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4-07-12李凤娣
李凤娣
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凤娣
【接要】 目的 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年来收治的 50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完整资料为探究依据 ,患者均接受 1 年的针对性社区护理干预 ,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及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 , 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收缩压、舒张压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均较护理干预前有显著改善 ;糖尿病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及社会关系的适应能力均较护理干预前有显著改善 , 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且患者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良好 (P 均 <0.05)。结论 完善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 , 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疾病保健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 , 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 从整体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社区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生活质量
近年来,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与之相关的疾病死亡率也处于上升趋势。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与治疗 , 因而其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 , 生活质量难以提升。“小病进社区 , 大病进医院 , 康复回社区”的方针在我国卫生体系实施后 , 社区医院成为慢性病的预防与监控基地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糖尿病患者的最佳管理者。为了验证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预后效果的价值 , 特选取于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护理干预的 50 例患者为探究对象 , 以期可为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 2011年 5月 ~2012年 6月间接诊的 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完整资料为探究依据 ,其中男 34例 , 女 16例 , 病程 4.5~12年 , 平均年龄 (51.2±12.6)岁 , 患者均为 2型糖尿病 ,均接受药物治疗;近 6个月内血糖水平 >7.8 mmol/L;患者均无明显的活动受限 ,排除糖尿病妊娠患者及精神疾病类患者 , 患者均同意参与此次临床探究 , 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 1年的社区护理干预。
1. 2 社区护理干预方法
1. 2. 1 心理干预 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 , 疾病控制不善导致病情反复或加剧 , 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此条件下 , 患者极易产生消极情绪 , 对于自身疾病治疗抱有自暴自弃的态度 , 故社区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沟通 , 定时进行随访 , 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 , 通过开导、安慰和解释等方式缓解糖尿病患者的不良情绪。
1. 2. 2 血糖监测 制定血糖监测计划 , 指导患者使用血糖仪 , 每天早餐后及晚餐前定时测量血糖 , 并将测量的血糖数据进行记录 , 也可鼓励患者每周定时来中心进行测量 , 每 3月测量 1次糖化血红蛋白 , 每月测量血压及体重 , 以便于动态掌握患者的血糖变化 , 及时排查风险因子。
1. 2. 3 运动及饮食指导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维持理想体重 , 进行适量的锻炼活动 , 可有效预防 2型糖尿病的发生及进展。维持体重的常用方法为注意每天膳食总量的摄入 , 维持营养均衡 , 开展适度的体育锻炼 , 每天坚持运动 30 min左右 , 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 , 如跳舞、体操、打太极、骑车、慢跑、散步、快走、园艺等[1]。有规律、适量的体育训练可增加患者机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度 , 控制患者的血糖及血脂 ,有助于控制体重 , 增强免疫力及心肺功能。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应避免进食高糖、高脂食物 , 降低食盐摄入 , 戒烟戒酒 ,建议进食优蛋白质 , 如鱼类、蛋类、牛奶、豆制品等 , 以鱼与瘦肉最为理想 ;适量进食高纤食物 , 如糙米、燕麦等 , 水果食用量不宜过多。
1. 2 成立糖尿病健康宣教小屋[2]糖尿病小屋为本中心“糖尿病关怀”项目的一部分。该方法可将社区糖友聚集在一起 ,内部设计如同患者的家一样 , 小屋内有医生 , 有病友 , 有健康讲座 , 有用药指导 , 可播放糖尿病健教录像片、有各种各样的糖尿病健康知识竞赛活动。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 , 糖尿病健康宣教小屋对于增强患者的疾病控制意识与能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1. 3 评价指标 护理干预前后每 3个月测定体重、血压、糖化血红蛋白1次;采用《糖尿病知识问卷》测试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总分 50);采用 WHOQOL-BREF对生存质量进行评定 , 包含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及社会关系的适应能力 , 每个项目总分 100, 得分越高 , 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2]。
