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牧神午后》赏析
2014-07-12罗小坚中国歌剧舞剧院100125
罗小坚 (中国歌剧舞剧院 100125)
音乐作为最能即时打动人的方式之一,其延绵不绝的发展也表现出了音乐独有的魅力。特别是当创作者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加入了丰富的情感,让音乐显得更加打动人,产生共鸣。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其中丰富的情感,全新的创作模式震惊整个艺术界。
一、《牧神午后》作者德彪西概况以及创作背景
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音乐界十分有影响力的作曲家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出生于1862年8月22日的法国圣日耳曼昂莱,1884年22岁的德彪西通过大合唱《浪荡儿》获得罗马大奖,之后整个的创作开始频繁,主要舞台作品有《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圣塞巴斯蒂安之殉难》,主要钢琴曲有《两首阿拉伯风格曲》等。作为印象派的开创者,前奏曲《牧神午后》的诞生在德彪西的中期成熟时期,是直接受到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同名是个的启发创造出来的,这也成为了德彪西的成名之作。
二、对《牧神午后》的具体赏析
1.木管乐器在《牧神午后》中的运用。在《牧神午后》中运用木管乐器是整首乐曲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在整个的乐队编制中,使用了三只长笛、两支双簧管、两支单簧管、两支大管和一支英国管,由此可见木管乐器在其中的比例。聆听整首乐曲,在乐曲开始演奏时,长笛就已经半音中进行独奏,这种运用手法一下将马拉美诗歌中的意境表现出来。其中对乐曲的色彩性德彪西也展现出了不同的使用手法,德彪西没有考虑采用长笛的高音区部分,而是利用长笛的中低音主要是为了表达出乐曲内容中牧神睡觉时那种氛围的慵懒、闲散朦胧的意境。为了更好将这个氛围渲染至整首乐曲,之后利用竖琴刮奏、其余木管乐器和声织体以及圆号合奏加固整个乐曲氛围1。
整首乐曲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虽然主体是利用木管乐器,但整个乐曲的主要旋律并不是由长笛单独完成。为了能够让整个乐曲避免同一音色的重复以及加深乐曲的色彩效果,德彪西在创作中采用了灵活方式,例如在整个乐曲中的第17小节部分,利用两支双簧管演奏为主要旋律,同时又利用两支单簧管在低八度重复其旋律,双簧管与单簧管的结合产生了非比寻常的效果。特别是在第43小节将木管乐器发挥的淋漓尽致,将A调的单簧管变成bB调的单簧管,将整个乐曲的调号变为一致,运用的十分巧妙恰当2。
2.弦乐组在《牧神午后》中的运用。德彪西对乐曲色彩性的追求还体现在了弦乐部分,虽然弦乐部分只是整个乐曲中的伴奏,但对于弦乐部分还是做了声部的细分。在弦乐部分第一次出现时德彪西就将弱音器加入其中,木器是为了保证长笛低音区与单簧管的喉音不会显得太弱,更是有利于突出木管的音色,加强整个乐曲的氛围。但是弦乐部分在乐曲中并不一直都是属于伴奏部分,从第22小节至28小节弦乐的表现变得强烈。在整个乐曲高潮部分,德彪西却利用弦乐演奏主体的音型,但是听完整首乐曲,弦乐部分依旧是属于次要地位,目的只是为了保证木管在整个乐曲中的主体地位。
3.铜管组、打击乐组与色彩性乐器组在《牧神午后》中的运用。针对整个乐曲中对铜管组、打击乐组以及色彩性乐器的利用,德彪西并没有利用其表现的沉重有力,主要是在需要表现乐曲的色彩性时才看情况利用3。特别是圆号的使用,为了更好的表现出整首乐曲的印象派色彩效果,德彪西甚至将圆号摆在了伴奏的位置上。打击乐组在整首的《牧神午后》中几乎没有采用,主要原因在于乐曲的整个意境是十分慵懒、朦胧,而打击乐过于有力,所以德彪西也只是在乐曲的再现部分使用了打击乐,其目的还是为了加强乐曲的色彩性。而色彩性乐器,德彪西运用较多的应该是竖琴,德彪西将竖琴作为表现印象派色彩的原因在于利用竖琴刮奏以及琵音状的织体形式让人们不禁联想到波光粼粼的水面的那种平静、闲适意境,更加增强了整首乐曲的印象色彩。
二、从整体形式赏析《牧神午后》
《牧神午后》整个给人一种听觉上的享受,特别是对那种朦胧意境的感悟,让人十分陶醉。在和声方面,打破常规,采用不规则的七和弦、三和弦和九和弦作为背景,利用长笛的主体音调在类似波光粼粼的水面基础上加上不同和声润色的10段变奏,将这个乐曲中的朦胧意境表现的恰到好处,毫厘不差。印象派主义音乐,看重的是音乐的灵动,而利用钢琴兼有和声以及音色的精致变化功能表现出了水雾、云朵等的迷离变化,将整首乐曲的氛围以及情调表现的淋漓尽致4。从整体乐曲中,还可以发现德彪西经常运用一些跳跃的写法,从高音区进入低音区,又从低音区进入高音区,表现出来的色彩由暗转明,由明转暗,这种相互之间跳跃的转折就如同光的闪烁一般,忽明忽暗,十分容易引导人们联系到光线的变化。这也与德彪西想要表达的慵懒、朦胧、神秘的气氛一致。
德彪西将《牧神午后》的那种朦胧、模糊意境表现的十分恰当。听完整首乐曲,感受最深的就是德彪西将那种十分微妙、难以捉摸的情境发挥的淋漓尽致,与以往听到的那种宏伟气派的音乐完全不同。这也是印象派的特点之一,乐曲中情感的表达并不是那种十分强烈十分震撼的冲击,也不是直率直接的表达个人情感,只有那种迷离、虚幻。
三、结语
德彪西改变了传统的艺术风格和音乐形式,对音乐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与改造,由此创造出了别具风格的《牧神午后》,对当时的欧洲音乐界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创新。改变了传统的乐曲表现形式,将情感的表达方面转入一个朦胧的意境中。特别是在调性、和声、调式方面做出的巨大变革,翻开了一个全新的音乐时代。这也表明德彪西在音乐的创作方面更加敢于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特别是《牧神午后》的问世,更是打破了古典、浪漫的固定模式,而向更加朦胧的意识形态转移。《牧神午后》的出现不仅让德彪西成为了印象主义的鼻祖,奠定了在欧美音乐的基础,其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各乐器组在整体把握上的典范。
注释:
1.姜国平.前奏曲《牧神午后》的音乐发展手段分析[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汉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04):155-156.
2.叶小玲,宋永利.浅谈德彪西管弦乐作品中的配器手法[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02):199-200.
3.陆海明,田玉辉.浅谈德彪西长笛作品的音乐创作理念——以《牧神午后》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09):107-108.
4.梁珂,杨大可,王生福.管弦乐队的精彩展示——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的配器分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11(0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