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雅明的机械复制论谈当下文化遗产保护
2014-07-12江苏省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210000
(江苏省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210000)
本雅明从艺术的生产、艺术的传播及艺术的普及方面阐释机械复制技术不仅撼动传统艺术生产与艺术接受方式,也改变了艺术作品与受众的关系。此理论在当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仍具有显著地指导意义。谈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文化遗产中的物质部分,如微观到文物中的陶器、瓷器、玉器、字画、牙雕、木雕等,宏观到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等不可移动文物,这一部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最备受争议的部分。如何保持其发挥更好的历史作用及社会作用,如何更好的保护促进其健康的发展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雅明提出有价值的艺术品都讲究其“原真性”。所谓原真性1是艺术作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时间地点的独一无二性。只有借助这种独一无二性才构成了历史。这些艺术品既受惠于历史又受制于历史。任何一件珍贵的艺术品都是在艺术家拥有特殊的心境下,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创造出来的产物,而当下颇为人们争议的复制品是没有这种独一无二的原真性的。诸多的文化遗产保护者排斥以复制品混入市场,如“赝品”2虽迎合大众的审美赢得利润,但误导大众对于具有“原真性”的艺术品的认识,这只是一面之词。笔者认为,如今博物馆里的藏品已经不像早些年那样,受众仅停留在知识分子、鉴赏家等小众消遣的阶段,而是向平民化、大众化发展。在这种发展态势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人员是应当顺应时代的需求合理的引导受众消费,确保受众更高质量的接受文化的影响,复制品应被允许保质保量的出现在大众生活中,且其盈利可以返至馆中作为保护文化遗产及发展教育的基金。
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依赖人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不是束之高阁、远离视野才是有效保护的手段,基于此更应积极主动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护文化遗产。本雅明提出复制品冲击了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原真性,但也从比较积极乐观的笔触阐释复制技术的重要性。我们提及的赝品大致分两类:手工复制品及技术复制品。其中技术复制品可突破肉眼看不到的原作部分,甚至技术复制能把原作的摹本带到原作本身无法达到的境界,当下诸多的文化遗产支离破碎,无法带领观众领会其历史内涵,而技术复制可解决此类问题,这也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需要正视的部分。复制品除了历史及精神方面同原作品无法比拟之外。在外观上看,是丝毫没有区分度的。在此要厘清原作不是代表一个真实的存在,而只是一种历史存在,假若原作品消失,相继的一号复制品也会顶替原作品被称之为原作。原作不是其本身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如青铜器、青花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更多的是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它们之所以在现代被冠以很高的艺术及市场价值,是因其稀缺性和难得一见的属性被人为的放大其本不存在的“光韵”价值。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当厘清原作的内涵,才能正视复制技术运用到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作用。
剖析文化离不开经济的大背景,当下大众对艺术的市场化与商品化的需求日益上升,这与心理学家马斯洛阐释的人类动机理论相契合,艺术品消费就在人类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中趋向繁荣,而这种需求在技术兴盛的支持下出现艺术的大批量复制与生产。与此同时人们都渴望更易“接近”。博物馆中贮藏的艺术品,在本雅明的理论描述中是“在一定距离之外但感觉上如此贴近之物的独一无二的显现”,而复制品技术是把一件文物从它的外壳中撬出来,摧毁它的光晕。3当对复制品进行感知时,只会感叹复制品的精美,而感受不到原艺术品所能传达出来的历史厚重感,使得大众得不到真正艺术品的内涵精神所在。笔者认为,与其让我们现代的生活去迎合已经充满历史感的文化遗产,企图去保持它历史的原有状态,还不如对文化遗产的相关部分进行适当的发展和形式的创新,让历史性的部分来适应我们现代的生活,使其更贴近生活从而促使自身更好的传承发展。当下的复制技术可以促进文化遗产更好发展的原因如下:
其一,针对珍贵艺术品的原真性,也有一些不可逆的情况发生。天灾人祸,说不定在某一个时间段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得艺术品付之一炬难与世人再见面,使得后世子孙无法再领略其历史及艺术的美感。众所周知,文化遗产中以文物藏品为代表的艺术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而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为因素或多或少会对艺术品的生存构成威胁。运用复制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挽留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遗憾。
