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与CT诊断阻塞性肺不张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2014-07-12朱林
朱林
[收稿日期 :2014-04-14]
纤维支气管镜与CT诊断阻塞性肺不张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朱林
目的 对比分析纤维支气管镜与电子计算机 X 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CT)诊断阻塞性肺不张的临床价值。方法 75 例阻塞性肺不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包括支气管肺癌 34 例 (45.34%)、支气管炎15 例 (20.00%)、肺结核 11 例 (14.67%)、肺炎 10 例 (13.33%)、吸入异物 4 例 (5.33%)、主动脉瘤 1 例 (1.33%)。所有患者均接受纤维支气管镜、CT检查。结果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阻塞性肺不张的诊断准确度显著高于 CT 检查 , 两种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较准确地诊断阻塞性肺不张的病因 , 而 CT 检查可以作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补充。
纤维支气管镜 ; 电子计算机 X 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 阻塞性肺不张
阻塞性肺不张是指支气管腔由于各种阻塞性疾病导致的肺的部分或完全无气 , 体积萎陷[1]。单纯诊断阻塞性肺不张在临床上并不困难 , 但是确诊其病因却存在较大的难度。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 诸多高精尖技术如 CT、磁共振成像(MRI)、纤维支气管镜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阻塞性肺不张的病因诊断 , 但是不同技术的诊断性能各有其特点[2,3]。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纤维支气管镜与CT诊断阻塞性肺不张的临床价值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1 年 9 月 ~2013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结合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阻塞性肺不张。②所有患者均接受纤维支气管镜与 CT 检查。③临床资料齐全 , 原发疾病均经诊断金标准确诊 , 如支气管肺癌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等。75 例阻塞性肺不张患者 , 包括支气管肺癌 34 例 (45.34%)、支气管炎 15例 (20.00%)、 肺 结 核 11 例 (14.67%)、 肺 炎 10 例 (13.33%)、吸 入 异 物 4 例 (5.33%)、 主 动 脉 瘤 1 例 (1.33%);其 中 男 47例 , 女 28 例 , 男女比例为 1.68 ;年龄 15~79 岁 , 平均年龄(54.1±12.7)岁。75 例患者阻塞性肺不张病变发生部位、范围见表1。
1. 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纤维支气管镜、CT 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方法如下 :①术前 30 min 肌注阿托品 (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 国药准字 H34023679, 规格为 1 ml:0.5 mg)0.5 mg, 苯巴比妥钠 (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 H12020381, 规格为 1 ml:0.1 g)0.1 g, 2% 利多卡因(蓬莱诺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 国药准字 H20045823, 规格为5 ml:0.1g)雾化吸入 5~10 min。②给予患者仰卧位 , 采用日本宾得公司生产的 PENTAX FB-15V 型纤维支气管镜 , 经鼻插入 , 依次经过声门、气管、隆突 , 先检查健侧叶、段支气管 ,再检查患侧叶、段支气管。③采用一次性单层保护毛刷查找病理细胞 , 同时注意随时冲洗并对分泌物进行吸引 , 保护视野清晰。④对毛刷涂片与灌洗液进行细胞学、细菌学检查,适时对活检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CT检查采用常规检查方法。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阻塞性肺不张的诊断准确度显著高于 CT 检查 , 两种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1 75例阻塞性肺不张患者病变发生部位与范围[n (%)]
表2 两种方法诊断阻塞性肺不张诊断准确度的比较[n (%)]
3 讨论
阻塞性肺不张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之一 , 其主要发生机制是各种原因导致支气管腔阻塞 , 肺组织气体逐渐被吸收 ,由此导致阻塞性肺不张的发生[4]。诊断阻塞性肺不张最主要的方法是胸部影像学检查 , 其中胸部 X 线检查由于准确度高、价格便宜而备受临床青睐。值得注意的是 , 如果肺组织内空气吸收量较少 , 胸部 X 线检查密度增高影不甚明显 , 此时单纯依据密度易导致阻塞性肺不张漏诊 , 可以通过观察肺门位置、叶间裂方向、肺门大小、纵隔影大小、正常支气管和隆凸的改变等作出阻塞性肺不张的诊断[5]。
在阻塞性肺不张病因诊断方面 , 胸部 X 线检查的分辨率较低。在此背景下 , 分辨率较高的胸部 CT 检查得到了广泛应用[2], 该技术利用 X 射线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 , 然后由探测器将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 再经电子计算机计算出每一个像素的衰减系数 , 经重建图像后可以使人体各部位的断层结构得到充分显示。通过该原理 , CT 可以彻底解决人体组织内部重叠显示问题 , 从而较清晰地显示人体组织的细微差别[6], 因此对阻塞性肺不张的病因诊断可以发挥一定的临床价值。在本研究中 , 胸部 CT 诊断支气管肺癌、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炎、吸入异物所致阻塞性肺不张的准确度分 别 为 88.24%、73.33%、72.73%、70.00%、75.00%。 随 着医学技术的逐步发展 , 纤维支气管镜逐步应用于临床 , 该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肺叶、肺段、肺亚段支气管病变的观察 ,下呼吸道细菌学、细胞学检查 , 下呼吸道活检采样等[7]。在本研究中 , 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支气管肺癌、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炎、吸入异物所致阻塞性肺不张的准确度均为 100.00%。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 , 具体到每个病因 , 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是综合所有病因 , 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分析其原因 , 这主要是由于本研究收集的病例数较少所致。此外 , 在本研究中有 1 例主动脉瘤所致的阻塞性肺不张患者 , 胸部 CT、纤维支气管镜均误诊 , 最终经 MRI检查才确诊 , 这说明纤维支气管镜诊断阻塞性肺不张尚存一定的不足之处 , 这在临床工作中应给予重视。
[1]江苏安 . 支气管镜检查慢性阻塞性肺不张的效果分析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 2013,34(1):59-60.
[2]戴海鹏 ,王晓军 .超声联合螺旋 CT 在诊断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不张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导报 , 2009,6(9):60-61.
[3]费海涛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 CT 诊断阻塞性肺不张的对比分析 . 中国医药指南 , 2011,9(23):30-31.
[4]王洪武 ,李冬妹 ,张楠 ,等 .气管镜治疗 187 例次因恶性肿瘤引起的阻塞性肺不张的临床分析 .中国肺癌杂志 , 2011, 14(8): 653-659.
[5]Reading M. Chest X-ray quiz. Pulmonary atelectasis.Intensive Crit Care Nurs, 2005, 21(2):129-130.
[6]张龙江 ,卢光明 .双能量 CT 在胸部的应用和进展 .中华放射学杂志 , 2011,45(1):92-94.
[7]龚享文 ,陈谦 ,刘春云 ,等 .纤维支气管镜肺活组织检查对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价值 .肿瘤研究与临床 , 2012,24(9):631-632.
[收稿日期 :2014-04-14]
463000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