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冀东非物质文化遗产
——昌黎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

2014-07-12高慧娟李晓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大众文艺 2014年2期
关键词:昌黎秧歌爱好者

崔 琳 高慧娟 李晓华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

冀东非物质文化遗产
——昌黎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

崔 琳 高慧娟 李晓华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

昌黎民歌是昌黎人民世代传承的一种民间小调,又称冀东民歌,更是河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代表之一。多年来,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感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昌黎民歌,以朴素清新、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流传于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和喜爱,在我国民间音乐文化领域有着较大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特征凸显,如何传承、保护、发展昌黎民歌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艺术光彩,显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之继续成为祖国民间文化艺术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昌黎民歌;传承与保护;发展

昌黎地处幽燕之地、渤海之滨,自古便是人杰地灵,是全国有名的重镇。此地孕育出了如昌黎地秧歌、昌黎民歌、昌黎吹歌、昌黎皮影等众多艺术门类,这其中昌黎地秧歌、昌黎民歌、昌黎吹歌被誉为“昌黎三宝”,而昌黎民歌更是成为冀东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过了不断的变革与发展形成了现在的唱腔,是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昌黎人民文化创造的积淀,也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交流融合的成果。昌黎民歌以现实生活或故事传说为主要内容,以昌黎方言为特点,以婉转细腻且诙谐幽默的演唱风格,更以衬词和舌尖嘟噜音及喉颤等演唱技巧陪伴,愉悦着世世代代昌黎人民的生活与劳作,展示着昌黎人的智慧与坚韧,并为后来二人转、评剧、皮影、大鼓等艺术注入了大量音乐元素。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引下,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挖掘、整理,使昌黎的民间音乐得以绽放异彩,昌黎民歌王曹玉俭也因演唱《拣棉花》《茉莉花》《绣灯笼》等优秀的作品而在全国名噪一时。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网络传媒的普及以及大众审美趋向的改变,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严重的挑战。昌黎地处渤海之滨、京畿之地、交通要塞,外来文化渗透影响更为广泛,曾经辉煌的昌黎民歌渐渐走向了没落,出现传唱后继无人的窘境。作为一名冀东地区的文艺工作者,看见昌黎民歌的日薄西山之状,内心中也很是焦虑,因此经过多方面的考察调研,逐步思索出一系列保护、振兴昌黎民歌的措施。希望能为昌黎民歌的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尽一份力。

对于昌黎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笔者个人认为应从多个方面入手,这其中既要有抢救性的保护措施,同时也要为昌黎民歌今后的发展之路指明方向,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昌黎民歌的发展之路。

一、做好昌黎民歌的资料收集工作

对于昌黎民歌,我们要努力使其重新繁荣,但同时还要有清醒的认识。昌黎民歌是与昌黎地秧歌同时诞生的,其时间跨度已有五六百年之久,仅从这一点来说,昌黎民歌就有着是否适应当今社会的问题。在当今社会各种新兴艺术五花八门,大部分年轻人早已不再对昌黎民歌这种“老古董”产生兴趣,更多的人会把欣赏的重心放在时尚的通俗音乐或者高雅的西方音乐,对于古老的有些土气的昌黎民歌往往是不屑一顾的。并且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大量的农村变为城市,大量的农村人也变成了城市人,而这对于根植于昌黎农村的昌黎民歌来说意味着新生力量和受众群的减少,翻开昌黎民歌的档案,我们不难发现,但凡有些成就的昌黎民歌艺人十有八九是来自于农村的,即使有一些艺人已成为了城市人、成为了正规艺术院团的演员,但究其根本还是来自于农村,这就像赵本山现今虽然是文艺界的巨擎,其经营的演艺产业遍布全国,但其艺术来源却始终离不开东北的黑土地的道理是一样的,农村规模的萎缩也意味着昌黎民歌的萎缩,可以说现在昌黎民歌的生存空间面临着艺术多元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双重挤压,客观地来讲昌黎民歌的未来并不是很乐观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及早地对其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首先要把昌黎民歌的发展史详细地、系统地按照编年体的方式进行整理,把昌黎民歌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编辑在案,使昌黎民歌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文史资料。其次,把昌黎民歌的唱本、曲谱以及唱法和演奏方法编录造册,同时聘请民歌艺人对所有的曲目进行录制,留下完整的影像资料。旧中国的农民贫穷落后,上不起学,念不了书。大字不识几个。昌黎民歌老艺人大多是穷苦人出身,没文化,怎么学唱民歌呢?主要靠口传心授。当时唱本有词无曲,教者一句一句地示唱,学者一字一字地用心强记。因此、昌黎民歌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系统的曲目资料,如果我们能把这些过去依靠口传心授的作品整理出来,不但可以使昌黎民歌留下宝贵的资料,使博物馆对其进行收藏、展出时拥有更多更系统的资源,使后人们能看到更正宗、更纯粹的昌黎民歌。同时,这种资料的收集也使现在的民歌爱好者拥有了更正统、更规范的示范教材,而这对于民歌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二、与本土其他艺术形式互相融合

