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隐患与规制对策
——以广东省高校医学实验室为例

2014-07-12张玉汝王敬华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深圳大学实验室医学

张玉汝 王敬华

(1.暨南大学 国际学院,广东广州 510632;2.东莞理工学院 政法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隐患与规制对策
——以广东省高校医学实验室为例

张玉汝1王敬华2

(1.暨南大学 国际学院,广东广州 510632;2.东莞理工学院 政法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

以广东省五所高校部分医学专业本科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收集第一手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研究当今高校医学实验室安全隐患,进而就安全隐患提出了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完善实验室硬件设施、健全损害补偿机制等规制对策。

高校;实验室安全;医学实验室

一、研究背景

高校医学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随着医学实验室数量、面积和种类的不断增加,大量实验室专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新试剂的开发及广泛应用,以及招生数量的增加,实验室的安全事故也不断出现。为加强广东省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进一步规范安全管理,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安全稳定,广东省卫生厅发布了《广东省卫生厅关于一、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规定》等规定。广东省教育厅出台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的暂行规定》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文件。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协办了广东省普通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暨南大学出台了《防污染及清除污染措施》《实验室安全工作条例》《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要点》《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则》《暨南大学关于从事有毒有害健康工种人员营养保健等级和标准的实施细则》《暨南大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暨南大学贵重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细则》《暨南大学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

物安全应急预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办法。广东医学院出台了《广东医学院实验室安全工作规定(修订)》《广东医学院实验室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深圳大学出台了《关于给予从事有害健康实验室相关人员发放营养保健津贴的暂行规定》《深圳大学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与考核办法(试行)》《深圳大学实验技术人员培训管理办法(试行)》《深圳大学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办法(试行)》《深圳大学实验动物管理办法(试行)》《深圳大学实验室“三废”处置管理办法(试行)》《深圳大学实验室安全环境管理条例(试行)》《深圳大学实验室考核评比条例(试行)》《深圳大学实验室基本信息收集及档案管理办法(试行)》《深圳大学教学实验室设置与调整管理规定(试行)》《深圳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试行)》《深圳大学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深圳大学教学实验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但是广东省高校医学实验室并不从此就高枕无忧。2013年,因为研究成果的归属问题,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标本在实验室被发现遭人为损毁[1]。医学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后,轻则影响实验进程,重则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严重的人身伤害。因此,了解、研究当今高校医学实验室安全隐患,进而就安全隐患提出规制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选取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汕头大学和深圳大学5所院校的部分医学专业本科生参与了问卷调查。

二、高校医学实验室安全隐患现状

(一)学生安全常识堪忧

调查数据显示:94.5%的学生意识到污染器皿需要经消毒、高压灭菌后再重新利用;关于离心感染性物质的操作,77.8%的学生正确意识到离心结束后不能立即打开转头;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辛苦获得的实验研究成果的同学不到50%;实验前,对实验过程的步骤、注意事项、设备操作都十分了解的学生只有53%;49.6%的同学能够识别实验室器具上的标识;关于感染动物实验后的废弃物处理,只有38.7%的同学正确意识到高压灭菌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仍有10%的同学错误认为煮沸消毒可以替代高压灭菌;关于强碱腐蚀后的处理,仍有29%的同学错误认为稀盐酸冲洗是正确方法;仅有28.1%的同学懂得使用实验室灭火器,掌握在地震、火灾、人祸、电梯下坠等紧急情况下5项以上的急救方法的学生不到6%;有陌生人进入实验室,约27%的学生认为他也是来做实验的。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调查题目:“为积极预防、妥善处理伤害事故、保护合法权益,广东省教育厅出台了( )。”结果只有17.5%的学生能正确回答省教育厅出台的是《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显而易见,医学专业学生在防火与防灾的知识普及、实验室安全标识认知、救济补偿机制知识了解等方面存在诸多误区。

