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威尼斯商人》
2014-07-12王勤
王 勤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威尼斯商人》
王 勤
在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莎士比亚的 《威尼斯商人》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多数情况下,学者都会从作家或者作品的角度去审视,很少有人从读者的角度去进行解读,尤其是剧本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因此文章倡导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再次解读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人物形象。
一、接受美学理论的概况
(一)接受美学理论的诞生
处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由于信息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媒体资讯爆炸式的信息时代来临,给予文艺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西方文艺理论界的学者和专家意识到以传统的文本独立主张理论和形式主义美学的方式去解读文学作品已经不能展现其社会效能了,需要全新的视角去进行文艺的解读。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受美学理论应运而生。联邦德国康斯坦丁学派的文学史学家、文艺美学家姚斯和伊泽尔致力于美学研究多年,主张将注意力放在读者对于作品的阅读过程、接受过程、审美经验和接受效果上,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于社会的影响。这样的构思打破了传统的二元理论,将读者纳入到文艺解读视角体系中去,形成文学研究的新模式——三位一体。
(二)接受美学理论的内容
接受美学理论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倡导读者中心论,反对以往的历史客观主义观念,主张以动态化视角去解读文学,认为作品意义的展现是通过读者的阅读起作用的,读者才是文艺文学作品效能发挥的中心所在;其二,期待视野理论,具体就是读者往往会在阅读文艺作品之前对其形成初步期待,并且这个初步期待会引导读者去解读和评价作品,由此挖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也就是说读者的解读视角和深度受到其初步期待的影响;其三,文学文本的阅读接受可以将其界定为创作过程的继承和发展,也就是说,虽然文本有着自己的固定结构,但是读者在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协助下可以进行再次构想、创作,使得文学作品更加完整;其四,召唤结构理论,其认为文本和读者是文学作品接受的两极,读者的阅读反应,作家设计的召唤结构都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而召唤结构会成为影响读者阅读反应的引子,产生出很多不确定性的元素,从而使得阅读过程认识也表现出不确定性的特点。
二、接受美学视角下的 《威尼斯商人》解读
从接受美学理论来看,作家在进行作品构思的时候就已经将读者的期待视野纳入其中,所以读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会对作品的理解程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去探析接受美学视角下的 《威尼斯商人》。
(一)反犹情绪弥漫,留下文本空白点
首先,从作品创作的时间来看,伊丽莎白时期的英国,社会上弥漫着浓厚的反犹情绪。莎士比亚深知这一点,因此在塑造夏洛克人物形象的时候就将这样的元素考虑进去,夏洛克这个信仰犹太教、残忍冷酷、从事高利贷行业的人物就跃然纸上。其实,在西方历史中,反对犹太的情绪一直存在着,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都可以看出来,无论是马洛的 《马耳他的犹太人》,还是庞德的 《诗章》,都将犹太人界定为丑恶、冷酷、残忍的化身。处于这样文艺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莎士比亚也难免受到反犹太主流意识的影响,因此夏洛克人物形象的诞生之时就注定了是一个妖魔化的高利贷者。从人物对话中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倾向。安东尼奥与巴萨尼奥的对话,指责夏洛克用圣经故事索取利息,是恶人、奸徒以及华而不实的苹果;夏洛克的仆人朗西洛在逃离时刻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主人的看法,以恶魔的化身、地狱指责主人的行为,认为这是犹太人的本性。在这样的对话结束之后,读者往往会由此将夏洛克界定为众叛亲离、人人厌恶的恶魔,这也是作者引导的缘故。但是此时就使得阅读者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自己的女儿还将自己的家庭看做是地狱呢?作者没有一一向读者解释,形成了文本的空白点,往往需要读者更加深入地去阅读,才能够深刻理解其中缘由。
(二)解读文本空白,构建召唤结构
第三幕中,夏洛克对于自己女儿的背叛进行了诉苦、抱怨,更加准确地说是诅咒。在得知自己的女儿与情人私奔,还偷走了家中的钱财的时候,他随即派人四处寻找,都没有任何音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顿时感到自己损失惨重。当然从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不是父亲失去女儿的伤心难过,而是因为女儿偷走自己钱财的愤怒和诅咒,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此时的夏洛克派人去寻找的不是自己即将失去的女儿,而是即将丢失的钱财。他愤慨地诅咒自己的女儿,希望她死在自己的脚下。此时此刻,读者才深刻理解到上述文本留白中的缘由,对于夏洛克也就不会出现同情,更多的是增加了对其的厌恶之情。夏洛克无视亲情,一心想到的都是自己的钱财,甚至诅咒自己的女儿去死,这种冷酷无情的守财奴难怪会被骨肉亲人说背叛。在这样的文本解读过程中,上述的空白点得以填补,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欣然地接受作者的意识。从接受美学视角来看,这就是典型的召唤结构,成为作者创作意识和读者阅读意识的桥梁。
