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抗战纪念馆的社会形象塑造与推广
2014-07-12黄雪丹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523000
黄雪丹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 523000)
社会形象是抗战纪念馆外在特征,是纪念馆在开展专题研究、文物展览和历史宣教等各项工作中逐渐形成的特定形象,也是抗战纪念馆总体价值和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是抗战纪念馆提升社会公众影响力的必要手段,也是获取社会公众信任与支持的有效措施。因此,抗战纪念馆应当加强社会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不断增强自身的“软实力”和美誉度,最终达到打造品牌形象、提升价值指数的目的。同时,良好的社会形象还可以在内部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员工感到自豪与满足,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一、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简介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是展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历史的专题纪念馆,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王岭村,于2005年9月建成开馆,馆区总占地面积为53319平方米,馆舍总建筑面积为3965平方米。东江纵队纪念馆是属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分为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和东江纵队主题展览两大部分,而纪念馆陈列包括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复原陈列和东江纵队历史主题陈列,其中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是在2006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的主体建筑具有东江当地建筑特色,保留了岭南建筑和抗战时期客家村落建筑的风格,体现了革命历史的时代特色。
东江纵队历史主题陈列共分为九个部分,内容紧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客观、全面地展示东江纵队的创建、发展和夺取抗战胜利的斗争历程,以及解放战争时期两广纵队和粤赣湘边纵队协同作战,解放南粤的光辉史实。馆内共展览了200多件东江纵队历史革命文物,以及600多幅历史图像,其中包括油画、照片、版画等,同时还采用现代多媒体影像技术将历史事件形象逼真地展览出来,比如电子沙盘、幻影成像等,大大增强了展览的观赏性和感染力。同时展览以东江纵队的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为核心,将东莞地域文化、民族传统、地理特征等元素有机融合,注重其抗日教育意义,完善和提升其艺术特点,把握其空间节奏感,体现抗日纪念馆的壮烈和庄严,并将东江纵队的顽强拼搏、不畏牺牲的抗日精神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1940年10月至1941年10月期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在大岭山创建抗日根据地,并开展了一系列抗日斗争活动,并遗留了当时的革命根据地,200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该遗迹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历史变迁,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仍保存有第三大队大队部、会议室、大家团结报社、交通站、操场、粮食加工场、中山书院、医务所、连平联乡办事处9处文物旧址,在充分尊重历史原貌的基础上,按照抗战时期的特征将文物进行陈列,也是华南地区历史风貌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抗日文物群体。
二、弘扬抗战精神的必要性
抗日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解放战争,也是一次振奋民族的伟大胜利。在新时期社会环境下,我们仍然需要这种不屈不挠、顽强斗争、为国牺牲的伟大精神,而抗战纪念馆正是凝聚和弘扬革命精神的最佳场所,也是爱国教育和传承优良传统的理想课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抗日战争精神为支柱,才能更好更快地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
(一)弘扬抗战精神是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各项经济和事业获得较快的速度发展,但距离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目标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且未来一定时期内仍然面临较大的困难,需要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排除万难,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国民安居乐业。抗战精神是民族团结的具体体现,在新时期下弘扬抗战精神可以有效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各族人民爱国主义精神,促使其为社会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贡献自身的能力。因此,弘扬抗战精神是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推动力。
(二)弘扬抗战精神是丰富社会主义道德的必要手段
思想道德的建设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提升国民素质和发扬传统美德的有效途径。我国是礼仪之邦,尤其注重道德与人文精神的建设。随着法制社会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抗战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不可分割的体系,其不仅均有海纳百川的豁达,又有抵制外敌入侵的战斗力,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民族精神。因此,弘扬抗战精神不仅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容,更是熏陶国民文化的必要手段。
