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建设与人的精神品质的交互影响
2014-07-12华东师范大学200000
(华东师范大学 200000)
近年来,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个令设计师挠头的问题就是施工质量。快速城市化建设无疑会带来施工质量的持续下降。伴随的另一问题,则是对老建筑的保护与保留。
建筑和人一样,在整体上有其气象,正像一个健康活力的人和一个病态萎靡的人,其外观便可区分。优质和劣质建筑在第一眼就可以识别。这包括施工的严整度、设计风格的人文含量、整体的形式协调、材料的档次和质量等。当然,建成使用后还包括后续的对建筑的养护、清洁、维修等因素。
时下有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很多使用了外墙硬质材料的建筑,在维修时却常常由涂料来替代,这个现象当然凸显了维修经费不足的现实。也显示出人们对于物质建设的重视程度的下降。另一个问题还涉及到我们对于“旧”的理解。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迫不及待地迎接新建筑。那时的新建筑代表着破旧立新的先进潮流,并承载了人们改善生存环境的殷切希望。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是很淡薄的。即使是十分珍贵的老建筑,也常常被轻率地拆除。即使在上海这样在老建筑保护问题上相对理性和慎重的城市,近三十年来拆除的优秀历史建筑也不在少数。这个过程中,具体管理部门的思想认识水平决定了其基本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在这个环节上,对专家是否足够尊重是处理好建设问题的前提。当然,各种由于利益方建设目的以及功能需要等因素对正常科学决策的干涉,也是很多时候的客观难点。
另一个显见的事实是,不具备专业能力和相对比较高的艺术修养的人群,很难对于具备文化价值的建筑和其他物质遗存拥有感情上的爱惜。对于城市环境建设的特定营造也无认识。可见在大多事务的具体操作上,“人”的因素仍是最核心的。
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存在着大量的旧建筑、旧街道、旧景观。在欧美,很多年代久远的建筑,不仅建筑本身被倍加呵护,老建筑内部的装修也很注重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基于传统建筑保存完好的总体背景,西方人在总体上一直持续保持着对建筑材料与形式的热爱和迷恋。老城堡、老教堂以及废弃的墙基,都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独特的空间氛围和引发精神冥想。西方人也致力于将新的建筑与旧建筑如何并置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西方建筑本身就成为当地民众的精神栖息地。
相对于西方人来说,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人并无以旧建筑为美的传统。东方人对于旧物的欣赏并不主要在于其旧,而在于物本身的价值。对于老旧建筑的由时光磨砺带来的沧桑质地,此种审美情趣应该说确是由西方人建立。在邻国日本,许多传统的建筑跨越千年却犹如新屋。这是基于他们不断按照规制进行整修的结果。在这点上又突显出我们对于传统遗存的忽视。
时下很多发达国家的大众生活,反显得相当简朴素淡。很多家庭的装饰也是很简单的,家具物品基本上仅仅满足实用需求。观念决定了人们将物质生活安排在整个生活的比重和置于何种位置。这种简朴平易是一种可以处处感触的现代风尚。这些景象形成的条件包括整个社会的开放度,社会资源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分配水平,公民的整体素质和社会价值取向,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工作和休闲空间等。尤其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的品质和比重。
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想指出的是一种态度,即人的活动在物质上的痕迹。这包括制造物品的工人在物品上留下的信息,也包括使用者在对待物品上留下的信息。凡工人之素质,必在产品中反映出来,即使是量化、标准化的设计,要达成真实的物件,也必能反映工人的综合意识水平。当然,机械加工技术的发达程度、人工的态度,也都是达成产品质量的关键要素。而在产品质量之先,还有一个总体上的要求层次问题,而这点就更涉及到需求方和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他们的观念水平。
对于物质环境的使用,也展现出人的素质的差异。即使一套同样的房间,也会因使用者的不同身份带来现场完全不同的氛围。这其中包括对物的选择以及对物的善待程度。房间内的物品在使用后也会保留非常多的信息,比如经常清洁的物品和很少擦洗的物品,就有视觉的差异。再如非常善待的物品和肆意不加爱护使用的物品,亦有显著的不同。这也是目前国内公共场所物品常常遭到破坏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今的设计品和物质构筑,遵循着不同的原则。在全球化资源紧缺的背景下,以新技术带来的材料的节俭和使用功能的有限化精确化,这与遵循传统意义真材实料充分体现设计精神与物质质量的百年工程,是新文明时代在建设上的两种选择和表现。
在今天,环保被日益提倡的世界背景下,材料的简捷和可再生性被建筑师们在理论上不断加以提倡。实际上,很多概念的提出未必是一定要在真实的建设中付诸实施。这些思想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产生影响。从而改变他们的具体行为。很典型的例子是若干年前中国才逐步实现了垃圾入袋。使得垃圾收集实现了文明的推进。很多概念提出的背后常常带来一种生活方式的进步。
事实上,大众思想意识水平的发展绝非简单过程,本文所谈到的人们对于艺术品位和人文要求的培养就是一个典型的体现。人们对于事物的判断常常经由意识的方式对物质本身加以改造。前文谈到,对于传统建筑的态度,就体现出人的精神素养。而改变一个人乃至许多人的精神养成,必然是社会各种资源影响的结果。而欲达成人群某种意识的进步,仅有直接的方式是不够的。当然,我们可以在制度上制定相当严格的规定。但在其他很多方面,我们不可能像医生看病那样,药到病除般改善人的精神养成。文化素养包含了相当多面的营养。且文化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必是耳濡目染的由量到质的一个缓慢转化过程。
知识结构决定了人的视野。社会上曾展开的对于九零后人格形成的分析,就将责任相当多地归咎于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可见,人的品质的养成需要相当长的阶段。最近发生了话剧《雷雨》公益场遭青年观众笑场事件。这个现象本身就凸显出当代青年所受教育的宽度不足的整体问题。
时下国内对于名牌产品和奢华生活的追求,也正体现出目前人们对精神建设的严重缺失。对于物质的无限追逐,恰恰反映出精神生活的空虚和匮乏。将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并举,并随时注意到两方面建设的关系和交互影响。以良好的精神建设达成对物质建设的更高质和更文明的需求。将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同步发展。
人们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才能达成身与心、内与外、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和谐。我们常常提到软实力这个概念。事实上,所谓的软实力可能才正是决定一切的硬实力。最近的文章中有这样的描述:坐奔驰车的民族和制造奔驰车的民族绝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我想,在一个国家崛起的过程中,民众能够制造什么,能为人类文明奉献什么,这些指标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一个民族自身的总体综合素质。中国欲实现伟大复兴,必要在物的建设上做出其巨大贡献。更要在民众精神素养上跨越一个新的层次。物产的质量体现出国家综合实力。大众的精神生活方式与水平,更能体现出国家文明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