山西太原的天龙山石窟造像群在上世纪30年代遭到洗劫,雕像部件流落于世界各地,现存的也在时间的侵蚀中破败不堪。杭州雕塑家李庆华将3D打印技术运用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来,将天龙山18窟的3D数据扫描回来,如今已经完成造像复制。4在此看来复制品做到了原品做不到的重塑,这种“虚拟的真实”作品不仅仅拥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更丰富的展现当时的文物的历史状态,同样也体现了本雅明所述的拉近了大众与艺术的距离,不再使观众吃力的从破碎不堪的遗留物中仅仅得到少量的历史信息。此外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吸引了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每年接待游客36万人次,但其在展览时须十分注重光线及空气湿度,按照如此巨大的参观量,对文化遗产的损伤巨大。若以复制技术在展示中适当运用仍可带给人们历史信息,减少频繁的真品展示,从而降低了原品损坏的可能性,即使原作意外被损坏,精致的复制品也可称为参考的珍贵资料。由此可见,复制技术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展品展示与展品保护之间的冲突。合理运用复制技术,不仅是对我们当代人负责,也是对同样具有对文化遗产具有拥有权的后代人负责。当代人不能因狭隘的保护方法去剥夺后代人对于文化遗产的拥有权。
其二,前文提到艺术的传承发展于当下经济及人文有密切关系。时代越来越快速化,人们更愿意“接近”艺术,这不是偶然,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不能无视社会的需求,仅仅固执地对文化遗产进行“保守性保护”。我们应当如本雅明持有乐观的态度,发挥复制技术的先进性,满足大众对于文化遗产的渴求,让文化遗产走进大众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众与艺术的关系,使得艺术不再束之高阁、远离人们生活。
文化遗产保护中一些戏剧类对于山水实景或是舞台要求非常高的项目,如广西壮族刘三姐的民俗演出,是地方性、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俗项目。如果不进行复制技术的辅助,其艺术形式及内涵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被拘泥于地方性、区域性受众观赏,这对于文化传播是一种缺失,更不利于大众进行艺术享受。而运用现代的复制技术,如印象刘三姐5,采用依靠桂林山水,利用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工程及独特的烟雾效果工程,使得民俗刘三姐的原型在朦胧、如诗如梦的视觉效果中展现在大众面前。若只是固守历史的遗留,恐怕当代人愿意站在山头听刘三姐隔空喊话的廖无几人,没有观众就注定刘三姐这项民俗走向灭亡。由此看来,复制技术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地位不可小觑。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类遗产的复制品应在适应现代生活的同时,保持其精神内涵的东西,像手工艺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形式上的加工和再创造。如具有代表性的云锦6织造,云锦在古代是帝王将相、王妃公主所穿的服饰,是雍容华贵的代名词,如今由于其原料的金贵以及实用性下降等原因,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几遇瓶颈。在当下对于其传承发展是应该考虑到将其特色作为元素进入服装行业,进行适当的商品运作。接受者在自身的环境中去观赏复制品,复制品无形之中就赋予了所复制的对象以现实的活力。当某种技艺还能服务于当下社会生活且被广大民众接受,遗产才能有立足之地,才能谈进一步的传承发展。
其三,复制品代替原真性的艺术品进入大众生活,帮助大众更好的感知艺术。吴冠中认为复制品在于市场的定位应为满足艺术品的审美功能,让优秀的艺术品通过复制可以装饰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促使大众更好的接纳艺术品的知识,丰富其精神生活。本雅明也表示在原则上,任何人都有欣赏艺术的权利。但在实践中仍有诸多因素如艺术品的物质形式及价格,使得部分大众与珍贵的艺术品不得谋面,多数文化遗产中的艺术品都因其稀缺性而远离大众生活,况且即使再有钱财也买不尽天下宝物。恰恰复制品因其价格较艺术品低,有效的打破垄断欣赏的壁垒,在现实生活中本无法看到、无法展示或不好展示的内容,通过机械复制技术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使得大众有效地参与到艺术欣赏的队伍中来。如大众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家里墙上挂置《韩熙载夜宴图》或是《溪山清远图》的复制品,柜头案前摆对珊瑚百花瓶或青玉独角兽的复制品,都充满了传统的文化气韵。由此看来,复制品在大众群体中充满活力原因在于精致的复制品虽与原作不可比拟,但仍可一定程度上传达出原作品的艺术魅力及艺术家的思想,又有相对原艺术品较低的市场价格,更适合大众消费者把玩,更利于文化艺术的传播,在文化遗产发展传承中更具有利条件。也与本雅明的机械复制促进艺术的普及,使得文化更大众化、民主化相契合。
最后,需提及复制品及艺术品的区别标志。复制品始终是复制品,只是艺术品的代替品,是不可能完全达到原真性艺术品所达到的内涵高度。复制品制作出来一定要有区别于原作的标识,这是尊重历史的原则性问题。文化遗产保护者可以进行艺术授权,书面征得著作权所有人的同意,艺术品授权的费用根据艺术品的生产销售比例分配交纳,如复仿青铜器、复仿玉器;也可进行艺术品的产品授权,将其形象运用在其他衍生品上,如名片夹、丝巾等。“合理利用”要在遵守国家法规、有助于文化遗产安全与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因利益而无节制的复制,恶性开发,竭泽而渔,扰乱艺术品市场,混淆大众视听。在复制工作中需要规范操作及严厉的法律制度促进其复制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本雅明理论中:机械复制导致光韵艺术的大崩溃,他认为导致这个由光韵艺术向机械复制艺术替变的原因在于“现代人通过占有一个对象的酷似物、摹本或占有他的复制品来占有该对象的愿望与日俱增”。7笔者认为光韵艺术并没有大崩溃,据上文所述复制品的出现也是“存在即合理”,每一种复制技术在它存在的那个年代都有相当的生产能力。本雅明提出原真性艺术更重于膜拜价值。那么现代的复制作品就是一种靠近大众的尘世的美。以往的艺术品重于膜拜价值利于定心凝神,当下的复制品重于展览价值利于消遣,这也恰恰反映出人类艺术发展的趋势,更清晰的显现出当下大众与艺术的关系:膜拜价值更重于艺术品的高高在上发展到当下展览价值更重于艺术品的深入大众。在如今的社会,有归类于阳春白雪具更高膜拜价值的“高雅艺术”供社会精英群体进行定心凝神的欣赏,如中国古代的格律诗、古希腊的悲剧诗;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归类于下里巴人具更多展览价值的“民间艺术”供普通民众消遣性的欣赏与消费,如传统民间民歌、古希腊的喜剧。复制技术产生的作品如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将艺术从小众化的氛围扩大到全民可欣赏的状态,使得大众都有机会亲近各种形态的艺术。
