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东北满族民居建筑特点的传承

2014-07-12连艺术学院116600

大众文艺 2014年11期
关键词:玄关户型满族

(大 连艺术学院 116600)

满族是我国的第二大少数民族,满族文化也有着它特殊的魅力和特点,其民居建筑也具有非常大的特点,在现代民居建筑的设计中,我们仍然能看到满族民居建筑结构的痕迹,比如在现代的居住空间设计中,人们所偏爱的正房,即是满族民居中讲究的坐北朝南的民居建筑。满族除了清朝时期居住在北京地区外,大多数聚居在东北三省。现在沈阳的东陵区、本溪地区,还有很多乡镇以满族居民为主,那里或多或少延续着满族人的生活习惯,承载着满族传统的文化与风俗。

一、传统满族民居建筑特点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各民族的交往与学习,满族人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居住习俗。不再住在以前简陋而原始的“地印子”(“地印子”,是满族人冬天居住,一般建在向阳山坡,向下挖土为墙,上面盖上树皮、山草。室内有锅灶、火炕。保温、取暖效果好。)、“马架子”(“马架子”是满族人夏季居住的场所,一般建在林内,借用一些树桩,在树桩上用木铺地,上面搭上人字型架子,再覆盖以树皮、山草防雨。)里,他们以当地的建筑材料,修建了泥坯草房、青砖瓦房和夹用石料的房屋。通常把面朝南的房子称为正房,一般有3间或5间,东西厢房各2间或3间。富裕的人家还设有门房(三间,中间为过道)、影壁墙等。民间有俗语称“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这句俗语形象、集中的反映了满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

1.口袋房

“口袋房”又称“斗室”,因为房子的形、状像个口袋和斗形而得此名。一般是3间或5间,坐北朝南,房顶用草苫,周围墙多用土垒成。进门是伙房,又称外屋,从伙房两墙之间开门设为卧室,也称里屋。有的伙房东西两墙都开门,成对称布局,称为“对面屋”。口袋房卧室的南、北、西三面设置火炕,这是满族卧室的最大特点。有的满族人家把卧室隔为两间,北间靠炕头的叫暖阁,这是为家中老人开设的专房,那里暖和、安静,利于老人怡养天年。

2.万字炕

又称“转圈炕”“拐子炕”等,满语叫“土瓦”。一般南、北为大炕,东端接伙房炕灶,西炕是窄炕,下通烟道。按满族的习俗,西炕上一般不摆设杂物,因为那里是供奉神圣的“窝撒库”棗祖宗板的地方,就连贵客至友也不能坐西炕。南炕温暖、向阳,一般由长辈居住,晚辈则住北炕。火炕既住人又取暖,深得满族群众的喜爱。

3.神奇的门窗

满族建筑的门窗很有特点,门是独扇的木板门,有木制的插销;内门是双扇木板门。外屋靠门的一侧有一个小窗,俗称“马窗”。每个窗户分上下两层,上层糊纸,可向内吊起;下层为竖着的二三格,装在窗框的榫槽,平时不开,但可随时摘下。窗棂格一般有方格型,梅花型,棱型等多种几何图案。糊窗所用的窗纸是一种叫“豁山”的纸,满语称为“摊他哈花上”,汉译为麻布纸或窗户纸,是用破衣败絮经水沤成毳绒,再在致密的芦帘上过沥摊匀,经日晒而成的。这种纸糊在窗户的外边,一方面可以避免窗档中积沙,另一方面可避免窗纸因冷热不均而脱落。窗纸糊上后,还要淋以油,这样,既可增加室内的亮度,又可以使窗纸坚久耐用。

4.地烟囱

当你进入满族老宅时,还会发现,烟囱不在房上,而是建在屋侧,高过屋檐数尺,通过孔道与炕相通。烟囱,满语称“呼兰”,早期多用空心整木,后来用木板围成,也有的用砖瓦砌成。这种建法,烟囱底部有窝风巢,以回挡逆风,使烟道通畅,又不易倒塌。烟囱修在地面上是满族住宅的一大特点。

5.壁影

一般的满族人家,一进大门,便可见一段墙形建筑,称“影壁”。影壁是满族传统住宅的一部分,亦称影壁墙。其形式多为一字型,高约5尺,宽6尺,厚1尺有余。一般为石、砖结构(亦有土墙外镶砖者),以石为基,用大青砖砌壁身,壁顶多呈马鞍型瓦顶。正面壁心平面,画以吉祥纹饰,亦有雕刻如意彩绘者。反面壁心多设有佛龛,为供奉土地爷之用。影壁均置以庭院大门里3米左右处。