1. 4 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探究所得数据均采用 SPSS16.0进行检验 , 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x-±s)表示 , 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分析并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糖尿病各项生理指标改善情况 , 详见表1。
由表1 可知 , 护理干预后 , 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收缩压、舒张压及 HbA1c 均较护理干预前有显著改善 (P<0.05)。
表1 护理前后糖尿病各项生理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表1 护理前后糖尿病各项生理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注 :与护理干预前比较 ,aP<0.05
时间 体重 收缩压 ( m m H g ) 舒张压 ( m m H g ) H b A 1 c ( m m o l / L )护理干预前 2 7 . 2 ± 5 . 5 1 3 2 . 2 ± 1 3 . 4 6 9 . 3 ± 1 0 . 6 9 . 5 ± 1 . 8护理干预后 2 4 . 9 ± 5 . 3a 1 1 3 . 4 ± 4 6 . 5a 6 3 . 2 ± 2 5 . 3a 6 . 3 ± 2 . 7at 4 . 3 3 8 . 5 4 3 . 8 3 7 . 4 8 P < 0 . 0 5 < 0 . 0 5 < 0 . 0 5 < 0 . 0 5
2. 2 分析并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生存质量 , 详见表2。
由表2 可知 , 护理干预后 , 糖尿病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及社会关系的适应能力均较护理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5), 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 且患者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良好。
表2 护理前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生存质量对比
表2 护理前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生存质量对比
注 :与护理干预前比较 , P<0.05
时间 生理状况 心理状况 社会关系 环境适应 健康知识平均分护理干预前 4 6 . 8 2 ± 1 0 . 8 3 4 7 . 8 2 ± 1 1 . 6 2 4 8 . 7 4 ± 1 0 . 6 5 4 1 . 9 2 ± 1 1 . 6 5 3 5 . 1 6 ± 4 . 7 2护理干预后 5 2 . 9 3 ± 8 . 4 5a 5 1 . 6 2 ± 7 . 6 2a 5 1 . 2 9 ± 9 . 5 7a 5 1 . 9 7 ± 9 . 6 5a 4 1 . 5 8 ± 4 . 2 3at 3 . 2 5 8 2 . 2 3 5 6 . 4 7 6 4 . 1 2 9 3 . 4 5 7 P < 0 . 0 5 < 0 . 0 5 < 0 . 0 5 < 0 . 0 5 < 0 . 0 5
3 讨论
糖尿病治疗的关键为血糖的控制及并发症的预防 , 由于大医院门诊量经常处于饱和状态 , 故对于非住院患者的治疗往往难以实现面面俱到 , 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离患者最近 ,故社区医院在引导糖尿病患者成为疾病自我管理者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本次临床探究证实 , 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可帮助患者控制最佳体重 , 使糖尿病收缩压、舒张压及 HbA1c 均控制于理想范围内 ,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健康教育与慢病疾病的管理为社区医院的首要职能 , 有助于实现针对不同患者来开展个性化教育的目的。由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收入不同 ,其对健康教育接受度及需求度也具有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社区医院在开展疾病健康宣教的同时 , 更注重个体化差异。本中心社区护理干预通过定期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宣教及心理指导,使得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于自我血糖监测、运动、饮食、用药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显著提升 , 树立了对疾病的正确认知 , 经过为期 1 年的社区护理干预后 , 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有明显提高 , 故作者认为 , 社区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与控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作者在实践中还发现 , 目前许多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还管着对于社区医院仍存于一定的质疑 , 要想吸引更多的患者进入社区医院 , 首先要确保社区医生的业务技能 , 保证患者在社区医院也能享受到正规的诊疗 , 对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 , 社区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糖尿病的防治指南对患者进行随访。此外 , 国家也应给予社区医院更多的政策上的支持[3]。
[1]谢亮球 ,孙小叶 ,谢萍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 2011,18(09):45.
[2]章晓幸 ,叶向红 ,盛华丽 ,等 .社区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与专科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1,11(3):71-74.[3]韩炜 ,赵继开 ,衣运玲 ,等 .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社区医学杂志 , 2011,22(10):145-147.
2014-04-11]
528329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