(三)新时期抗战纪念馆的社会形象塑造与推广
1.提高知名度
当前社会是科技信息时代,传媒技术高速发展,并以各种形式传递信息,使得国民获取外界信息更加便捷。抗日纪念馆要提高知名度就应当与时俱进,借助传媒力量,不断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将特色收藏、知名品牌、精神主旨等进行广泛宣传,扩大抗战纪念馆的影响范围,提高其社会公众知名度。
东莞市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抗日文物,先后被公布为广东省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加强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在广东省和东莞市有关部门的统筹规划下,依托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的历史资源,建设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全面维修各文物点,并按照抗战时期的历史风貌复原陈列,自2005年9月3日建成开放以来,不断提高展示水平,打造品牌宣教活动,在社会上受到了较高的关注。
2.扩大影响力
抗战纪念馆不仅有收藏和保护历史文物的功能,同时具有弘扬和宣传抗战精神的功能,还是教育和研究革命历史意义的有效课堂。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纪念馆只有不断创新理念、优化管理模式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影响力,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首先,纪念馆应当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树立品牌价值理念,构建一流的服务模式,借助媒体对纪念馆深层次内容进行宣传,比如研究成果、管理机制、服务特色等,通过报纸、电视、广播以及网络等方式将纪念馆的特征进行正面宣传,才能加深公众对纪念馆的认知程度。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坚持构建“以精品活动为支撑、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成果、推动红色文化旅游不断发展为目标”的多元宣教平台,自2006年成功打造“东纵小战士”红色夏令营精品活动以来,先后推出包括“港九小英雄红色冬令营”“粤港青少年交流体验营”“东纵杯青年志愿者讲解大赛”等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特色宣教活动,受到各类媒体的广泛报道,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提升了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3.提升公信力和美誉度
美誉度是社会公众对特定对象形成的美好印象。抗战纪念馆作为社会公益性机构,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其外在形象和提升内在价值,比如陈列文物环境、馆体建筑色调、馆内格局设计等外在形象,或者建设藏品特色、构建主题思想、还原历史细节等,全面丰富纪念馆现代功能,提升公信力和美誉度,并利用新闻媒体加以宣传,不断增强纪念馆的社会形象。
2013年元旦以来,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多次在节假日期间策划开展“山歌悠悠,老区红韵”原生态客家山歌专场表演活动,组织当地文艺爱好者演出了山歌《歌唱东纵纪念馆》《年纪轻轻瞒出嫁》、舞蹈《敬爱的毛主席》《碧兰村的姑娘》等多个充满浓郁客家特色的节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及附近民众前往观看,为广大人民群众送上丰富的精神大餐,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扩大了在公众和业内的影响力。
4.增强亲和力
增强亲和力是纪念馆塑造和推广社会形象的必要手段之一。抗战类纪念馆作为抗战精神及革命意义的主流传播机构,其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更应当采用有效措施,增强纪念馆的亲和力,吸引公众眼球,才更好的为公众服务。比如可以通过报刊、电视台、网站等多种媒体宣传纪念馆的正能量,及时发布各种具有社会价值的信息,使公众从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素质,实现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提升。
经过多年的馆建工作,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目前已形成主题陈列、旧址复原陈列、国防科普、临时展览、流动展览、网上纪念馆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展示体系,直接面向不同观众群体开展爱国主义宣教工作。我们通过开辟国防教育展区,举办国防历史展览,陈列展示飞机、高射炮、航空导弹、雷达车等重型国防武器,配套建设模拟战壕、碉堡等拓展训练设施,为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户外拓展体验平台;连年把“东纵史实流动图片展”送展到高校、中小学及社区、企业,派出讲解员随团讲解,让观众在家门口零距离感受东纵精神;先后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学院等多所高校及解放军驻莞部队、武警部队开展基地共建工作,整合多种资源,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成效。
总之,抗战精神的精髓是团结拼搏、不畏牺牲、不屈不挠、和平博爱等,其对现代公众同样具有巨大号召力和凝聚力,对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抗战纪念馆人只有不断解放思想,积极创新,勇于开拓,才能树立抗战纪念馆良好的社会形象,确保纪念馆发挥应有的价值。
[1]刘丽.增强博物馆的公众亲和力刍议[J].中国博物馆,2005(04).
[2]王春.谈如何使纪念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J]. 学理论,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