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清末北京官话特殊的“所”及其来源

2014-07-11魏兆惠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清末特殊来源

摘 要:清末汉语中有一个特殊的“所”,是起强调作用的语气副词。与“所”同音的“索”在汉语史上也有在动词前做状语,表“尽、全”之义的语气副词用法,且在清代文献中,出现了“所”“索”可互换的例子。清末汉语的“所”应该是“索”的同音假借,只是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意义的“所”“索”基本消失了。

关键词:清末;北京话;特殊;所;索;来源

作者简介:魏兆惠,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083)

在清代,尤其是清末官话作品中常常出现的一个特殊的“所”,如“所傻了”“所不学了”。这与汉语史上常见的动词之前助词“所”全无联系和相似。关于这种“所”辞书也有一些解释,但对其用法和历史来源鲜有人挖掘。事实证明,与“所”同音的“索”在汉语史上也有在动词前做状语,表“尽、全”之义的语气副词用法,且在清代文献中,出现了“所”“索”可互换的例子。我们认为清末北京话中的“所”应该是“索”的同音假借,只是在现代汉语和北京话中,这个意义的“所”“索”基本消失了。

一、清代北京话特殊的“所”的出现环境

1. “所”的语料来源

清末北京话特殊的“所”主要见于北京籍小说家作品、清末日本官话教科书中,其他官话作品中也偶尔出现。京籍小说家如蔡友梅(损公)、徐剑胆(剑胆)、丁竹园(国珍)、冷佛、市隐等,官话教材有《语言自迩集》、《(北京官话)士商丛谈便览》、《急就篇》等,官话小说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其中蔡友梅《小额》出现9例,日本官话教材《伊苏普喻言》4例,《谈论新篇》1例,《官话指南》9例,《生财大道》10例(据张美兰2007年统计①)。

2. “所”的句法环境

(1)从“所”的位置看,它一般位于主语(可省略)和谓语之间,而不能位于主语之前。其后的谓语成分极少是光杆动词,一般是动词短语。如:

1)我现在所找不着合式的房子。(官话教材《士商丛谈便览》)

2)您睡吧,喒们明天再谈,我所扎挣不住了。(官话教材《急就篇》)

3)起打一入学堂,他所学坏了。(蔡友梅《非慈论》)

4)您是有两下子,人家所信服上啦。(蔡友梅《忠孝全》)

以上谓语“找不着”“扎挣不住”“学坏”“信服上”均是动补结构的动词短语。

5)刚够自己的嚼过儿就得了,所也就没人肯攒钱了。(官话教材《生财大道》)

6)那亚美利驾的荒地,虽然不值钱,可也不是因为像阿拉伯地方的地,所连一颗一粒的粮食都不长的缘故……(官话教材《生财大道》)

7)现在庄稼所都长起来了罢?(官话教材《官话指南》)

以上“所”后紧接着的“也就没人肯攒钱”“连一颗一粒的粮食都不长”“都长起来”均为状中结构的动词短语。

有时谓语也可以是形容词,并且可以是光杆形容词,如下文的“傻”和“憨愚”。

8)大拴子说完了,额大奶奶所傻啦。(蔡友梅《小额》)

9)一次外家找到门前大骂,福八聊直会不敢出去,其中勾七套八好些个猫儿溺的事情,后来骂的所憨蠢啦,岳魁听不过去啦……(蔡友梅《忠孝全》)

(2)从“所”所处句子的语气来看,可以是肯定句,也可以是否定句。

10)也就是那时候,钥匙如今,走在街上,巡警所得干涉。(蔡友梅《小额》)

11)这们一来,把二秃子所给纵起来啦。(蔡友梅《铁王三》)

12)范三哈哈一笑,说:“三哥你愿意是你的造化,过门所得给你养个大小子。”(蔡友梅《铁王三》)

以上句子都是肯定句。

13)倒是善金大爷,后起来的,皆因是心里有事,前午夜所没睡。(蔡友梅《小额》)

14)我这一向所没见他了。(官话教材《急就篇》)

15)额大奶奶一看小额的病加紧,所不得主意。(蔡友梅《小额》)

