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好声音》传播的创意策略
——从受众的角度切入
2014-07-12张广彩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1
张广彩 (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贵州贵阳 55001 )
论《中国好声音》传播的创意策略
——从受众的角度切入
张广彩 (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贵州贵阳 55001 )
《中国好声音》在2012年席卷了中国大陆荧屏,成为中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典范。当下,各专家学者对《中国好声音》的运营模式研究较为详细,但缺少了对传播策略及受众心理的分析。本文将从受众的角度去着重探析好声音的创意传播策略,这对于增强受众对于流行乐坛的鉴赏水平及受众在节目中的定位具有新的认识;可以对中国流行乐坛的品质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增强其人文价值、品牌价值和社会价值。
中国好声音;受众;传播策略;传播价值
作者系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论文为贵州师范大学2012年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课题研究成果,编号:1002。
《中国好声音》是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源于荷兰著名电视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第一季于12年7月13日正式在浙江卫视播出导师为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位著名歌手。第二季于13年7月12日在浙江卫视播出由那英、张惠妹、庾澄庆、汪峰担任导师。好声音自开播以来随着收视率一路飙升,也引起的业内人士对好声音成功经验的探索。如今,各专家学者对于好声音的运营模式研究较为透彻,但缺少了对广播电视最终的消费者受众的分析与探讨。“传播学之父”——美国著名学者威尔伯•施拉姆曾说:受众参与传播就像是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尽可能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至于受众吃什么,吃还是不吃,全部在受众自身的意愿与喜好,媒介是无能为力的。毫无疑问,好声音获得了受众极大认可,与此同时好声音也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价值,弘扬了社会正能量。那么好声音是如何满足受众的审美心理需求?又是有着怎样创意的传播策略呢?本文将从受众的角度切入,试探析《中国好声音》创意的传播策略。
一、《中国好声音》的现状
中国大陆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近30个年头,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又经04年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生》成为音乐选秀节目的一个高潮。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音乐选秀节目进入了其“七年之痒”阶段。直到好声音的出现,再一次将选秀节目推向一个不可比拟的高度。据浙江卫视官网数据显示其首播收视率达到1.477;第二期播出时其同时段的收视率达到了2.1717,全国排名第一;到了第七期播出时,其收视率更是达到了4.133。 2013年第二季度,第一期中国好声音以3.62% 的收视率创下历年来中国电视综艺节目首播收视率的最高纪录。
《中国好声音》设有导师盲选、导师考核、终极对决、巅峰之夜几个主要环节。这几个环节在整个节目中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它不像其它综艺节目设置有豪华阵容的海选环节,其省去了海选环节,给受众造成了一种高门槛的错觉。但其创意的传播模式正是在前期的导师盲选中体现。正是节目前期的这种悬念设置式的创意传播策略,在受众心中激起千层浪,吸引观众的关注度,促使整档节目获得了可观的收视率。在后期的节目比拼中,导师考核采用学员对唱,二进一的模式进行筛选。最后的巅峰对决邀请了大陆、港台一线流行乐坛音乐巨星加盟,学员与巨星一起演绎,赢得大众的喜爱与追捧。当然,其他环节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正是前期的导师盲选中的悬念设置满足受众审美需求为节目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而,好声音的成功离不开导师盲选的这一环节。那么《中国好声音》在这一环节中是如何采用怎样的形式来设置悬念,又是怎么极大的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的呢?
