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例食管乳头状瘤内镜下诊治结果分析
2014-07-12罗文雄郑永平
罗文雄 郑永平
82例食管乳头状瘤内镜下诊治结果分析
罗文雄 郑永平
目的了解食管乳头状瘤的内镜下形态特征及内镜下治疗方法。方法通过上消化道电子内镜对82例食管乳头状瘤进行观察, 对其内镜下特征进行分析总结, 并采用活检钳钳除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通过内镜下活检钳钳除的方式得到治疗, 其中68例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食管乳头状瘤是食管良性肿瘤, 好发于中下段, 瘤体一般较小, 通过内镜下简单处理就可治愈。
食管;乳头状瘤;内镜;治疗
食管乳头状瘤(esophageal papilloma, EP)是鳞状上皮呈乳头状增生形成的食管息肉样病变, 属少见食管良性肿瘤, 起病原因未完全明确, 临床少见, 随着内镜检查的普及以及对本病认识程度的提高, 该病的检出率在增加, 该病一般药物治疗无效, 内镜下简单处理即可得到满意效果。现将本院4年来所诊治的82例食管乳头状瘤做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本院4年来共检查上消化道内镜33684例,检出食管乳头状瘤共82例, 检出率为0.24%, 全部经病理活检确诊。其中男性36例, 女性46例, 男:女=1:1.28, 年龄介于19~76岁之间, 平均年龄46岁, 各个年龄段都可发生,以40~49岁为最多, 共23例, 70岁以上3例, 30岁之下12例。
表1 各年龄段病例分布表
1. 2临床表现 咽部异物感或不适感14例, 占17.1%;吞咽痛12例, 占14.6%;胸骨后热痛6例, 占7.3%;上腹痛27例,占32.9%;反酸嗳气21例, 占25.6%;黑便2例, 占2.44%。由于上消化道疾病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 且常多种症状合并出现, 分类较为困难, 故以上分类以第一主诉症状进行。从出现症状到胃镜检查的时间约10 d至超过4年。
1. 3内镜表现 全食管可见, 位于上段者16例, 中段者27例, 下段者39例, 多发者7例(2个病灶者5例、3个病灶者1例、超过3个病灶者1例), 单发病灶者75例;病灶大小:最大横径超过0.6cm者8例, 0.5cm以下者74例;病灶基底情况:宽基者70例, 亚蒂者12例;病灶颜色:呈灰白色者79例, 呈淡红色者3例;表面情况:光滑者33例, 细颗粒状者49例。
1. 4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内镜下活检钳钳除, 创面可见少许渗血, 无需特殊处理而自止。
1. 5病理 所有病例病理结果均符合食管上皮乳头状瘤病理表现。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内镜下活检钳钳除, 一次性治疗, 其中68例随访1年以上未见复发迹象, 14例失访。
3 讨论
食管乳头状瘤(esophageal papilloma, EP)是食管良性肿瘤之一, 临床上少见, 于1959年由Acler等学者首次报导而进入临床工作者视线[1], 并随着研究深入对该病逐渐了解, 但该病临床少见, 据文献报告约0.01%~0.43%, 本院内镜室近4年共检查胃镜33684例, 其中发现食管乳头状瘤82例, 检出率约0.24%, 与文献相符。随着内镜技术提高、内镜设备改良、内镜在临床上的推广, 该病的检出率可能会逐步提高, 出于对疾病的认识以及鉴别诊断的需要, 作者再次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对该病做1次分析, 希望对新进的内镜工作者能有所帮助。
本组病例在年龄上的分布较为平均, 但以40~49岁组为多, 与文献报告基本一致[2];男女检出率差别不大, 男:女=1:1.28。
由于该病发现时病灶均较小, 多因上消化道疾病共有症状来诊而检出, 故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
Carr等[3]曾报道25例食管乳头状瘤患者中有6例伴发恶性肿瘤, 4例为邻近器官, 2例为远隔器官, 我国学者廖嘉忠也于319例食管乳头状瘤患者中发现10例伴有恶性肿瘤[3], 但皆因例数较少, 且伴发的肿瘤非特定种类, 两者相关度较低, 本组82病例中也未发现有伴发肿瘤, 故其临床意义应该不大, 但仍需引起注意。
