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

2014-07-12庞留成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全麻置换术髋关节

庞留成

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

庞留成

目的 评价术前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对经临床确诊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方式进行麻醉处理,治疗组采用腰硬联合的方式进行麻醉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比对照组的麻醉效果好,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前通过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有较好麻醉效果,应得到普遍推广和利用。

髋关节置换术;腰硬联合麻醉;全麻;麻醉效果

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临床常见手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对患者产生巨大创伤的弊端,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群体多为中老年患者[1]。对中老年患者进行手术前麻醉时,要严格注意麻醉方式,因其身体机能和器官的衰退,身体素质较差,一般还会存在心脏病、高血压及呼吸系统等疾病,麻醉方式的有效性对手术的成功具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术前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和气管插管全麻方式对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的麻醉效果,掌握和了解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表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 90例经临床确诊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7例,女43例;年龄50~ 85岁,平均年龄73岁。90例患者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等均予以确诊,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5例患者,男24例,女21例,年龄50~83岁,平均年龄72岁。对照组45例患者,男22例,女23例,年龄54~85岁,平均年龄7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较大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前,治疗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的方式进行麻醉处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及麻醉过程中各项生命体征动态变化、麻醉给药后的临床效果和完成手术后一段时间内出现深静脉栓塞症状状况的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麻醉效果评价标准根据对麻醉效果的分级评判标准对患者的临床麻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2]。无效:在患者使用药物麻醉后进行牵拉肌肉,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反应,不能发挥保证术野充分显露的作用;有效:在患者使用药物麻醉后进行牵拉肌肉,会出现程度较轻的不适感,能够确保手术的顺利和成功;显效:在患者使用药物麻醉后进行牵拉肌肉时不会出现疼痛感,麻醉效果非常有效,使患者的肌肉能够处在十分放松的状态,完全能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其中,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并用t检验统计结果,用χ2进行资料的计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心率和血压变化及深静脉栓塞情况在麻醉前后及手术过程中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照组变化幅度比治疗组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7d内治疗组出现深静脉栓塞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变化及深静脉栓塞情况±s,n=45)

表1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变化及深静脉栓塞情况±s,n=45)

组别 时间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心率(次/min)深静脉栓塞[n(%)]对照组 麻醉前 112.0±16.1 74.9±11.8 79.2±8.9治疗组麻醉后 164.0±14.2 99.0±11.2 107.8±8.7 9(20.0)麻醉前 115.0±14.4 75.1±12.7 76.6±8.9麻醉后 129.0±10.9 89.2±12.1 91.8±9.1 2(4.4)

2.2 临床麻醉效果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处理后,对比研究患者的麻醉效果显示,治疗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比较[n(%)]

3 讨论

全髋节置换术作为老年患者常见的临床手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创口大的特点,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对老年患者来说非常重要,要严格选择和管理术前的麻醉方式与过程,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以提高治疗效果,对保证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3]。目前医学中,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麻醉途径的选择上存在较大争议,不同学者持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主要麻醉方式总结为腰硬联合麻醉法和全麻法两种。

通过硬膜外麻醉方式处理后,对患者手术的开展不能进行准确的预测,风险性较大,而通过腰硬联合麻醉处理后,不仅能提高镇痛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减小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提高手术治疗效果[4]。腰硬联合麻醉的优势主要可通过以下方面体现:①能够实现对麻醉平面的有效控制;②可很好地控制药物的注射速度,保证麻醉效果;③减少了局部麻醉使用药物的剂量;④不会抑制患者的呼吸系统。传统单一的麻醉药物不能对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和刺激感进行有效抑制,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5]。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处理时要使患者的患病部位保持在下方,并严格控制药物的推注速度,这样更有利于麻醉药物在体内更好地扩散,使麻醉效果达到最优[6]。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逐渐推出了一种腰硬联合麻醉与椎管内麻醉结合的方式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术前麻醉处理,这种方法一方面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另一方面不会对患者的生理机制产生不良影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7]。预计能够达到很好的镇痛效果,并实现手术对麻醉程度和效果的要求,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的保留硬膜外导管,减小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对其实际效果还需进一步的证实和观察。

本研究中,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处理总有效率为80.0%;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处理总有效率为97.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术前通过腰硬联合麻醉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此外,在进行药物麻醉前后,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幅度也明显变小,降低了术后出现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可作为麻醉的首选方式,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1] 嵇富海,马绮,薛张刚,等.扩容对蛛网膜下隙阻滞病人低血压的预防效力[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19(12):725-725.

[2] 丑维斌,王向东,郭耀军,等.预负荷输液联合小剂量腰硬联合麻醉对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中心血管系统稳定性的影响[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0,29(4):293-293.

[3] 吕洁,陈霞,刘秀芳,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1,18(15):593-594.

[4] 叶之毅,刘东辉,张坤全,等.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防治[J].广东医学,2008,29(12):308-309.

[5] 张卫军,魏兵华.小剂量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0,6(2): 83-84.

[6] 李建钢,陈璧,杨红华.两种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15(11):151-152.

[7] 赵泽宇,张倩,王茜,等.预注万汶对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0,16(12): 143-144.

R614;R987.3

A

1673-5846(2014)05-0105-02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 450002

猜你喜欢

全麻置换术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