昌黎县是全国有名的文化大县。在这片土地上除了孕育了昌黎民歌之外,同样也诞生了昌黎地秧歌、昌黎皮影等一系列有着重要影响的艺术形式。而现在他们同样遇到了与昌黎民歌类似的发展问题,如果能将他们融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那么或许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

艺术的融合首先要有相同的人文背景,从这点来看,昌黎的多种艺术形式为昌黎民歌的融合提供了足够的资源,这其中,笔者首推与昌黎地秧歌的融合。这是因为昌黎民歌与昌黎地秧歌同时诞生,都有着五六百年的历史。早期的昌黎地秧歌是既扭又唱,人们也称其为“唱秧歌”。后来因为历史原因,昌黎地秧歌的舞与唱逐渐分离,形成了两种艺术形式:一是只扭不唱的地秧歌、一是只唱不扭的昌黎民歌。因此,我们可以将昌黎民歌和昌黎地秧歌看成是两个孪生兄弟,无论从历史、诞生环境甚至是伴奏风格上都是相同的,如果追溯历史,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两者是互为一体的。这就为它们的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东北二人转的风靡,可以为我们的地秧歌和民歌融合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既然二人转能边唱边扭,那么为什么我们昌黎的民歌就不能边唱边扭呢?因此我们应该借鉴一些二人转的表演经验,将我们的昌黎民歌和昌黎地秧歌融合起来,本着先模仿再创新的思想创造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而这种新的表演形式是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来愉悦观众,更符合当今的审美观点,比只表演民歌应有更宽阔的发展前景,而一旦这种艺术取得成功,那么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昌黎民歌也相当于取得了成功,重新焕发了青春。

另外,我们也可以将昌黎民歌和昌黎皮影乃至周边县区的艺术门类进行多元化的融合,不要担心失败,要勇于创新、勇于融合,因为一旦有一种创新融合取得成功,那么对于昌黎民歌的发展和传承都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的。

三、要努力创作昌黎民歌新作品

总有老艺人抱怨欣赏传统艺术的人越来越少,他们不理解现今流行的快餐文化没有内涵、没有积淀却为何还能大行其道,而凝聚数代人心血的传世之作为何却没有人理会了?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其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作品数量,拿昌黎民歌来说,诞生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那么到如今可以演唱的曲目数量是多少?新近创作的曲目又是多少?我想这与流行音乐的比例可能都不能用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来比喻,而是要用万分之一甚至十万分之一来形容了。作品的严重匮乏是制约昌黎民歌发展的重要瓶颈,一部作品再经典、再出色听上几遍也就腻了,如果没有新的作品及时出现,那么观众就必将远离你这种艺术形式转而去寻找其他可以满足其无限审美需求的艺术形式。通俗音乐为何能如此流行,一方面是商业包装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新作品不断地涌现可以满足听众无限的审美需求。

因此,昌黎民歌继续传承发展下去,便要不时地推陈出新,新作品要不断地涌现。同时,我们还要注重作品是否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我们在创作的时候,要考虑到唱词和配乐是否跟得上时代,同时我们还要将一些新元素加入到作品中来,在唱词上融入当下的流行语,在配乐上加入电子乐特效,在舞美上要多利用当今的各种高科技手段等等,如果能多创作新作品,多创作脍炙人口的新作品,那么昌黎民歌的未来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四、要努力挖掘昌黎民歌的商业价值