二、《中国好声音》的创意传播策略
传播学者戴光元等在其主编的《传播学通论》一书中谈到:传播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种凝聚力,是社会成员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因而,传播现象、传播过程是极其复杂的。而在复杂的传播过程研究中,模式研究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传媒受众日益细分化的今天,《中国好声音》无疑是一例较为成功的案例。本节将从受众的角度对导师盲选、师生互动、学员反选三个环节对好声音的创意传播模式进行着重探析。
1.导师转椅环节:悬念设置
评价一档节目的优劣主要看其是否营造良好的用户体验,换句话说就是是否满足了广大受受众的心理需求。《中国好声音》成功的原因,就是从用户体验出发,以受众自为核心来进行议程设置。在其导师盲选环节,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悬念上的设置,这一点极大的迎合了受众对选秀类节目真实性的追捧。在以往的电视选秀类节目中,金钱关系、利益关系、外在形象、网络拉票等等严重挫伤了受众对选秀类节目的热情与期盼。《中国好声音》采用了“盲听”的做法,导师在听到自己所认为“好声音”后进而拍灯转椅。导师用拍灯转椅和转椅后的夸张表情来表达对选手的支持与鼓励,另外亲友团的加油助威、现场观众的掌声呐喊声使得节目出现第一个高潮。
例如在第一季中盲人歌手张玉霞演唱的《独上西楼》感动全场,张玉霞作为一名一位盲人,又是街头艺人,她凭借婉转忧伤的歌曲感动四位导师,四位导师全部为她转身。她的经历也在告诉着更多的受众,只要有梦想你就可以挑战一切。再如在第二季中姚贝娜以一曲《也许明天》赢得了观众和导师认可。姚贝娜在演唱时现场观众的反应、导师的表情、亲友团的目光在电视受众的眼中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节目的悬念设置真正的体现了选秀节目的公平正义。有了受众对于节目的认可,受众乐于参与节目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受众在口耳相传中再一次提高了节目的受众关注度与社会认可度。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是一种信息源,没有公众,新闻传播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受众的积极参与为节目的制作与传播提供富的新闻素材。受众又是新闻信息实现的归宿。没有受众,传播就无法进行,就失去了对象和目的。受众的信息反馈是新闻传播活动走向深入的唯一途径。传播的目的是要受众接受传播的内容,并产生预期的效果。
2.师生互动环节:以情感人
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看,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人们的审美感受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表皮向深层、由感性向理性、由外观到内涵逐渐发展深化的。在鉴赏主体的鉴赏过程中,其审美升华最终得到的是鉴赏主体与艺术作品之间的情感共鸣。好声音作为电视艺术作品,成功的诠释了以情感人艺术理念。
在第一季张玉霞演唱完之后,四位导师转身发现张玉霞是盲人的时都震惊了,但又被这优美的歌声所打动。导师杨坤和哈林不止一次的留下感动的泪水。这正是艺术的以情感人的完美呈现。在第二季度姚贝娜唱完之后,姚贝娜讲出了自己在艺术道路上的坎坷时也感动了无数的观众。在选秀节目中,选手讲述自己生平不易早已经司空见惯。他们或生活潦倒,或命途多舛,或心怀梦想,或时运不济等等。但是观众对于以往选秀节目中一系列的单纯的叙述方式持一种审美疲劳,大都持否认态度,更有甚者认为是在作秀、虚伪。好声音一改中国大陆选秀煽情的成分,导师在选手演绎结束之后,与其交流沟通。学员自我介绍,通过与导师的聊天,讲述自己的求艺之路。与此同时,镜头中还会看到后台选手的家人、朋友的真实表情,或激动,或哭泣,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节目中选手故事的真实性,这样使其达到了节目中的第二个高潮。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传达感情。”在现实社会中有多少心怀梦想却又因外形、家境等因素制约着无法去实现的逐梦者,他们在内心深处强烈渴望有一个平台能够展示自我、释放自我。看着舞台上表演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强烈的刺激了胸怀梦想的人群。可以说,好声音的出现,激起了一批有一批有梦想有追求的年轻人重新拾起对生活的信心与渴望。
3.学员反选环节:公平正义
除了在导师转椅体现公平之外,节目在这个环节中更加注重选手的自主性、在寻梦的路途中,很多寻梦者在参加比赛的时候会遇上一些所谓的“关系户”,这对于草根选手来说无疑又一个牵绊。好声音为了体现节目的公平正义,在导师转椅环节体现公正之外,还设置了学员反选这一环节。
在第一季张玉霞反选导师环节杨坤表示:“我是一位创作型歌手,如果你加入到我的队伍,我会为我们俩写一首男女对唱穿越海峡的歌。”那英说:“我知道你会选我,我在台湾发展的也不错。”在第二季那英和汪峰为了争夺姚贝娜差点在舞台上打起来。像这样激烈的抢夺学员的场面在中国大陆音乐选秀节目中从未出现过,这样的场面让电视机前的受众,不仅感受的了节目的真实,更能体现出的是一个个重量级导师们本能的对选手的一种喜欢与支持。另外,节目中的学员来自社会中的各行各业:有有在街头歌手,有家庭主妇,有在校学生等。这真正意义上达到了节目低门槛、平民化。另外在导师转身之前根本对学员毫不了解,至于是谁,什么背景更是毫不知情,这正是好声音平等意识、去特权化的议程设置。选手的低门槛参与、节目的公开公平竞争,让电视受众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正能量的力量。这对于受众参与选秀节目、重新认知受众在节目中的定位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广播电视的快速发展,受众已经不单单的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受众对于节目的审美期待上。当下,受众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等等都达到一定高度,如果电视节目制作满足不了受众的审美期待,那么这就是一档低水准的节目。当然,《中国好声音》除了导师盲选、师生互动、学员反选这三个环节吸引受众以外还有很多环节可圈可点,比如学员上场前的个人简介、学员与学员之间的PK也都极大的满足受众审美心理,在这不在做详细论述。
三、《中国好声音》创意策略的传播价值
一档优秀节目的出现,一个媒介传播的方式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及社会意义。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如果我们把媒介和媒介技术理解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内容,那么媒介的进步对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是无可否认的。《中国好声音》通过其媒介的传播又有哪些成功价值呢?
