市县三级馆干部人才互派学习锻炼活动。以各级群艺馆、文化馆为工作平台,以交流学习为载体,实现三级群艺馆、文化馆间人才流动,达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目的。

(四)完善群众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

文化志愿者作为公共文化工作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应该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激励和培训机制,提高文化志愿者的素质,使志愿者更好地投身于公共文化服务,发挥文化志愿者的积极作用。由省级群艺馆牵头,形成以省级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为龙头,各市、县为基础的全省性文化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使更多的文化骨干由参与者转变为组织者、由组织者变为推动者,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提高志愿服务水平,以求达到良好的社会效应。以北京市为例,文化志愿者服务体系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为龙头、全市各区县分中心为基础的全市性文化志愿者队伍和相应的管理体制,并开展了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发挥职能优势,提升品牌效应

群众文化活动作为推动文化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开展工作、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与一般工作相比,品牌文化活动具有四个突出特点:创新性、先进性、推广性、影响性。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省级群艺馆的引领优势,加强与各市、县馆之间的有效联系,挖掘特色资源,创新品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一)上下联动,打造群众原创文艺作品品牌

“精品在民间”,群众创造的文艺作品虽然在专业技术和辅助条件上可能存在局限,但其深刻平实的思想内涵和灵活随性的表达方式,都使群众创造的文艺作品发展成为地区文艺精品,都具有开拓成特色品牌的可能性。

各级群艺馆、文化馆需要达成共识,解放思想,打破原有对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类别的限制,为群众文艺作品提供展示平台,要形成推广文艺品牌的舆论氛围和演出播映条件。对特别突出的、有发展成精品潜力的群众文化艺术作品,各级群艺馆、文化馆要给予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打造原创品牌。

同时,省级群艺馆、文化馆要带动各市县多举办创作活动,如以群星奖评奖、征文活动为载体,通过对业余创作员和群众爱好者的创作培训、采风、创作、评奖,不断征集具有浓郁时代气息、鲜明地方特色和较高艺术水准的原创文艺作品,推动群众文化创作、理论研究等方面全面发展,并坚持将此类活动制度化推进下去。

(二)上下联动,打造文艺培训品牌

各级群艺馆、文化馆要建立健全文艺培训机制,省市县一体化,多部门联动,充分利用好省级群艺馆的龙头优势,加强对市、县级群艺馆、文化馆业务骨干和群众文艺爱好者的文化艺术培训。文化培训的流程要包括专家讲座、学员交流、学员提问、作品研讨及现场点评等方面。例如,由河北省群众艺术馆与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联合推出的一项面向全社会的公益性服务项目“百姓课堂”,就根据群众对文化艺术的不同需求,针对性地开设了“艺术与人生”“摄影艺术与百姓生活”“法律”“高雅艺术欣赏”“色彩艺术”“环保”“卫生健康”等不同主题的课程,旨在打造面向群众的高品质艺术培训品牌,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切实加强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品牌”服务意识。

(三)上下联动,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一个成功的“品牌”活动,需要文化人才的支撑,形成集团优势,有利于打造自己的活动品牌。打造品牌必须要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熟悉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对象的文化兴趣和爱好,找准定位,以满足每个服务对象的心理要求,重点策划覆盖面更广、包容性更强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品牌。以邯郸市举办的“中原民间艺术节”为例,邯郸是“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邯郸市群艺馆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人才优势,实地考察并邀请山西、山东、河南,以及本省沧州、邢台、井陉、隆尧等地方民间艺术团队来邯郸参演。通过大型品牌活动的成功举办,锻炼了队伍,提高了群众文化工作的影响力,密切了邯郸与周边省市县的工作关系,增进了业务交流。这一由邯郸市群艺馆打造的“中原民间艺术节”,就是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中的一个精品力作,同时也是省市县多级联动的成功案例。

节庆文化浓缩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史,是群众文化繁殖和成长的肥沃土壤。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是充分依托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联合相关市、县在固定的场馆或深入到特定地点,通过展演、展览的方式,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之红红火火过大年、欢天喜地闹元宵、风和日丽过清明、粽叶飘香迎端阳、情满人间爱永恒、花好月圆庆丰收、岁岁重阳花更香等群众节庆文化活动。群众参与、群众享受,达到百姓自娱自乐、城乡喜气洋洋的效果。

综上,省市县三级群艺馆、文化馆联动,盘活了区域内的文化资源,拓展了文化服务的外延和空间,丰富了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提升了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突破了以行政区划为界限配置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体制限制,对解决具有共性特征的文化发展问题,起到了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文化馆资源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我给资源分分类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