16)我是着急银子所不来。(官话教材《士商丛谈便览》)

17)就起到了苏州之后事情就所不顺了。(官话教材《官话指南》)

18)赶开了印之后,就该忙了罢?可不是么,赶开了印之后,就所没甚么闲工夫了。(官话教材《官话指南》)

以上句子都是否定句,否定词“不”“没”一般都位于“所”之后。

综上可见:

第一,“所”和动词短语或形容词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特别紧密,中间可以插入动词或形容词的其他修饰性成分,也就是说,“所”并不是依附于动词或形容词的,如例(5)、(6)。

第二,去掉“所”句子仍然完整,也几乎不影响句子的表达,也就是说,“所”在句子中应该仅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二、学界对“所”性质的认定

学界对于这种特殊的“所”的解释并不多见,基本有两种:

1. 认为是副词,表示“全”“完全”之义

(1)《语言自迩集——19世纪的北京话》:“这人我所不记得:这个人是这么一个人,是我不记得的一个人;加‘所so有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张美兰按:“所,副词,全也。‘所的这个用法在清末民初的域外汉语教材、小说中多见……这是一个比较陈旧的词,现在少用。”②

(2)《语言自迩集》(副词部分):“我好些天总没看书,《通鉴》是差不多忘了,那《汉书》所全忘了。”自【注】曰:“所全忘了,几乎全忘记了;所so,在这里用作如‘全ch?üan(全部,全都)那样的加强语意的词;这种表达方式是北京话特有的,外地人几乎弄不懂。”③

(3)《伊苏普喻言》:“就又叫过狐狸来问说:‘我嘴里的气,是怎么样的味儿?狐狸躬身领命说:‘奴才这两天伤风,鼻子所不行。”自【注】曰:“所,全也。”……张美兰按:“‘所的副词这个用法在清末民初是相当普遍的。……据我们的初步统计,几乎在所有明治时期教材中都出现这一用法。”

(4)《自迩集平仄编·四声联珠》:“所不明白,所者,一切也;所用不着,一切不成用也。”

(5)刘一之《小额》注释本:“一夜所没睡。——所,完全。”④

(6)陈刚《北京方言词典》:“所:<陈>绝然,完全。说什么他是所不答应,非要不可。/觉着病所好了。/混得所不成了。”⑤

2. 认为有“简直、索性”之义

(1)陈刚《北京方言词典》:“<陈>索性,干脆。东家所不上柜上去了。”⑥

(2)齐如山《北京土话》:“所:简直也,成总也。如云‘所不是那们回事,‘这们好好东西所吃不下客(去)。”⑦

“完全”和“简直”都是表达说话者的强调语气的副词,且意义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完全”是对事物性质、状态、范围和程度的肯定,“简直”除了肯定以外,增加了某些夸张的成分。可以认为,“所”表示“简直、索性”义的用法,是从“完全”义发展而来的,只是比后者的强调意味更浓。

三、“所”从何来——同音“索”的历史发展

关于这种特殊的“所”的来源,有两种可能。由于它非常巧合地出现在清末北京话中,第一种可能是语言接触(满语和汉语)的结果。但我们无法找到确切的证据说明它是汉语从满语的借词。第二种可能反而更为可信:汉语史上,有过同音的“索”,其功能和用法和“所”有颇多相似之处。我们认为,“所”来自于同音的“索”。

与“所”同音的“索”字的形容词用法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广雅·释诂》就有:“索,尽也。”再如:

19)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尚书·牧誓》)

孔安国注云:“索,尽也。雌代雄鸣则家尽,妇夺夫政则国亡。”

20)若矢不备,则司马又袒执弓如初,升,命曰:“取矢不索。”(《仪礼·乡射礼》)

郑玄注:“索犹尽也。”

21)余年且索,旅力已愆,尚何施为,可以报称。(宋王安石《代上明州到任表》)

以上“索”主要用在谓语的位置。还可以用在动词之前,充当状语,“全部,完全”义,是对于事物范围的限定。

22)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史记·滑稽列传》)

司马贞索隐:“索训尽,言冠缨尽绝也。”

