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推动老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2014-07-12楼爱苏缙云县新建镇文化站浙江缙云321400

大众文艺 2014年2期
关键词:缙云县雪峰丽水

楼爱苏 (缙云县新建镇文化站 浙江缙云 321400)

开发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推动老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楼爱苏 (缙云县新建镇文化站 浙江缙云 321400)

近些年,红色旅游已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地发展。而对于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来说是非常的重大,首先它能够推动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所谓红色旅游的资源主要指革命战争时期中包括的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一些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而红色旅游资源不仅具备区域性、观赏性、独立性、垄断性等旅游资源的一般属性,同时还具备教育性、神圣性、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性等突显其自身特点,因此这些成为了开展红色旅游的载体。红色旅游资源蕴涵着灿烂的红色文化。而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包括物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与习惯在内的复杂的综合体。革命老区文化的最突出构成是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自由与伟大复兴事业的历史过程中的一系列文化现象的综合体。本文主要探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红色旅游的开发利用。下面笔者以雪峰山红色旅游为例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雪峰山美丽的自然景观

首先,雪峰山终年积雪,村庄被大雪封冻足有五个多月,因而村庄取名“雪峰”。整个盆地异常开阔,村民房子聚居在盆地的边缘,形成遥相呼应的三个自然村。

其次,雪峰山作为顶峰,它座落“仙霞”岭与括苍山两大山脉间,是仙霞岭友脉上的一个主峰。雪峰山顶峰,也称“观山尖”。山顶有小片平地,立此处环顾四周,可遥望丽水、缙云、永康、武义、兰溪、金华等城镇,蔚为壮观。稍作仰视,似乎天很低,头顶仿佛碰到蓝天,感觉伸手可采撷朵朵飘游云。1999年12月31日傍晚,缙云县电视台摄制组曾经拍摄了20世纪缙云大地上最后一缕阳光。

再次就是让雪峰人自豪的“龙潭瀑布”,瀑布落差117米。这个瀑布,在清代修三编的《缙云县志》上有过记载。龙潭“三潭三瀑”,相互照应,成为雪峰景点一特色。

还有就是雪峰现存古树,以红豆杉和柳杉为主。目前仅剩古柳衫7棵,红豆杉11棵。专家推算,这些古树群,树龄至少均在200年以上,其中最大的一棵柳杉为600—800年之间,胸围3.8米,高42米。

雪峰的古代遗址神秘又古老。至今尚有完好的金丽温古驿道,有婺州处为边界墙,有金塘坪寺院等遗址。“金丽温古驿道”是古时金华(婺州)通丽水(处州)到温州的捷径。石级台阶,路面小石子订的整整齐齐。路面宽约2米。

二、雪峰山光荣的革命历史

雪峰山,地处缙云、丽水、武义三县交界,海拔千米,山高路险林密。非常有利于革命游击战争的开展,在解放前,这里的人民群众深受着阶级的压迫与剥削,生活及其悲惨,人们迫切希望这种苦难的生活能够尽早到达改变。在1930年,雪峰山区贫苦农民揭竿而起,建立永康工农军雪峰山游击队,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打击封建地主反动势力。革命失败后,他们没有灰心。解放战争时期,在雪峰又建立了地方党的组织。雪峰山成为处属(丽水)、金属(金华)党组织和游击队的重要活动地区。1947年,浙江壮丁抗暴自救军第三总队在雪峰村宣布建立。1948年到1949年5月解放,雪峰村成为浙东路南党组织、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路南军分区、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支队的重要机关驻地和后勤基地。六支队教导队、路南军政干部学校、《新路南报》社、路南电台、部队被服厂、医务站、军需供应站、交通联络总站等重要机关均设在雪峰。雪峰山区曾多次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清剿”,但是广大党员和革命群众不怕困难,不怕流血牺牲,顽强地坚持斗争。他们为革命的胜利、为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解放以后,雪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展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创新功。