1.人文价值:提高了同类节目的人文关怀度
人文价值即尊重人性为本的价值理念。人文价值观主要针对组织、社区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定义和定位,即评价标准、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依然离不开对人的尊重与关怀,是社会文明与人类进步的先进价值观。好声音在其节目的每个环节都可以看出对选手的尊重与关怀,更可以总结为是一种民主精神的完美体现,更能传递出对普通人、对胸怀梦想的人的尊重与认可。在以往的选秀节目中,导师的毒蛇对于选手来说是一种极大地伤害。好声音中几位倒是言传身教、和蔼又不失庄重,更多的是对胸怀梦想的选手给予鼓励。这种鼓励正是一种人性本善的人文关怀。
2.品牌价值:创造了“中国蓝”强劲的品牌效应
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众所周知,浙江卫视08年改版之后确立了“中国蓝”的品牌标志,随后浙江卫视推出了《中国好声音》《中国梦想秀》《中国星跳跃》《我爱记歌词》等一系列口碑与收视率俱佳的王牌节目。《中国好声音》的成功首先依赖于良好的播放平台——浙江卫视。凭借好声音的影响力,“中国蓝”的品牌效应对于“中国红”和“中国黄”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
3.成功的理念影响与社会意义:对同类节目品质的影响
《中国好声音》为当下娱乐节目大潮的真人秀节目的传播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得中国大陆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了较大创新,同时也培育出了一种新的电视娱乐形态。好声音成功的理念影响和社会意义除了弘扬社会正气、传播正能量之外,更对同类节目品质的产生了深远影响。人的感官作为审美的感官,在鉴赏中主要运用的是视觉和听觉两种高级感官。影视艺术的审美效果主要体现在声音与画面的组合关系上。《中国好声音》无论是就声音而言还是整个节目的画面制作而言足以让受众为之震撼,更对其他综艺节目的制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好声音的成功为大陆选秀节目树立起新的标杆,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关注度。
好声音成功后,各大卫视也在争相在选秀节目上大做文章,但质量水准也参差不齐。值得思考的是,好声音在选秀节目的运营上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其它节目如想巅峰再造定要下大力气。那么,好声音的成功又给其他综艺节目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呢?
首先正确处理“外来”与“本土”之间的关系。2012年至今,各大电视台推出的大型音乐选秀节目十余档,其中不乏有购买国外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版权,进而将其中国化。《中国好声音》原版是荷兰真人秀节目《The Voice of Helland》,节目组在购买其节目形式之后,紧紧围绕中国大陆受众的审美心理需求,节目组在认真把握如何中国式呈现的时候,围绕大陆受众容易产生的情感共鸣的特点,通过经典歌曲的选择、励志故事的呈现、真情流露的表达等方式直击受众心灵。在一个个好声音的背后都有是一个个独具个性的生命体现和坚持不悔的音乐梦想。
其次,正确对待非平民背景下平民选秀与公平正义之间的关系。《中国好声音》在关照中国本土的现实之外,还注重传递正能量。中国不缺乏好声音,缺少的是一个平台,《中国好声音》也正是在这一点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们为一个个“草根”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让他们的梦想得以实现。很长一段时间,受众对于选秀节目的真实性都是持一种否认态度。好声音中的导师的盲听,为因长相、身材、家境而自卑的选手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这档节目低门槛,只要声音好、唱歌好就可以报名参加,激起了广大电视受众参与音乐选秀节目的热潮。
最后,正确把握“限娱令”背景下节目制作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针对克隆泛滥、原创缺席党和政府一直在加强对选秀节目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督。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选秀节目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创新,只有针对不同受众,追求多样化、个性化,才有生存的可能。在受众细分化的今天,如果只有创新才会有突破,只有多样化、个性化才能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两季的好声音都是成功的,但接下来的路如何走仍然值得我们思考。电视是当下的,值得我们思考的也不应仅仅是好声音一档节目,更应是大陆真人秀节目共同面临的问题。选秀节目的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好声音的成功带给我们的思考不应是转瞬即逝的,更应该成为我们日后研究的典范。选秀节目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这其间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确信无疑的,那就是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构思、制作一档节目必定是成功的。
[1]浙江卫视csm42数据,http://tieba.baidu.com/p/1837690429.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引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013.htm.
[5]彭吉象.艺术学概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单湘珍.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现状及发展方向[J].艺海.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