(三)合理设计技巧,调整自我期待视野
从人物形象树立的角度来看,夏洛克的负面形象是受到社会反犹氛围的影响,也就是说,他也是受凌辱、遭排挤的人物。即使在经济社会发达,国际往来频繁,崇尚法治和民主的威尼斯城市中,犹太人的地位一直处于底层,无论夏洛克以怎样的手段成为富豪,也一直改变不了这样的现实。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安东尼奥多次当众辱骂夏洛克,甚至做出很多过分的动作,夏洛克都没有进行反抗,而是选择了忍气吞声,因此,他极力去寻找与基督教和解的途径,在安东尼奥需要借贷的时候,他还是选择忘记以往的仇恨,积极给予其借款,并且承诺不收取利息。此时此刻,我们依照接受美学理论来看,作为接受主体的独奏者,其期待视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善,作者抓住这样的规律,积极设置合理的技巧,使得读者在进行文本阅读的时候,慢慢地依据作品的情节去调整自身的期待,使其更好地与作品实现融合。因此,我们对于夏洛克人物的看法转变是从他作为犹太人被歧视、凌辱的时刻开始的,尤其是夏洛克决定要想基督教进行无情报复的时候,将安东尼奥身上的肉割去,并且对于自己的遭遇进行了诉苦,表达了自己作为犹太人的苦楚,表达了自己对于基督教的愤恨,指出作为犹太人也应该有情感,有尊严,也应该得到别人的尊重。此时的夏洛克作为犹太弱者形象,其实满足了西方读者的期待视野,但是在此过程中,不同读者会对夏洛克的苦楚产生同情,并且积极改变自己的期待视野,也迎合作品情节的发展。
(四)多角度形象,迎合阅读期待视野
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夏洛克除了上述的丧失人性、过于在于钱财之外,还表现出残忍、极端、复仇等特点。由于安东尼奥在海上出事,难以将具体的债务还给夏洛克,按照签署合同的规定,如果安东尼奥不能按照时间履行债务的话,就要在心脏旁边割下一磅肉作为补偿,不然的话就要他的命。在法庭上,所有人都千方百计地希望劝说夏洛克放弃这样的要求,宽恕安东尼奥,但是夏洛克无视大家的劝说,极力要求执行合同规定的内容,由此可见,夏洛克的铁石心肠是难以被言语所打动的,就算以数倍的钱财去还债务,夏洛克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意愿。因此,他打着威尼斯法制精神丧失的借口,要求法庭执行合同规定的内容,这是典型的犹太教做法,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样的形象也极好地满足了西方读者的期待视野,因为其对于犹太人本来就存在这样的偏见。
三、如何更好地培养接受美学视角
接受美学视角理论可以广泛地使用到很多文学作品的解读中去,由此实现读者自我作品的解读体系。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我们应该积极培养自身接受美学视角。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全面系统地去研究接受美学理论的历史、基本内容、特点和价值取向,形成健全的接受美学视角理论体系;其二,依据具体文学作品的特点,研究其时代背景、文本留白、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的具体位置,联系上下文,形成更加全面清晰的接受美学视野;其三,尊崇接受美学理论的精神,主张从读者的期望视角出发去探析文作品的真谛,实现文艺精神的自我理解,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能;其四,反复咀嚼文艺作品的构思、表达、语言、人称等信息,以不断增加文本的熟悉度,为打开接受美学视角打下夯实的信息基础。
四、结 语
综上所述,接受美学表现出来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能够更好地实现作品的解读,使得读者成为文学作品意义的构建者,由此给出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解读视角,给予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以接受美学视角去探析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人物形象,使得我们不仅仅看到了反犹太读者的解读,也看到了同情犹太人的思考,无论夏洛克是一个奸诈的守财奴,还是基督教统治下不满足现状的复仇者,都不存在不合情理之说。因为,从接受美学视角来看,读者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解读视角,其应该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而不是将其界定为某一个倾向和含义,只有这样的文艺作品的时代意义才会更加的深刻,更加有影响力。
[1]曹慧慧.“玫瑰花”的召唤——从接受美学视角浅析《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花》[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05).
[2]韩苗苗.夏洛克形象解读[J].青年文学家,2011(13).
[3]柳士军.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朗费罗诗歌研究——以《箭与歌》为个案[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王勤(1974— ),女,上海人,硕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基础教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