三、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问题

2007年,雪峰村属双川乡政府,2008年后,乡镇撤扩并后,雪峰村并入了新建镇。新建镇是缙云人口大镇,有84个行政村,7万多人口,雪峰村失去以前乡政府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视,又经历了村级组织的换届选举,使村干部主要领导之间又闹矛盾,极大的影响了对雪峰山的旅游发展步伐。在外界的经济大潮影响下,部分干部追求个人利益,缺少对公益事业服务奉献精神,加上村集体经济一直负债,干部、群众失去信心,不敢办事业。对上面的项目也不积极争取,对老一辈留下的革命遗产不够重视,破坏严重。现在很多游客都冲着雪峰山红色革命精神来的,来时兴高采烈,到时一片茫然。除了展示馆外,雪峰没有解说和导游,无地方游走,也没有亭子等可供休息的地方,只得气呼呼地回去。经过村干部第一把手的实事求是,密切党员、群众的关系,多谈心、多听群众建议,以上问题已逐渐解决。

四、如何开发红色旅游加快老区经济与文化发展

(一)改善当地交通条律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为了加快老区建设,发展老区经济,我们必须改善交通条律,因此,在1987年,由县交通局组织技术人员,对“雪峰公路“进行测量,确定公路6米宽,9.5公里长。从此,雪峰人民学习老一辈革命的精神艰苦奋斗,十年如一日,坚持义务投工投劳。全村男女老少不畏严寒酷暑,饱经风霜雨雪,劈山开路。至1998年,公路造价约为160万元,其中村义务工和村自筹资金合计81万元。在雪峰人民艰苦筑路过程中,上至八旬老人,下至星期六回家的中小学生,全村人人出动。到1998年8月村民义务工达4万工。

2000年3月初,丽水地委委员、地委宣传部长徐峻到雪峰调研,看了这条蜿蜒穿行崇山峻岭间的公路后,指出:“雪峰人自力更生、坚忍不拔、坚持13年修路不止的精神非常可贵。这既是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也是丽水人民立足山区,艰苦创业的丽水精神的突出体现。我们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从此,“雪峰精神”作为丽水精神在金丽水地区打响了。在90年代影响和鼓舞了整个缙云县乃至整个丽水地区的人民。

(二)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 促进雪峰村旅游发展

雪峰村位于缙云县新建镇西北角,山高地险,现有人口679人,耕地303亩,山林面积6040亩,村支部现有党员25人,村集体年收入5万元。村集体收入较为薄弱。

2007年9月,金华市党史办与丽水市党史办共同在雪峰村姓王祠堂修建“雪峰山革命历史展示馆”,并在雪峰祠堂立空“浙江壮丁抗暴自救军第三总队”成立遗址纪念碑。同时邀请健在的老革命同志重游革命根据地。展示馆以雪峰村1930年革命开始到改革开放后雪峰人民继承革命传统和不屈不挠的筑路精神为内容。2010年,雪峰村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现有农家乐4家,游客量从2006年2000人次增到2010年客流量达一万余人次,雪峰人民对红色旅游鼓起了干劲。

(三)强化雪峰传统革命精神 促进红色文化传承发展

雪峰山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夏天清凉怡人,“雪峰精神”的红色革命造地后,作为旅游的载体,它承载了革命事迹、人物和精神的丰富内涵。村干部为了做好红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不断向上级主要部门争取项目资金,积极推动雪峰红色旅游休闲的发展。特别是一些重要革命遗址,如浙东游击队在雪峰东疗自然村的司令部、被服厂遗址的修复。总之要做好“雪峰精神”的重振工作与革命传统精神的继续发展,就必须抓住当前难得的机遇,逐步提升“雪峰精神”的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为了能让雪峰人民在自己的家门口得到发展,使雪峰村红色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雪峰人民付出了不懈的努力。而这种雪峰革命精神不仅需要我们当代人要继承与发扬,更需要后人去学习与铭记,它应像接力棒一样,让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永远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缙云县雪峰丽水
丽水发现新物种
浙江丽水邮储扶贫助古村美丽蝶变
要退休了
丽水古堰画乡
缙云:力促政府出台学前教育三年规划
看山是山?看山非山?
缙云县团结小学
从《丽水日报》、丽水网实践看地方媒体网络问政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