内镜下该病好发于下段, 中段次少, 上段较少, 大多单发, 极少数表现为多发。病灶多较小, 本组病例中未见最大横径超过1 cm者, 大多病灶最大横径在0.5 cm以下;大部分为宽基, 小部分为亚蒂, 以灰白色居多, 表面多呈细颗粒状, 质地一般韧偏脆, 内镜下需要注意与食管息肉、食管糖原性棘皮病、黏膜白斑、寻常疣、疣状鳞癌等相鉴别, 以免造成漏诊、误诊。黄焕军等对24例食管隆起性病变进行超声内镜检查, 其中有17例EUS诊断为食管乳头状瘤, 6例EUS诊断为炎性增生或息肉, 但24例病变经病理切片均诊断为食管乳头状瘤, 提示EUS在本病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但特异性不是特别高, EUS的典型声像图特征为起源于黏膜层的均匀等回声结节, 向腔内生长, 边界清晰。本病还是需病理进行确诊, 食管乳头状瘤是少见的食管良性肿瘤之一,该病变病理上表现为:来源于上皮组织, 呈外生性生长, 无突破基底膜向深层浸润生长的现象, 一般范围较局限, 呈指状或乳头状隆起, 根部与正常组织相连, 每一突起由具有血管的结缔组织间质构成轴心, 表面被覆增生的鳞状上皮, 鳞状上皮保持了正常的细胞极向和分化, 无分化不良[4]。所有病例组织学分类均为鳞状上皮乳头状瘤。
由于病灶小, 可于内镜下安全治疗, 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可钳除、热活检钳切除、氩气灼除、微波等, 治疗效果确切。林瑶光等对25例患者进行内镜下微波治疗, 均一次性治疗, 3月后24例为治愈, 6个月后10例随访无复发。邹尤宝等[7]对36例本病进行氩气治疗, 均一次性治愈, 追踪3个月未见复发。陈娇莲等对46例食管乳头状瘤行高频电凝电切除,成功率100%, 追踪3个月也未见复发。本组病例均使用活检钳钳除, 其中68例随访1年未见复发, 14例失访, 证明简单钳除也能达到很好治疗效果。
本病有别于其它部位的乳头状瘤, 其发病机理尚有争议,认为与各种原因引起黏膜损伤再修复有关, 临床上发现食管乳头状瘤以食管中下段多见, 如本组82例中位于中下段者达66例, 此处食管易受食管反流物刺激而引起食管黏膜损伤, 廖嘉忠报道319例乳头状瘤中有115例存有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 故认为在食管黏膜损伤修复过程中诱发乳头状瘤发生[2-4];由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鳞状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 且有学者在增生的鳞状上皮中通过组化的免疫方法检测到该病毒的存在[5], 故认为乳头状瘤病毒也是引起本病的原因之一;该病的发生还可能与各种致病物质作用或与遗传因素有关。多数学者认为发病原因在于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害物质和慢性刺激的存在, 附加激活了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 多因素协同作用而致病, 但确切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至今并没有明确证据提示它是癌前病变, 但由于对该病了解并不透彻, 其与食管癌的关系尚不清楚, 且因该病的治疗较为简单有效, 故而内镜下如发现该病变存在, 建议将其去除并进行随访较为安全。
总之, 食管乳头状瘤是食管良性肿瘤之一, 与癌症关系不明确, 临床表现不典型, 内镜下较易辨认, 超声内镜有一定的价值, 内镜下治疗方法较多(包括钳除、氩气、电凝电切、微波等)、操作简单、效果好。
[1] Franzin G, Musola R, Zarnboni G, et al.Squamoues papilloma of the esophagus. Gastrointest Endos, 1983, 29(2):104-106.
[2] 廖嘉忠. 319 例食管乳头状瘤临床内镜诊治分析.微创医学, 2012, 7(4):417-419.
[3] Carr NJ, Monihan JM, Sobin LH.Squamous cell papilloma of theesophagus: a clinicopathologic and follow-up study of 25 cases. Am J Gastroenterol, 1994, 89(2):245-248.
[4] 黄开云.实用消化系肿瘤学.科学出版社, 2009:355-356.
[5] 杜国莲, 唐学清, 朱相贵.食管乳头状瘤研究分析.中国内镜杂志, 2005, 11(2):116-118.
515031 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内镜室(罗文雄), 消化内科(郑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