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以中国80年代以后招贴艺术为例
2014-07-12唐鸽鸽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221000
唐鸽鸽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000)
在全球化这样的大背景下,各种媒介手段方式渗入艺术,中国现当代艺术也不再仅是单纯的视觉艺术,全球化给中国现当代艺术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从创作到展出再到流通,许多固有的价值观念在逐渐地被消解与重解。以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招贴艺术为例,自20世纪20年代,招贴艺术作为新型的视觉艺术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在中国,政治宣传画,电影招贴、公益海报等各种形式的招贴艺术也快速发展起来。如今,招贴艺术越来越普通、泛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招贴艺术的发展与变化也使得人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国现当代艺术。
一、 大众文化与招贴艺术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月份牌,到五六十年代政治宣传画的盛行,再到八九十年代的商业招贴画兴起。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时期,招贴艺术向着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多媒体等科学技术的影响下,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促进了招贴艺术以及中国艺术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首先,80年代以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人们对生活地关注多于生产,如何奔小康、如何得到更好的物质享受、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于是人们开始经商、购买高档奢侈品、看电影、追星、唱K等等,人们所追求的生活都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其次,对生活关注点不同导致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追求自我、新颖,人类的个性得到了发挥与伸张,不仅恢复了传统民俗文艺,而且还将其与当代生活观念以及外来文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多的为了追求身份、地位的象征意义。再次,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人们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生活方式多姿多彩,电视、电影、广播等各种新媒体走入人们的生活视野,各种影像、广告招贴、杂志、图像等改变人们的接收方式、塑造新的审美观念。
一直以来,文化与艺术相互影响着。大众的生活娱乐方式、审美接收方式的改变,使得招贴艺术也逐渐走向日常审美视域中去,在大众文化的引导下,招贴艺术的生产、传播日益数字化、技术化全面渗透到艺术的构造中去。招贴艺术与各种大众传媒结合在一起,电子书代替纸质书籍,海报宣传发展为电视广告、网络地宣传,利用经典,改变经典来达到宣传目的等等,艺术与非艺术、“高雅”与“通俗”的界限逐渐模糊,招贴艺术越来越成为一种大众的消费品,现代科技手段让艺术得到大规模地复制,这一方面实现艺术的发展与传播,加速艺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一个渐趋多样化、离散化的时代里,艺术离经典越来越远,正如丹托所言“艺术史的终结”,大众接触更多的是一种“快餐”艺术、“商品”艺术,艺术逐渐转向市场与大众消费者。
二、商业文化市场与招贴艺术
在1989年之前,美术界也许还能大致分清所谓“传统”与“创新”的界线,学术之争基本上是两大阵营。然而在90年代,区分阵营的界线被市场打断了。“市场成功成为艺术成功的标志”1。艺术的商品化,使得艺术家的创作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艺术由个体生产向大规模的社会生产、复制发展,由表达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艺术创作向满足社会需要,商业市场主导的方向发展。艺术生产受到市场价值规律的支配,能否赚取利润、赚取利润的多寡成为判断艺术价值的尺度。
伴随着艺术的商品化,艺术创作成为一种生产,招贴艺术也带有了商业化的色彩,它不再是纯粹的宣传,它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市场,有市场就有生意,生意需要包装,只有包装才有可能更好的获得商业利益。所以很多商家便会借助名人效应,比如宣传画中加入名人照片或者合照,甚至有的宣传仅仅只是名人的一个签名。没有包装,宣传便很难达到目的。注重情感表达的艺术变得越来越市场化甚至世俗化。
安迪沃霍尔曾说:“经营商业是最美妙的一种艺术,赚钱是艺术,工作也是艺术,好的商业是最好的艺术”。2我们不可否认商品文化市场下,艺术走向商业化的道路了,但这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艺术与商品之间相互渗透,招贴艺术依附于市场生存的趋势更加明确,为了适应当代人们的市场需求、消费观念、审美观念,有些招贴画还利用夸张、变形的人物形象,各式各样的奇装异服。“艺术即商品”的创作题材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艺术的个性,创新,独立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创新是艺术的灵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有利于艺术的发展。
三、中国现当代艺术的融合与创新
当代社会发展迅速,文艺发展的丰富性、多样性激发着艺术家的创作激情。中国现当代艺术更多地受到西方艺术尤其是西方的当代艺术的影响,无论中国现当代艺术如何标榜自我的创新,在它们的身上都能看到西方艺术的影子。运用中国的元素来解读西方的艺术,强调自我的独立性,但却不得不承认二者之间的相似甚至是相同之处。也正是西方艺术的影响,使中国的现当代艺术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艺术,拓宽艺术家的思想。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否认西方艺术,更不能为了标新立异,故弄玄虚的对艺术品进行形式上的变动,工业化地创造或许能带来一定的商业利益,但这无法改变其自身实际的价值。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新世纪的今天,人们在生活、娱乐、审美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不仅仅为招贴艺术,更是为整个中国现当代艺术提出了诸多新课题。1980年起,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与改革开放政策下,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使得艺术发展多样化。现今在我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周末、五一、十一、春节等各种大小假期,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发生转变,导致人们的审美观念、视觉接受方式发生转换与变革。中国现当代艺术已不再局限于以往为政治服务这唯一的中心,艺术的内容要丰富,质量更要提高。就拿招贴艺术来说,抓住典型的瞬间,选择令人过目难忘,而又耐人寻味,富有内涵题材。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艺术家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新的工艺、技术,在创作中使之能与传统创作方法相结合,为艺术家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更丰富的创作技巧和手段。
从1979年的“星星”画展到“85新潮”,再到今天的多元化艺术,中国现当代艺术从启蒙到模仿再到创新,不断地模仿、融合与创新。它不仅受到来自世界范围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国内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更多的趋向于中西融合的同时又富有当代性与民族性。关注当下,又不忘民族之本。把中国艺术推向更广阔的空间,让各种思想、潮流相互碰撞,为艺术家与艺术家,也为艺术家与各种文化机构、商业运作和与大众的沟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艺术家获得更好的资源,更多的理念与材料。总之,中国现当代艺术不仅是要在外在形式手段上的丰富,更主要的是内在意蕴上,要富有审美趣味,特别是要创造出从本质上带有民族元素的艺术。
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下,允许正当手段的利益生产,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人有同样的审美观、同样的接受方式,任何一种形式的艺术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意义。在如今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下,我们无法说明哪种艺术是对的,哪种是错的。虽然现在世界艺术秩序仍以西方为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自我,创新是艺术的灵魂,任何一种艺术都不可能是一尘不变的,在顺应时代环境下,中国现当代艺术更主要的是要立足于民族本身,同时学会接受西方的文艺,但主要的还是要立足于民族本身。
注释:
1.吕澎著.《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进程与市场化趋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2页.
2.[美]安迪·沃霍尔著.《安迪·沃霍尔的哲学》,卢慈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0页.
[1][美]安迪·沃霍尔著.《安迪·沃霍尔的哲学》,卢慈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斯舜威著.《中国当代美术30年(1978~2008)》,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
[3]吕澎著.《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进程与市场化趋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