一门艺术的商业价值,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其是否能招徕足够多的观众,能否卖出足够多的票、能否卖出足够多的拷贝。对于昌黎民歌这种地域性的艺术门类来说,除非是像二人转那样火爆全国,否则在剧场收入和多媒体介质的收入上都是微乎其微的。就目前而言,昌黎民歌还没有这个能力在这个领域分一杯羹,但并不意味着昌黎民歌就不能挖掘其商业价值。

当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凡红白喜事、开业庆典、商品促销、庙会集会之类的活动都希望能办得热热闹闹的,而这就是昌黎民歌的机遇。在昌黎民歌中有一种“叫卖调”,是小商贩在做生意时唱的小调,如《卖针调》是这样唱的:“再包起一包来,包了一包又一包,包包里面好钢条。包了一包又一包,这包倒比那包好,使着好了你常来到,使着不好只一遭。”这部《卖针调》可谓既好听又实用,如果我们能多创作出这样具有实用性的作品,再加之与昌黎地秧歌融合后那火爆的场面,那么会有大量的开业庆典及娶妻生子之类的活动需要我们的民歌去助兴,仅昌黎县一地便有足够的演出活动维持昌黎民歌最基本的规模。如果昌黎民歌能在此处博得一席之地,那么其发展和传承的问题自然而然便解决了,甚至有可能因为生意的火爆,使更多的人愿意学习昌黎民歌。

五、大力培养民歌艺术家和民歌爱好者

昌黎民歌要想真正地繁荣起来,人才的培养是势在必行的,这其中的人才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具有高水平的民歌艺术家,另一方面则是广大的民歌爱好者。

任何一种艺术的繁荣复兴,都必须要有一群高水平的艺人作为领路人,一方面他们可以利用自己高超的艺术水平将艺术升华到更高的层次,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爱好者,民歌也是如此。因为只有高水平的民歌艺人才能将昌黎民歌的艺术内涵和艺术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普通老百姓在田间地头唱民歌是为了抒发心情,是为了自娱自乐而唱,唱的时候并不在乎唱得是否好听,唱歌的人高兴了,但听歌的人则很难从中体会到民歌的魅力,如果是一个初次欣赏昌黎民歌的人来聆听普通爱好者的演唱,也许并不能使其产生喜爱之感,但如果是欣赏一个高水平民歌艺人的演唱,那么可能非常容易被其精湛的演绎技巧所折服,同时也会对所演绎出来的民歌魅力深深地吸引。我们回顾历史,发现民歌的诞生已有五六百年,而民歌最红火的时期,莫过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一时期之所以成为昌黎民歌的巅峰,民歌之王曹玉俭是功不可没的,正是由于曹玉俭的精彩演绎,使昌黎民歌在全国名噪一时,并且在传授、改编、整理昌黎民歌和培养民歌手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冀东民歌后继有人,他除了自己演唱,还培养出了齐凤英、曹惠芬等民歌手十多名,在培养新民歌手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名出色的民歌艺人对于本派民歌的发展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注重培养高水平民歌艺人的同时,对于培养民歌爱好者的工作我们也丝毫不能放松,我们要清楚,民歌艺术家就是来自于民歌爱好者队伍的,只有拥有广泛的爱好者,才能从中孕育出大量高水平的表演艺术家,同时只有拥有了广泛的爱好者,民歌才能有稳固的市场根基。对于发展民歌爱好者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是从青少年抓起,将民歌作为我们昌黎乃至整个冀东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能接触并喜爱民歌。另一方面,对于现有的民歌爱好者群体我们要珍惜他们的热情,要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所喜爱的昌黎民歌,同时对于那些喜爱唱民歌的爱好者要给予大力支持,要在提供场地支持的同时,派专业技术人员对他们的技艺进行指导,提高民歌爱好者的演绎水平。

以上是笔者对昌黎民歌传承与保护措施的一些个人观点,昌黎民歌作为古老的文化遗产,我们有义务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希望上述见解能为昌黎民歌重新焕发青春起到一些作用。

[1]伍国栋.中国民间音乐[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张振涛.冀中乡村礼俗中的古吹乐社[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

2013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研究课题“冀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黎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HB13YS037)

崔琳(1973--)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 ,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声乐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昌黎秧歌爱好者
新时代文化背景下昌黎地秧歌传承创新发展研究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昌黎地秧歌
直播答题爱好者
昌黎民歌传承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中国·昌黎旅游风光摄影大赛
相声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