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钢琴演奏者音乐审美个性的构建
2014-07-12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16029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116029)
一、音乐审美个性构成
审美主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反映出来的创造性、理想性以及亲和性等就成为了美感的基础,与此同时审美主体所拥有的对客观世界美感的认同就构成了审美个性形成的基础,折射在对音乐的审美需求上,无论审美主体的角色如何,即无论是作曲家还是评论家,无论是表演者还是欣赏者,使审美主体能够产生奋进、和谐或者平衡的秩序感等不同的心理反应特征。因此,审美个性不仅包含某一个群体的审美共同特征,同时也包括个人的审美个性,这是审美结构具有综合型特征的必然结果。在音乐审美个性中,不仅具有要受到人类共有的审美经验和民族审美意识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审美主体所处的时代气氛的制约,最后才能形成审美主体的个性审美结构,对于审美主体的音乐审美个性而言,主体的人格体验理想特征、社会地位、经济文化等音乐外部特征以及主体如何运用艺术符号和对音乐语言的认知意向程度都会深刻影响着审美主体的音乐审美个性的形成。
二、钢琴演奏者音乐审美个性形成的心理基础
在审美个性的整个综合结构中,个性构成与艺术家的人格有着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人格指个体的特质模式以及能影响人们行为的心理品质,所以通常被称为个性。首先,人格具有双重心理结构,一方面指人的真实秉性,它是由遗传而得来的自然特质以及心理活动所表现的倾向和态度;另一方面指由于社会文化的要求不同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在人们心中形成的现实特质,包括一些意志、品质和情感等的行为举止和心理活动。例如,在莫扎特的自然秉性中,尽管他具有旷世的天才,他还是个神经质的多动症者,他的情感反应强烈,有时候不停地搓着双手,显示出急躁不安的神情,而且他还鲜艳的颜色等等,他生活的社会正处在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前夜,因此他又具有要求民主,争取实现人的尊严的思想,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莫扎特的现实个性,并且在其创作过程中影响着他的审美个性。其次,每个人都具有一个构成自己人格的组织原则,并且把各种其他的原型吸引到身边并加以过滤出来。比如,一个情感性的人,就允许较多的情感进入到自己的意识里,而被过滤的材料就储存在无意识之中,相反一个理智型的人总是设法排除情感对其处事原则的影响。因此,人格的终极目标是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对自我的认识,了解自我个性形成的心理基础,才能有助于自我审美个性的最终形成。
三、影响钢琴演奏者音乐审美个性形成的因素
首先,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审美个性受到民族心理因素的影响,这是由于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千差万别,其根源在于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而拥有的价值取向观念的差异造成的,其中民族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民族气质和民族性格两个方面。民族气质来自于族群的血统和遗传并与某一个民族特有的生理特征和神经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民族性格则是指族群的自然特性与社会环境相结合,它不仅包含先天的生理机能的基础,也包括后天的社会环境和规律所发挥的作用,这两者相结合就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审美心理。
其次,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审美个性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社会文化因素在演奏者的人生早期就开始影响着他的情绪发展,社会文化的影响是通过个人心理能力来起作用的,在艺术作品的审美趣味构成中,其中一部分来自于生命形式,另一部分则来自于社会文化。然而社会文化和个人秉性这两者对于艺术家的审美个性的形成和影响并不总会对等平行,有的艺术家表现出先天的才能以及与生俱来的审美观念,如莫扎特、舒伯特和普罗科菲耶夫等,而有的艺术家则更偏重后天的社会教育,就是所谓的大器晚成者,如弗兰克和布鲁克纳等。此外,音乐审美个性形成这一过程也会受到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影响而出现不同。
最后,时代氛围因素也不同程度影响着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审美个性的形成。时代氛围是形成审美个性的最直接的客观条件,因为每一个都出在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中,而社会的发展又是和时代的发展,包括生产力水平以及社会意识等紧密相连。在音乐作品中严格复调和自由变调有着很大的差别,这正是由于时代氛围对审美个性产生了不同的态度,以及即使在相同的人文环境和音乐语言的背景中作曲家也有不同的表现的缘故。
四、钢琴演奏者音乐审美个性的结构及构建方式
钢琴演奏者音乐审美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心态构成以及心理机能发展。其中心态的构成在美学研究的更高层次上涉及到审美态度的心理学问题。审美态度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方式。外倾的审美心态被引向对外部环境的表象之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依附感强烈,这样的审美个性中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和处事乐观,但也往往容易做事流于表面,这样的钢琴演奏艺术家多是移情型,因此乐观开朗而且适应力强。内倾的审美心态更注重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塑造,这样的审美个性使其喜欢探究人的内心世界,因此优柔寡断并且孤僻深思。这样的艺术家往往是抽象型,具有自身的独立性。
在审美个性的心理机能发展方面,包括演奏者的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其中感觉让审美主体认识到存在着某种事物,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情感告知其对客观事物的满意程度,而直觉会指引其对客观事物作出反应。因此在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审美个性构建上也分为四种类型,即感觉型、思维型、情感型和直觉型。感觉型的审美个性是直觉受压抑型,分为外倾和内倾两种心态。思维型的审美个性指情感受压抑型,主要分为思维由客体定向或归纳性思维。情感型的审美个性是思维受压抑型,这种个性的外倾性表现为思维功能经常受到压制而使理智服从感情,思维处于幼稚而不发达状态,内倾性的个性则是向内纵深进行发展的,而且直觉的强化常常使个人同现实脱离。直觉型的审美个性是感觉受压抑型,这种个性的外倾性表现为缺乏思维能力,不能够坚持追随某一直觉而是不断地跃向新的直觉,而内倾性的个性的人则具有神秘莫测的预见性,或能够成为幻想者或者艺术家。
研究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钢琴演奏者多是以某一种心理功能为主导,同时兼有另一种类型的审美个性。例如,德彪西的审美个性属于外倾感觉型,他纵欲但也喜欢花鸟虫鱼,他的作品则追求细腻感受而缺少思索深究。其他的艺术家如莫扎特、勃里顿等也可能属于这一类,他们从来不隶属于某种主义的倡导者,也不回去恪守某种技法,而是善于自由地运用各种各样手段为艺术的目的而创作。其次,在艺术家中绝大多数都是感情型的,例如李斯特关注客观社会,他的作品偏重造型,并在大多数以格律形式创作的交响作品和钢琴奏鸣曲中的思辨成分很少,相反则更注重诗意的随感追求效果,柏辽兹和斯特劳斯以及瓦格纳都属于这一类。此外,思维外倾型的代表人物如肖斯塔科维奇,他的心里活动密切与客观世界相联系,而巴赫和拉威尔等则属于内倾思维型个性,他们的作品执着于规律本身,他们的兴趣也在于以自己的审美观念进行内部的思索,因此在风格上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和起落。最后是直觉型审美个性者如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以及巴扎克都是外倾直觉型代表人物,他们极富才华,而且他们的作品中拥有新奇的想象和绚丽的效果,并且他们都随时变换着自己的风格,而勋伯格则被认为是内倾直觉型的个性代表人物,在强大的客观世界面前,他沉湎于自己的序列逻辑之中,并以达到自我表现为目的来回归自我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2]黑格尔.美学[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3]郑茂平.音乐教育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