无论贫富,往昔满族人家的院门内都设影壁。影壁,或砖砌,或木栅,有的富贵人家,在影壁上塑有日出云海、龙凤呈祥等美丽图案。影壁是满族先民居室门外掩体的演化。

6.四合院

四合院,是清中叶以后的满族住宅。一般有四方形的宽敞院落,其中坐北向南的住宅为正房,通常为间三,或有五间,每间长四米左右,中间开门,进门为堂屋,内置锅、灶、饮食用具。西间为尊,称上屋,一般由家中长辈居住,东屋为晚辈居住。院子的左右筑有东西厢房,西厢房多碾为磨房和放零杂物品的仓库,东厢房一般存粮。同时,砖墙大院,还要砌上门楼。这种院子,在东北农村多用柞木细杆围成,俗称“障子”,大门只有两根竖柱,两道横梁,两扇大门,俗称“门楼子”。

满族人认为,“四世同堂”或“三世同堂”是件大喜事,同堂的辈行越多越光荣。因此,随着人口的增加,除正房外,又建有东西厢房和南向而中间留有门洞的门房,这种建筑及布局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四合院”。其特点是:院内靠门洞的地方建一矮墙,称为“影壁”。影壁后竖一根八尺高左右、碗口粗的神杆,杆顶端挂有一锡制或木制的斗子。两厢南端是牲畜栏圈。正房后中间空地是菜圃,四周栽植果树或花卉。房屋四周围以横墙,自成院落,大户用砖石,小户用木栅。这样院连院,户连户,很自然地形成了堡子、营子和屯子。

二、满族民居建筑结构的传承与发展

在现代的居住空间设计中,有很多空间特点仍然传承着满族民居建筑的特点,可以说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的建筑结构特点进行现代的技术处理,材质的变化,结构的改良。

1.标准户型的优势

我们所说的标准户型,是实用性极强,且不浪费空间的一种户型设计,现在多以正方形和矩形的户型结构最为标准,这与满族人所住的“口袋房”有些类似。

这种户型不论是从采光还是通风方面,都占有极大的优势。与其他户型相比它的空间布局较为合理,功能分区。“口袋房”中所讲的“对面屋”就是我们在标准户型中经常看到的两个卧室的门相互对应的结构,有些风水书中讲,门对门容易犯口舌,但是从通风角度上看,这样的设计有助于空间的流通,对人的身体是有益无害的设计。

2.暖气的设置

满族人的设计很神奇,他们设计的“万字炕”可以取暖,而且使整个房间受热均匀,在东北严寒地区格外受欢迎。沿用至今,“万字炕”一直在发生着改变,从我们靠墙而立的暖气,发展到现在的地热,无不体现出满族民居建筑的特点。在东北的现代室内设计中,我们通常把暖气靠墙而立。因为考虑到受热,所以往往设置在墙体下部靠近地面的部分,这也是受了满族的“万字炕”的启发而进行发展变化的。

3.玄关的处理

家居环境中,玄关的设计必不可少,它是一个居住空间的门面,同时也起到了遮挡作用。它的形式有很多种,最初的雏形是基于满族人院落中的影壁墙的设置。古时候从影壁墙的设计上,我们能够看出这户人家的生活水平,一般富贵一些的人家用砖砌墙,而且在墙面上带有吉祥的图案,贫穷一些的人家也会设置影壁,他们会选用木栅作为影壁的主要材料。在现代的家居设计中,主人都希望一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明亮的环境,玄关的设计也在影壁的基础上发生了一些改变,在设计中不但要考虑业主的贫富状况,同时也让玄关变得更加的实用。玄关的空间虽然不大,但其收纳功能却是一点也不少。墙上的粘钩、衣帽,下方储物搁架,可移动式家具,带有滚轮的活动收纳篮以及可自由搭配的收纳小用具,都展示了玄关最大程度的便利。

三、结论

满族的民居建筑是适应北方自然环境的产物,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并融入到传统的文化之中。长期以来的不断积累和交流,使得满族人形成了自己民族独特的建筑文化特点,这也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一面。现代的住宅设计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很多满族民居建筑结构的痕迹,它们极大的影响着现代民居建筑结构。我们也应在先人的基础上继续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民居特点,在我们今后的设计中,发挥它们更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富有光.《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叙录》.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8.

[2]韩晓时.《满族民居民俗》,沈阳出版社,2004.8.

[3]蒋肖云.《满族》,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4.

猜你喜欢

玄关户型满族
长城脚下坐望山——C1户型&D3户型
侨城一号A&E户型
玄关怎样整理,才能让人心情愉悦?
格局已变!最新数据揭示,广州楼市七成多户型超100m2!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怎样让玄关给你带来好心情
“点睛”的玄关
玄关,让家美出新高度
满族风俗图谱(民间信仰)
“尼山学”的出现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