(二)学生安全操作不规范

调查数据显示:实验装置安装好后,64%的学生会进行安全检查;在实验进行中,约65%的学生不会离开实验室或离开实验室时请同学帮忙照看;99.8%的同学在实验结束后能自行清理实验废物,洗手后离开实验室;会按规定穿戴实验用衣服鞋帽的学生不到50%;44.5%的同学遇到过实验室饮食、吸烟等不良行为;关于液化罐气量不足的处理:仍有11.2%的同学选择错误的方法补气,而不是换气;关于腐蚀品类材料的操作,仍有50%的同学没有用毛巾辅助包住塞子打开腐蚀性液体,34%的同学没有选择橡胶手套;介意同学将与自己有关的实验信息(如实验室照片等)发布在互联网(如人人网、QQ空间、微信等)上的学生比例高达77%,而约78%的同学会将与实验有关的信息(如实验数据、照片、心得)分享到私人空间(如微博、微信、QQ空间等),有20%的学生会将与实验有关的信息分享到任何人都可见的公共平台。

(三)安全事故多发,补偿机制不健全

从事故的波及面看,90%以上的同学经历过安全事故;从事故的后果看,事故导致实验室设备损毁的高达77.8%,身体损伤的高达55.6%,名誉受损的约7%;安全事故出现后,学生首选寻求老师帮助(比例接近70%),向同学求助的约占20%,自行根据常识处理的情形约占10%。事故后,约48%的学生接受过安全知识教育,约30%的同学接受过心理辅导,2.5%的同学得到过现金补偿,约7%的同学得到过非现金类其他物质补偿,47.7%的同学没有接受到任何安全补偿。

三、高校医学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成因分析

(一)安全培训存在死角

学生获取实验室安全知识的途径包括老师、实验手册、广播电视、互联网、书刊报纸等,约有57%的学生的实验室安全常识来源于老师。关于“你曾经接受过‘实验室安全教育'相关培训吗?”,得到的统计数据是:只有38.8%的学生曾经接受过“实验室安全教育”相关培训,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只有27.2%接受过相关培训,而中医学专业有75%接受过培训。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学专业接受过培训的同学相比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同学多了将近50%。关于“每次实验操作前老师都会详细讲解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吗?”,84%的同学回答了“是”;关于“你参加过消防演习吗?”,给予肯定回答的学生仅占17.2%。

我们的实验室安全培训与国外高校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在美国,肯塔基大学医学院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持证上岗。每年的在岗安全与健康再培训是实验室管理和工作人员的必要课程。新生、访问学者必须通过安全教育培训,获得合格证书才能使用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安全教育的内容根据所在实验室研究内容进行选择。涉及同位素、激光等有辐射性射线的实验时,还必须有高年资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一对一地进行相关的安全课程培训,告知可能的危险和防护措施;同时,还必须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考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和接触相关仪器和试剂。[2]

每一个常识死角必然埋伏着至少一个实验室安全隐患,实验室安全培训不允许存在死角。扫除死角,除了加强实验室安全常识的辅导和培训别无他法。

(二)硬件设施配置未完全达标

关于实验室建设标准,我国已制定了《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实验室玻璃仪器干燥器》《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等国家标准,出台了《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术语》《危险品包装专业实验室技术要求》《放射事故医学应急预案编制规范》《医学媒介生物样品保存与运送要求》《医学X线检查操作规程》等行业标准。高校医学实验室硬件设施配置是否达标呢?调查发现:约有10%的实验室未张贴《实验室安全守则》,约有1/3的实验室未按照标准放置废弃物容器,近四成的实验室未配备安全柜,超过半数的实验室内部未配备洗眼设施,有近一半的危险品或危险处未配有警示标识。关于学生对实验室环境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对实验室环境的满意程度

