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教育模式的分析
2014-07-12郑州轻工业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系450002
(郑州轻工业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系 450002)
随着国内外教育信息平台的建立,艺术交流的增多,对于艺术教育教学方法和经验的互通也越来越多。针对我国艺术专业的教育培养也有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教学反思,如何与国际艺术教育模式接轨,如何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如何培养复合型设计人才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服装设计专业,时尚潮流瞬息万变,国内服装界进入高速发展期,信息的快速流通、强大的文化包容性和产业支持让这个时代成为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与此同时,也对服装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如何把握住时代的契机培养高精尖的服装设计人才,如何走出传统的服装教育模式,培养活思维、多创意、强动手的创新人才,是在当前教育中需要不断前进探索的方向。这也就是要求我们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目前相对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形式、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一系列改革。
一、当前服装设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所谓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针对服装设计专业,我们一直采用的是整体系统的艺术设计教育培养模式“厚基础、强专业、重实践、常创新”,所以在这以基础上,我们的学生整体艺术素养得到了提高,专业技能明显进步,综合能力也普遍增强。但是面对国际化的专业培养模式,我们依然存在这多种多样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设置“老龄化”
在服装设计的课程设置中,我们还是沿用了建立专业初期的培养计划,一些老旧的专业课程依然在现在的教学计划当中,与时下的服装设计运用技能脱轨。像是丝网印、扎蜡染这种传统的工艺课程大课时的安排在大三大四相对精专的专业课程中,而现在服装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数码印花、数码刺绣、激光切割和3D打印等工艺课程学生在课堂中接触不到。而像是现在服装设计中惯用的立体剪裁和电脑制图在课程设置中也只是小比重的出现。课程的“老龄化”直接让学生的专业技能落后于时代,相比其他教学课程与时俱进的专业院校来说,社会竞争力降低。
(二)专业细分不完善
在全面启动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后,服装系的专业设置开始调整。在更加专业的艺术院校,服装系本身就由多个小专业组成,像是北京服装学院,在服装艺术设计专业中还细分出了针织专业,女装设计,男装设计,内衣设计等不同方向,依照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本专业的“专才”培养。而大多数院校的服装专业现在还处在混合教学阶段,本专业内各个设计方向的课程有选择的混合授课,虽然扩大了学生的专业广度,但是在专业深度的探究不够,不利于向就业岗位推送专业人才。
(三)忽略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在专业学习过程当中,虽然我们采取小班式教学,但是在进入专业学习初期我们忽略了学生对服装专业的认知能力,忽略对学生自己专业兴趣偏向的自我发掘。从初期设计方法培养阶段就出现了一种“老师教什么我学什么”基础教育模式,学生缺乏对服装创新的探索精神,认为只要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就是学会了服装设计,没有带着问题去学习专业,没有带着问题来发掘自己的专业学习需求,没有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专业能力。这与国外自我认知,自我发掘的专业教育模式形成鲜明对比,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对现有培养模式的改进方法
为了更好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确保我们的学生具有专业竞争力,面对现在存在的这些问题,值得让我们去思考改进的方法。分析原因,开阔思路,秉着“传承、发展、创新”的宗旨,去解决问题。