艺术的复制培养了大众对于原作的渴望,当条件许可时,大众会自动选择对艺术品进行原作的收藏。本雅明阐释机械复制的艺术并不是带来艺术的灾难,而是为传统的艺术注入新生命就在于此。在当下很多文化遗产保护者担心艺术的大众化倾向会严重威胁到真正的艺术,艺术越来越倾向于受众们庸俗的趣味,接而创作者创作出更多的肤浅的作品,通过本雅明理论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能够轻易带给受众愉悦感的作品未必就不深刻,承载着深刻内涵的作品未必受用于大众。同样,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过程中的艺术品的传承,也是可以适当的运用复制技术,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近些年来的技术发展由照相、摄影灯技术慢慢发展为复印机、计算机等技术的运用在文化遗产保护中起着不可抹灭的积极作用。如博物馆中数字技术的运用。本雅明肯定复制艺术并提出机械复制的创新性,提出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们可以根据学习需要进行艺术作品的复制,大师也会根据其自身作品的传播进行有选择性的复制作品。机械复制的发达逐渐降低了对人工的需要,相对于一些手工制品如云锦等,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人工技术的退化,这种退化使得生产出的作品少了人工的内涵,这也是本雅明曾提出光韵消失的具体表现。但如今在西方艺术市场中是将原作与复制品并重的,更主张消费者根据自身能力和需要选择不同的艺术品消费。美、日、英等国家都有知名的艺术品复制公司,负责出售精致的艺术复制品,如日本东京二玄社8。我国也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可取做法进行规范我国的艺术品复制市场。
笔者鼓励复制技术运用到文化遗产保护中,并不是技巧的一元论,技术只是服务于艺术的。在这一观点上,本雅明则是竭力推崇技巧、技术在艺术上的运用。笔者不否认技术在艺术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技术、技巧不是艺术的决定因素。无论多大规模的复制技术运用到艺术中,艺术品始终是艺术家特殊的具有个性风格的创作,无论艺术品的价值多少,始终不同程度的展现艺术品的灵韵。复制技术只是拓展了艺术品生产规模以及艺术品的传播范围,在灵韵是否兴盛及消失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机械复制艺术更贴切现代人的要求,即使复制技术再日臻完美,大众还是有意无意的去追寻艺术本真的美。当内地有很好的折子戏在剧院上演的时候,只要条件允许,人们不会首选电影院或是家里的电视机;当音乐厅中有上好的音乐剧演出时,人们不会首选复制好的CD;由此看来,复制技术传播艺术的同时并没有掩盖艺术本真,而使得大众更趋向于艺术本真。也有实例表明复制品数量的增多会客观的促进真正艺术品的价格,梵高的《向日葵》有很多高仿的复制品,大众通过对复制品的占有,更能领悟到其原品的珍稀性及其艺术魅力,从而使得原作品价格趋升。笔者认为只要在文化遗产中运用复制技术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遵循艺术本身的内涵,在理论高度上达到共识,在实践操作中拿捏有度,文化遗产应当在保存中被观赏、分享,在发展中被保护、阐释和延续。文化遗产保护通过复制技术的辅佐,会走得更远。
注释:
1.[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8.
2.赝品是指诞生于自己标榜的生日之后的作品,模仿他人又不承认自己是仿制品的制品.
3.[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4.
4.http://www.cflac.org.cn/wh/cy/201209/t20120918_149240.html 3D打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一瞥.
5.全国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
6.2009年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7.[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4.
8.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jeYaKbDrvv9LMUZ9CxJeHYQVh31 Unbfycmt5HhUD_HeRoUKKIW6s_9f4RaO8pnEryzOzawhZBWeVvKh 7dhcJ_ 二玄社.
参考文献:
[1]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2]许嵩龄,张晓明,章建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单霁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关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4]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5]李万康.艺术市场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6]陈玉霞.“机械复制艺术”与“文化工业”——本雅明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之比较研究[J].理论探讨.2010(3).
[7]李辉.本雅明:复制技术与艺术灵韵的消失[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7).
[8]温朝霞.本雅明的生产论美学再认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6).
[9]袁媛.分裂的达利——复制艺术价值几何[J].艺术市场,2011(13)
[10]邓江凌.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J].文化遗产,2013(4).
[11]陆环.论文化复制——关于文化产业的美学思考[J].电影评介,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