在日本,高校实验室外公用通道要求保持时刻畅通无阻,在适当位置设有紧急呼叫、报警设备、紧急喷淋设施和其他急救设施,并配有简洁的使用说明。在进入实验室的醒目位置张贴有实验室注意事项、紧急逃生指示、废弃物的分类处置简要说明,指导实验室人员严格遵照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工作。实验室线路布局合理规整,在实验室的顶部配有伸缩式排风设备、伸缩式实验用电源线,在需用气体的实验室中也预先布设了气体线路。所有上述装置均从上向下布设,充分利用空间的同时,也便于检修,减少管线布局不合理带来的安全隐患,方便实验室仪器设备灵活布局。位于上方的电源线可以有效避免漏水、实验用器具短路等原因引起的触电事故。气体线路的预先布设也有利于将高压气瓶固定在实验室的角落里,既有效利用了空间,又能够减少高压气瓶的安全隐患。对于一些并非需要长时间固定的高压气瓶,则根据气瓶实际情况,采取固定支架、链式固定、轮式推车和加装底部支撑固定等多种方式。[3]据俞丹亚等人介绍,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实验室及每层楼的通道中,都设有醒目的安全出口指示牌及快速疏散图。每个实验室大门外有2个标牌:一个标牌上是实验室名称、安全等级、准入人员类型、防护服要求、紧急救援电话;另一个标牌上是实验室技术管理员的姓名、照片及电话,以便需要时联系。所有的仪器设备和试剂存储柜上,都贴有醒目的安全告示以及使用注意事项。每个实验室都备有“设备故障,禁止使用”标签,以防仪器发生故障时使用。危险药品或样品有专用的“危险”标签。废弃物回收和各类废料、废液桶上都有非常醒目的标志,包括易燃、易爆、有毒等警示图标。在每个实验室都有一个急救箱,箱内备有各种急救药品和工具以及一本图文并茂的急救手册。急救箱由学校指派的专人负责统一管理,定期检查补充。在实验大楼里设置急救室,配置急救床、人工呼吸口罩等各类急救用品,以备急救之需。实验室内部安防设施齐全,譬如每个化学类实验室都安装了换气系统、火灾报警、气体紧急制动、化学品溢出处理、灭火毯、灭火器、喷淋设施、洗眼装置等安全防护设施,且安装地点都经过合理设计,方便应急操作。高危实验室需刷门禁卡或输入密码进入,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将密码和门禁卡出借他人。[4]

医学实验室设备配置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与做法。

(三)人员配备不足

建立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安全管理人员队伍是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5]。统计数据显示,高校医学实验室人员配备上存在着一些问题:84.1%的同学在实验教学中能积极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但只有61.3%能被老师解决;实验室课程中有89%的学生有任课老师带领进行实验操作,6%的学生没有任何任课老师、实验员、代课研究生带领;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中90%为中年人;只有约1/3的实验中,教师和学生比例达到1∶20以内。

据熊顺子博士等介绍,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在学校、学部和学院等层面都设有相应的健康与安全委员会,负责健康与安全事务的讨论、交流与处置。所有委员会每年分4次向上一级委员会负责报告健康与安全的控制情况、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安排。阿德莱德大学有一支13人组成的健康、安全与福利团队(HSw团队),负责全校的安全工作开展,督查各部门、学部乃至学院的安全环保工作执行情况,特别是为所有新进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提供专业的安全咨询服务。在学部和学院则有相应的安全官员(OHSofficer)负责日常健康和安全事务的开展,包括学院各类安全规范的制定和修改、所有新进人员的安全引入辅导、学部/学院健康与安全委员会的组织召开以及健康与安全报告初稿的撰写等。通常理工科学部的安全管理人员是全职的。[6]与国外大学相比,我们发现国内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林立,比如汕头大学的相关机构包括汕头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汕头大学实验室工作委员会、汕头大学医疗保险工作领导小组、汕头大学仪器设备专家小组、汕头大学“三防”指挥部、汕头大学防火安全工作委员会、汕头大学校园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校园110报警救助服务中心、汕头大学卫生防疫工作领导小组、汕头大学爱国卫生委员会等诸多委员会,又比如暨南大学配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实验动物管理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深圳大学设有法律顾问室、实验与设备部等。二是校内二级部门普遍未设专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几个部门分别管理(甚至还涉及基建、房产部门),往往分属不同的校领导分管,相互之间边界不清、职责不明、对接困难、扯皮较多,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科研发展凸显出来的一些新问题,更是使人难以理清。这样,就难免出现安全隐患,有时可能酿成安全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7]

