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疗效分析

2014-07-12禤玉梅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黄连素活菌双歧

禤玉梅 陈 芳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疗效分析

禤玉梅 陈 芳

目的 评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方法将120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的观察组、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连素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3周后的疗效及1年复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25.9%,对照组1年复发率为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黄连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量增加,粪质稀薄,可伴腹痛、腹泻,病程超过3~6周或反复发作。此疾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夏秋季,主要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药物因素、饮食因素、全身性疾病、肠过敏等导致的肠胃吸收、消化及分泌等功能紊乱所致。对于慢性腹泻,在许多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首选的治疗方案是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使用,无明显的原则性错误,也有一定疗效,但易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且复发率偏高。近年来研究发现,微生态制剂可营养及改善肠道功能,能有效减轻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1]。为观察肠道微生态制剂在慢性腹泻治疗中的功效,以便在临床治疗中提供可靠数据,笔者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25~70岁,平均(50.31±7.8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27~72岁,平均(52.76±8.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病例纳入标准:慢性腹泻病程>2个月;大便次数>3次/d,且伴粪便性状改变;能配合治疗和随诊。病例排除标准:经大便培养有致病菌生长;B超、钡灌或肠镜检查诊断肠道肿瘤、肠结核、炎性肠病、肠道寄生虫等器质性肠道病变;合并影响本药物治疗的其他疾病;近3d内使用过抗生素、止泻药物及其他益生菌制剂;年老体弱或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有腹部手术史或无法合作者。所有病例均符合《慢性腹泻及功能性肠病诊断标准》[2]。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联合黄连素片(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治疗,饭后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0.63g,2次/d,饭前口服黄连素0.2g/次,3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片(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黄连素片(同上)治疗,饭前口服黄连素0.2g/次,3次/d,左氧氟沙星片0.2g/次,3次/d。两组在治疗前3d和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治疗本疾病的相关药物,治疗期间采取清淡、易消化饮食,禁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d、7d、14d、21d记录临床症状变化及复查大便常规。治疗3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对治疗有效的患者进行1年复发情况的调查。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治疗3周后,大便次数1~2次/d,大便常规、外形及性状正常,腹部不适或腹痛、腹胀等伴随症状完全消失;有效:大便次数 2~3次/d,大便外观基本正常,为成形软便,大便常规偶有红、白细胞,偶有腹部不适、腹痛等伴随症状;无效:大便次数仍为3次/d以上,水样便,临床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大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不改变。对治疗有效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随诊,并加以记录,再次出现慢性腹泻的症状,且符合慢性腹泻的诊断,记录为复发。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1年复发率=1年复发例数/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药物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及1年复发率比较,分别见表1~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8.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2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检测肝、肾功能,均未出现明显异常。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1年复发率比较(n,%)

3 讨论

慢性腹泻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胀气、排气排便后疼痛、稀便与硬便交替出现等。易反复发作,可达数月不愈,有的长达数年甚至几十年,临床疗效不能令人满意,常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有病理性及功能性、炎性及非炎性,社会、工作及生活压力,环境污染亦会导致慢性腹泻。正常人体肠道内存在着数量巨大的微生物群,形成了稳定的微生态系统,必须保持其中各微生物菌群间的平衡,而不易患病[3-4]。肠道菌群失调是导致慢性腹泻的重要一环,调节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是微生态制剂,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口服后,在肠道吸收充分,可迅速发挥作用,其可抑制并清除肠道中的致病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5]。临床主要用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和腹胀,也可用于治疗轻中度急性腹泻及慢性腹泻。其药理作用是直接补充正常生理性细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中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的菌类甚至病原菌[6],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合成机体所需的维生素等物质,并激发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同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降低机体的过敏反应,有利于治疗一些肠道过敏性的慢性腹泻。慢性腹泻发生后,肠道微生态系统常会遭到破坏,任其自然发展后,微生态系统很难自愈并达到平衡,腹泻就会迁延不愈。再加上临床中对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病情加剧。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的使用,会调整微生态系统,对抗致病菌,使肠道菌群尽快达到平衡状态,加速治愈。

黄连素又名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柏等植物中通过提取处理后所得到的一种生物碱类,其具有清热解毒的良好效果,在中医治疗领域中具有显著地抗感染功效,使用范围非常广。有研究表明,黄连素还具有明显的预防血小板凝聚、降血压、抗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一系列作用,对于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等一些常见疾病均能产生良好效果。此外,研究发现,黄连素能抑制结肠平滑肌收缩[7],从而缓解腹痛。黄连素抗菌范围较广,可阻止肠道致病菌侵袭人体肠道细胞,减少致病因素,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黄连素还有一大优势就是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小。

本研究观察了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及1年复发率,结果显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的总有效率为96.7%,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连素组有总有效率为78.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组的疗效明显有优势,且两组1年复发率分别为25.9%和42.6%,以上两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的结果与相关报道相一致,表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对慢性腹泻的治疗,总有效率高、1年复发率低,均有明显优势,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可考虑作为慢性腹泻的成熟治疗方案。

[1] 华建平,马桂凤,张秋寅.微生态调节剂对慢性腹泻的治疗作用[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3):186-187.

[2] 刘劲松,侯晓华.慢性腹泻及功能性肠病诊断标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10(10):578-580.

[3] 王曦钟,吕益中,粱水权,等.微生态制剂与胃肠黏膜屏障[J].中国基层医药,2005,12(2):217-218.

[4] 侯鹏飞,崔征.微生态药物治疗慢性腹泻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3):42-43.

[5] 魏中亮.培菲康联合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55-56.

[6] BorruelN,CarolM,CasellasF,et a1.Increased mucosal tumour necrosis factora production in crohn’S disease can be down regulated ex vivo by Pro biotic bacteria[J].Gut,2002,51(5):659-664.

[7] 陈明锴,罗和生,余保平,等.黄连素对结肠平滑肌细胞膜钙激活钾通道和延迟整流钾通道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 (6):632-635.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of Triple Viable Bifidobacterium combined w ith Berberin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Diarrhea

Xuan Yumei Chen Fang

Ob 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erberine Chapeifeikang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chronic diarrhea and recurrence rate.Methods120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arrhea 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Triple viable bifidobacterium joint berberine,Berberine levofloxacin combined control group,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last three weeks of treatment,efficacy and recurrence rates after one year,and for comparison.Resu ltsThe study group triple viable bifidobacterium berberine combined total efficiency of 96.7%,levofloxacin berberine combined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8.3%,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1-year recurrenc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25.9%,1-year recurrence rate of 42.6%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groups of patients found no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s.Conc lusionTriple viable bifidobacterium berberine combined treatment of chronic diarrhea safe,effective, low recurrence rate,worthy of clinical use.

Berberine;Trip le viable bifidobacterium;Chronic diarrhea

R572

A

1673-5846(2014)05-0033-03

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广州 510700

猜你喜欢

黄连素活菌双歧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死菌活菌,健康作用不一样
亲和人体与非亲和人体双歧杆菌之间的生理特征差异
黄连素非中药 儿童应慎用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一药多用黄连素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