(一)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服装设计专业有着特殊的专业性质,它的潮流走向和发展趋势瞬息万变,一年两季时装发布,四大时装周。无论从色彩,面料,工艺上每次都推陈出新,这就让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理念、制作工艺和时尚动态成为服装设计的主流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培养方向就需要进行及时并且灵活的调整,只有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适时补充新咨询、新知识,才能确保学生走出校门学有所用。针对像是扎染、丝网印这些经典的传统课程,我们也要发扬传统继续传授给学生,但是可以合并压缩课时,作为一种选修课程让学生实践了解。而新工艺需要成为我们主流的专业课程,当然这也需要我们专业实验室的不断建设,只有与时俱进的教授专业知识,通过实践驾驭新知识,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才能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更好的实现设计作品。让他们知道有些设计已经不是天马行空的空谈,现在工艺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像是之前不可想象的雕刻感的镂空3D服装,现在已经可以通过3D打印机快速完成,只有让学生真正了解科技,了解工艺,实施操作并与国际发展趋势接轨才能打开他们的设计思路,激励他们进行创新设计。这有这样,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具有高精尖的专业知识,在服装设计的专业深度上勇于钻研,具有创新至上的设计激情。
(二)以市场为导向,因材施教
像社会推送人才,是我们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是我们高等院校需要及时应对的问题。针对服装设计这个专业,服装市场发展日益正规化,行业的专业细分也越来越多,国外的服装设计教育已率先的针对现在服装行业进行了专业细分,像是伦敦艺术大学的伦敦时尚学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已经从现在时装市场所需要的各个工作岗位中重现设置了专业,像是服装设计与发展,时尚设计与技术,男装设计,女装设计,时尚珠宝设计,时尚内衣制作,时尚纺织品设计,针织设计,印花设计,刺绣设计,时尚图案与剪裁时尚运动服装设计,时尚管理,时尚采购与营销,时尚品牌与视觉营销,时尚摄影,舞台表演服装设计,时尚新闻学,时尚创意指导,时尚与舞台表演3D特效,表演艺术化妆与发型,时尚传媒策略等等将近54个专业,含盖了时尚行业内各个环节需要的专业人员。而我国现有的专业设置中,服装设计专业针对的是服装设计和服装工程。而市场需要我们培养的不仅仅是针对某个职业的复合人才,而是应该针对整个行业的自我内部细分更加精准的培养人才。像是现在市场对一般的服装设计需求达到了饱和,而服装设计类的针织,图案,买手,策划等专业供不应求,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市场的变化,大一、大二初学阶段统一学习服装设计入门知识,在大三过后专业细分,学生根据个人的设计能力和兴趣选择自己细分专业,分班教学。这是现有服装设计教育模式与国际接轨的一大突破,也是逐渐实现专业培养产业化的转变,这就像是我们专业自身成为时尚行业的缩影,服装设计类集合了更加专业的打版,男女装,针织,服装图案,设计过后我们拥有时装配饰专业完善整体造型,之后有时尚营销专业的进行推广,时尚视觉策划和时尚新闻专业进行展陈和宣传,时尚表演专业进行动态展出。当专业设置形成一种内部产业链,可以促进各个细分专业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因材施教,活跃专业创新氛围;在处于蓬勃发展期的中国服装行业,专业细分和产业链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帮助有才华的学生进行独立创业打造个人品牌。专业细分是一个在专业领域内横向和纵向的同时发展,促进细分过后的专业课程更加精专,同时也扩大专业发展的广度,这是以后中国艺术设计类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们服装专业发展的方向。
(三)全面实施“引导式”教学
“引导式”教学已经提倡多年,但是在我们服装专业课堂上大多时候还是以讲授为主。特别是在大一期间,由于学生还是高中时期的学习习惯,对专业还不是很了解,课堂全部依赖老师的“讲授式”教学。同时有很多老师也没有转变思想,认为只有多讲形式的“满堂灌”才对学生有帮助,其实我们在大一专业基础教育时期都错误的理解了“多讲”和“精讲”,用讲授的时间来定义内容的可用性是毫无根据的。尤其是服装专业的设计是建立在审美和时尚品味基础上的创造,“审美”和“品味”是没有统一的固定标准的,是无法通过讲授来获得的,也无法从短暂的课堂时间改变,只有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在四年大学生活的课上课下不断的扩宽眼界,累计知识,才能拥有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审美观。并且在专业基础教育阶段我们一直忽略培养学生的设计习惯和设计方法,只重视最终的设计结果,这也是违背设计精神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所指的就是大学的培养模式,教授给学生正确的设计思维,设计步骤,设计方法,保证整个设计过程的完整性,是“讲授法”的重中之重。通过“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国际化的设计学习能力,以自我的专业需求为主,提高主动参与性,懂得学习是“I want(我想要学习什么)”而不是“You need(你需要学习什么)”,自己主导学习方向,多想、多说、多做,通过对专业的认真思考向老师提出疑问来获得专业知识,老师在这一教学活动中起到的是主导性引领和“答疑解惑”的作用。只有让学生获得这种自我认知能力,发现问题,深入思考,自主学习,将课堂当做是自我提升,学术交流的讨论场合,体验自主获得知识的成功感和快乐,才会培养出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提高我们的专业培养能力。
这一系列教学模式的更新需要一个漫长的道路,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完成这一质的蜕变过后,才能在国际设计院校的服装专业中拥有一席之地,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