(四)损害补偿机制不健全

高校医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大,可事故发生后补偿非常少。分析其成因,不外乎如下几点:第一,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作为补偿的依据;第二,无专人负责处理;第三,补偿经费不足。

四、高校医学实验室安全隐患的规制对策

关于“您最想给现在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的改进意见是什么?”,接受调查的学生提出的建议包括:加强设施建设,加强安全知识及救济制度的学习,加强实验监督,施救要及时,老师要尽责等。学生的个人建议与我们的调查结论基本吻合。

(一)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

第一,所有人员要认真学习《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验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法规和文件。

第二,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开设本科生实验室安全课程,提高学生安全认识,了解实验中潜在危害种类和级别,了解安全防护知识,保证每个人具有良好的安全操作技术及识别和控制隐患的能力,掌握安全隐患发生后的处置程序。教育学生要认真预习并理解实验内容及实验过程中所需的器械和药品;教育学生接触有毒有害物品前必须要做好个人防护;教育学生不懂的问题或者操作应及时向实验室技术人员提出;教育学生一旦出现问题要立刻报告上级,在指导下进行处理。教育学生操作实验要严肃认真、集中注意力、保持安静,禁止将与实验无关物品带入实验室。必须严格实行安全(资格)准入制度,未持证者不能进入实验室。

第三,每节课老师均要详细介绍实验中的每个步骤,对有可能影响实验成败的步骤加以强调,同时仔细介绍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注意事项。使学生对实验的每个环节均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危险度较高的实验均预先给学生冷实验,以确保学生对实验步骤的详尽掌握,确保实验室安全[8]。

第四,积极组织教职工和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安全知识培训班、校保卫处定期开展的消防演练和讲座,增强防火意识,提高防火、灭火技能。

医学院实验室安全知识普及可将着重点放在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意义、实验后各种废弃物处理方法、各种实验室器械使用方法、实验室危险发生后的急救措施、实验室安全防范设备的使用、实验室国家标准学习等方面。调查显示,55.6%的同学愿意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其中最受欢迎的方式依次为老师讲解、微博微信、自学、报纸杂志、电脑电视。由此可见,医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普及可通过课程设置、微博微信宣传等多途径来着手。

(二)完善实验室硬件设施

首先,对各类试剂科学标识,进行统一、规范管理,严格通风和安保措施。对于教学、科研中使用到的氰化物、砷化物、汞化物等剧毒药物及国家管制的麻醉药物,应实行专人管理,并统一配备保险柜保存[9]。安全操作规程类文档不仅要提供详细的使用指导、鲜明的标志图片等信息,还要详列所有的操作注意事项和被禁止的行为。

其次,严格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医学实验室,在实验室门窗、洗手池的样式和摆放位置等细微处需要多加斟酌。

最后,对潜在危险工作区(如噪音、高温、高压、辐射、罐装气体区等)进行健康危害评估,合理摆放安全防护设施,由专业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测,通过安全测试的即更新合格标签,未通过测试的则根据情况或进行维修或申请报废。[10]

(三)强化实验室队伍建设

实验技术人员素质的高低对实验室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医学实验室要加强队伍建设。

第一,鉴于医学部下属学科众多,实验室分布广、数量多这一现状,可实行医学院、教研室和实验中心三级管理制度。各教研室和实验中心的负责人是实验室的第一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安全责任人,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一种手段,旨在促进安全责任人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安全隐患的治理和日常的安全检查上来,不发生或少发生安全事故。

