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4-07-12袁秀梅梁春娥郭金兴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梗死功能

袁秀梅 梁春娥 郭金兴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袁秀梅 梁春娥 郭金兴

目的 就早期护理干预对于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50例脑梗死病患,并随机成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性内科治疗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方式。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次研究中,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相对于常规的内科治疗护理方式而言,所获成效更为显著,可使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地改善,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及与应用价值。

早期护理;脑梗死;生活质量;干预

脑梗死又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在中医上一般称作为中风或卒中。该疾病是因各种原因造成局部脑组织区域出现的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的病变坏死,在临床上为神经功能缺失的一种表现[1]。若按照发病机制进行划分,脑梗死可分为腔隙性脑梗死、脑血栓或脑栓塞等,其中在脑梗死中,脑血栓的形成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大约占60%。其病发的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上,男性占据多数。脑梗死前期并无较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无力、头昏或暂时性肢体麻木等,因这些症状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且程度也较为轻微,因此易被患者或家属所忽视。这种疾病的发病较急,大部分在睡眠或休息中发病,在发病后的数小时至1d左右达到高峰[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近年我院所收治的50例患者,其身体体征处于平稳状态,且神志清楚,无严重的并发症,均通过CT检查和临床检查确诊,达到脑血管病诊断标准[3]。按照患者住院的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在60~7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内科治疗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的内科治疗护理,实施了相应的心理干预、营养护理、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主要有:①心理干预:由于脑梗死发病较急,因此易出现焦虑、恐惧、悲观以及烦躁等心理,易产生消极思想,同时对于治疗缺乏信心,鉴于这种情况,护士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善于启发以及诱导患者对该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将发病原因、发展与转归等知识及时讲解于患者及家属,可为其提供相应的宣教资料,通过录像带的观察或宣传册发放,使患者对治疗产生信心,继而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此外,还可请治疗效果患者的实施宣教,以此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②营养护理:予以低盐、高蛋白以及高维生素的摄入,嘱患者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不可暴饮、暴食。③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语言训练、吞咽训练与肢体锻炼训练,语言训练主要针对的是语言功能存有障碍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采取肢体语言、表情、写字板或手势等方式沟通,护士必须要有耐心,并指导患者进行语言功能训练;在吞咽训练过程中,首先应为患者创设一个整洁、安静及舒适的进食环境,在坐位进食过程中,应将患者的头前倾约 45°左右,不能坐起的患者则采取半卧位方式,头向前屈,要注意进食速度不可过快,在患者每次进食后,应嘱咐患者反复做吞咽动作,待食物均咽下后,接着再进食。在肢体锻炼时,卧床期患者可采取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的方式,逐步实施坐位练习与站位练习,患者在练习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予以仔细指导,鼓励患者独立地完成各项自理活动,要注意患者在活动过程中,应将患者活动区域范围内的障碍物清除,为其提供一个安全的活动环境。

1.3 评判标准参照脑血管病标准来实施评定:显效:功能缺损的评分降低90%~100%,且病残程度为零级;有效:功能缺损的评分降低46%~86%,且病残程度为1~3级;无效:功能缺损的评分降低为18%以下[4]。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实施了 4个月的护理后,其护理成效从表1可知,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对比[n(%)]

3 小结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脑梗死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为了使脑梗死患者得以尽早康复,不仅能需要实施相应的药物治疗,同时还应及早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在实施早期干预护理时,医护人员应加强和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指导患者对各种康复知识与手法的了解与掌握,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康复训练,消除患者所存在的各种消极心理。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通过早期护理干预的实施,患者吞咽功能、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均得到了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不仅能够使患者生活能力得到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还可降低致残率,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1] 李丽君.早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糖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5):527-528.

[2] 陈桂华,刘惠茹,付小芹,等.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 191-192,

[3] 黄紫霞,刘剑平.早期护理干预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康复认知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8): 2134-2137.

[4] 张建英.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1):82,84.

R473.5

A

1673-5846(2014)05-0285-02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脑梗死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基于PMC窗口功能实现设备同步刷刀功能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