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2014-07-12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650000
(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650000)
当前,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日新月异,各行各业都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而社会对于所需人才的素质和专业技能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艺术设计行业也在新形势下逐步向着市场化体制完善,对于行业人才的要求也更趋于实用型和技能型,要求其业务水平和实用能力能与国际接轨。但是,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当下大都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传统教学多重技能、轻理论和实践,而且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不够重视,这直接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不够完善扎实、社会实践能力也较差。这种培养模式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与社会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校必须创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求适应新时代要求。那么,如何使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适应时代需求,以培养出合格人才呢?这已经成为目前许多高校探讨与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究。
一、根据各设计专业的自身特点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各高校扩招使得更多的学生得到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当然,这使得高校学生不再是以往的佼佼者,也同样使得艺术专业的学生从以往的屈指可数逐渐转变为当今的比比皆是。这种现象导致了高校学生总体素质的下降,也必然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质量。具体到艺术设计专业上,亦是如此,学生由于在进入高校前,专业基础参差不齐,即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其专业基础也还是较为薄弱,而且在对于艺术设计学习非常重要的美术方面,这些学生普遍都没有相对扎实的基本功。因此,高校设计专业教学一定要结合各设计专业的具体特点强化基础教学。有些学生学习绘画的时间短,在素描、构成等方面较差,教师首先就应当重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夯实,因为扎实的美术基础对于艺术设计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关于素描教学,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和课时安排合理地进行调整,例如,在平面设计专业的素描课上,教师可以在让学生做人物头像的基础训练之外,再让学生做些超级写实的绘画练习;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室内素描和风景写生练习;在工业造型专业的素描课上,教师可以加进工业产品的素描表现等。这样,通过从写生到速写等的循序渐进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过程,学生便可以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专业造型能力。所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一定要逐渐摆脱传统的素描课程训练方法的束缚,根据各设计专业的自身具体特点,通过大量的绘画与强化记忆使学生的绘画基础更加扎实,为学生以后的专业设计打下良好的美术基础。
除此之外,构成教学被纳入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也已经多年,然而,当下有很多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三大构成教学依然笼罩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构成教学只为构成本身而教学,有些教师甚至在课程结束后都未能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了解学习构成的原因及其意义。所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构成教学在教授构成原理之外,一定要注重各设计专业的具体特点,务必要采用作品实例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得以充分理解构成原理。例如,关于平面设计专业的构成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平面的一些作品让学生理解所讲的点、线、面造型元素及各种形式美法则:关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教学,教师则可以结合一些产品的色彩及立体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告诉学生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在设计实践时怎样运用。
二、明确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信息时代的当下,随着社会各行各业对实用型、技术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加,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也在相应地以迅猛的态势发展着,无论是在设计专业的增设上还是在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上,都在向适应社会需求的方向努力。然而,各高校新增设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依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导致了教学无论是在内容还是课设置上,都体现不出明显的特色,这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是极其不利的。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一定要与时俱进,要明确培养目标,并且结合培养目标的实现来对课程设置加以完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一定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出发来考虑,要以为社会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实用性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为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完善的课程设置方案、注重实效的授课内容,并且保证其能够得以贯彻和实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是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及制作能力,不仅要具备市场运作管理和艺术总监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要能够将设计方案付诸实践。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要通过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传授、艺术设计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方法和技能的训练,使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具有创新素质、持续性发展潜力,能够胜任艺术设计、创作、教学、研究、生产与生产管理工作。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才能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社会适应性更强。
为了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有效提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可以探索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了解社会、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而且,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适应社会行业需求的高质量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已经是大趋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办学,可以深入地、有效地、真实地了解社会的行业需求,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创造一个良好有利于培养适应企业、社会发展的人才的教育环境,使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计划、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要,使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能够在扎实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艺术培养和技术传授相结合,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纵观当下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状况,其所设置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与社会行业需求相脱节,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与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也有差距。多年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就只重视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不重视对学生专业理论的传授,不重视学生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和专业实践能力的训练,这都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实际操作项目课程的缺失,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脱节,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技能与社会所需的实际操作要求有差距,导致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的应用专业脱离太远,这些都是艺术设计教育者应当认真对待和思考的问题。高校的艺术设计工作者一定要认识到,艺术设计工作者既要具备扎实的艺术功底,又要有务实的设计观念和专业技能,而这都要求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一定要将艺术培养和技术传授并重,使学生的能力能够全面发展,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当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是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校扩招而迅速发展的,很多高校在这种形式下增设的艺术设计专业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在课程设置方面都还未完善和成熟。而且,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都带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然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职业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所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一定要结合自身培养目标,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束缚,使得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能够明显的特色,在以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的专业设计人才为目标的前提下,重视对学生艺术培养和技术传授,突出艺术和技术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识到,艺术设计者的作品和产品不仅体现着艺术,而且表现着技术,对学生进行艺术培养和技术传授并重的教育是必然的,是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要求的,艺术设计工作者不能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要想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设计师势必是有难度的。
总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改革方面一定要与时俱进,既要以社会所需和时代发展为导向,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需求,力求在通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得到全面发展,使学生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具备灵活自由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广大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与时俱进、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设置体系等,实现高效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希.设计艺术教学目标的重点探析[J].设计艺术,2001(4).
[2]卢世主.设计艺术的技术观[J].设计艺术,2005(3).
[3]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7.
[4]马鹏举,吕维正.艺术设计采风教学的思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5).
[5]余德华,黄辉.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2008(05).
[6]臧柏荣.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探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