第二,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安全培训,利用各种途径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业务素质。为此,可实行新进实验技术人员导师制。由老教师一对一带领新进人员,按其自身条件,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辅导其学习。每学期均进行阶段考核,培养期满再按培养计划进行考核,确保每一位新进人员能迅速成长起来。同时实验室每学期还应安排老教师定期进行相关实验技术讲座,使所有实验人员均能及时更新知识,紧跟本学科的最新进展。

(四)完善损害补偿机制

实验室设备毁坏与人员伤害在医学实验教学中并不少见。除了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出现,在安全事故出现后的补救措施也尤为重要。因为一套良好的损害补偿机制,可从最大程度上将损害降到最低点。除了维修实验器械,对在实验中受到伤害的师生进行及时的精神和物质上的补偿也不可或缺。

首先,要制订相应的医学实验室安全损害补偿制度。

其次,在损害补偿机构的设立上,学校应设立统一的校级补偿机构,由校长直接负责,吸收各医学院系的相关负责人为其成员,对制定损害补偿标准、损害责任调查等事宜负责。各医学实验室应指定专人专职负责处理损害补偿事宜。

再次,要提升损害补偿执行力,使损毁的物质得到及时的补充,使伤害的身体得到及时的医治,使受伤的心灵得到及时的抚慰。

最后,建立健全多元的救济渠道。比如购买商业保险,保险费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院系、学生共同承担。调查数据显示,100%的学生愿意支付少部分商业保险费。

四、结语

海因里希安全法则告诉我们:如果存在300个安全隐患或违章,必然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另外还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实验室安全隐患危及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能小视。借鉴其他国家高校先进的实验室安全方面的管理经验,加强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应成为每一所高校都不能忽视的工作。

[1] 肖宁,袁伟星.广东医学院一重大科研项目标本遭毁[EB/OL].(2013-06-04).http://news.sun0769.com/jrgs/201306/t20130604-2118476.shtml.

[2] 刘慧敏,庞小刚.美国高校医学实验室管理与启示[J].基础医学教育,2013(12):1090-1091.

[3] 张志强.日本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考察及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7):164-167.

[4] 俞丹亚,樊冰,姜周曙,等.澳大利亚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考察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1):212-215.

[5] 杨玉强,李维卫,梁建光,等.综合型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3):162-164.

[6] 熊顺子,门妍萍.阿德莱德大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8):126-129.

[7] 阮慧,项晓慧,李五一.美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给我们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0):4-7.

[8] 席进,孙俊杰,胡建国.蚌埠医学院核医学实验室科学管理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0(22):148-149.

[9] 朱再满,杨解人,张根葆.高校基础医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规范化管理[C].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2(5):108-109.

[10] 刘浴辉,向东,陈少才.从牛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看可操作性的重要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8):181-185.

Laboratory Safety and Strategy in College:Medicine Lab in Guangdong Province as Example

ZHANG Yu-ru1WANG Jing-hua2
(1.International School,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2.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ongguan 523808,China)

This article takes part of undergraduates from five medicine colleges as examples,by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s or interviews to collect firsthand data.Based on this data,this article analyzes statistically and finds out problems of laboratory safety in today's medicine colleges and provides strategies to reinforce laboratory safety education,to build up complete hardware configuration and to improve life injury compensation system,etc.

college;laboratory safety;medicine

G482

A

1009-0312(2014)06-0098-05

2014-09-17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基金项目“高校实验室安全与法律救济机制研究”(GDJ2012051)的阶段性成果。

张玉汝(1992—),女,广东广州人,本科生,主要从事临床医学研究。

猜你喜欢

深圳大学实验室医学
深圳大学与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签约共建产学研专用线站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1 年分类总目次
医学的进步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20年分类总目次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