23)俟自见,索言之,唯陛下深察焉!(《汉书·外戚传》)

颜师古注:“索,尽也。”

24)索举贤良待问之士,聚而俯告,悉徵所达,以辅于明。(《全唐文·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

25)索了无所有,至于究竟不有不无,一切皆空尽无所有。(《一切经音义》卷二十四)

金元以后,“索”渐渐由形容词发展出范围副词的用法。其主要标志是:基本不再做谓语,常做状语,并常与表示数量的词语结合使用,来表达对事物范围的限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全部”。

26)朝野所知,满寺里僧人索归逝水。(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27)五百儿郎,索遭摧折。(金无名氏《刘知远诸宫调》)

“满寺里”和“五百”表示事物的数量或范围,“索”当看作范围副词,其语义指向句子的前半部分,即主语“僧人”“儿郎”。

在范围副词的基础上,“索”进而发展出语气副词的用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完全、绝然”,语义指向句子的后半部分。

28)您索与他死去也末哥!索与他死去也末哥!(《古杭新刊的本关大王单刀会》二68)

29)道有个治家治国,俺索学分个为人为己。(《新刊的本泰华山陈拎高卧》三202)

30)我今番索通个人情。(《新刊关目严子陵垂钓七里滩》三630)

31)主公也索离了这里。(《新刊关目诸葛亮博望烧屯》四746)

32)我是索不要。(原本《老乞大》)

因“索”语义指向句子的后半部分,即谓语部分,主语的单数和复数就没有要求。

《元语言词典》也指出了“用在动词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的“索”的用法:⑧

33)君王索怀痛忧,报了仇也快活。(《西蜀梦》三[三煞])

34)那时节,趁心性,由他娇痴,尽他索憎。(《古名家杂剧》本《玉镜台》二[煞尾])

35)当初你腰间挂了先封印,安可也须当索受辛勤。(《哭存孝》二[骂玉郎])

36)天使索劬劳,事君王束带立于朝。(《九世同居》四[殿前欢])

37)静巉巉无人救,眼睁睁活受苦,孩儿每索与他招伏。(《蝴蝶梦》二[斗虾蟆])

“索”释为“完全”或“简直、索性”要看强调语气的轻重,二者可看作只存在“一线之间”的距离,甚至可以看作一个义项。

明清官话作品中也有这种用法:

38)只因许庄公是个有道之君,索得民心,愿为固守,所以急切未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

39)这希铨也索作怪,娶了亲来,并不曾圆房,却同一个朋友同起同卧。(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二回)

40)早知死后无情义,索把生前恩爱勾。(《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第二卷)

“索”成为语气副词,有这样几点标志:

第一,只能充当状语,其后一般不能加“地”。

第二,在句子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用在动词其他修饰性成分的前面,如例40)用在“把生前恩爱”之前,也可以出现在动词的其他修饰性成分之后,如例39)中出现在“也”字之后。只是副词“不”只能出现在其后。

四、清末语气副词“索”与“所”的通假

与清末特殊的“所”的相似之处在于:“索”也可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如例39),如果出现在句首,往往可以省略主语,如例40)。“索”可以用在肯定句中,如例28—31),也可以用在否定句中,如例32)。“所”和“索”均表示交际一方对话题或述题的确认或强调,带有很强的判定性表示加强语气,可不译。因此在清代文献中出现了“所”“索”通假使用的情况。试比较:

41)任凭怎么教,他索不学,怎样?(厚田万福《重刻清文虚字指南编》)

42)找了半天,我的马所没找着。(《官话指南》)

43)说什么他是所不答应,非要不可。(《北京方言词典》)

以上的“所”“索”出现的句法环境相同,均用于否定词之前,表示对“学”“找着”“答应”的否定性强调,应是通假关系。

不仅“所”“索”可通假,在其他文献中,我们发现“所”“全”可互换的例子。试比较:

44)所仗着法力收伏了英雄汉。(清华广生《白雪遗音》)

45)林爽文作乱来反边,(胆大欺天,)所仗着人多,霸占台湾。(同上)

46)赵子龙,独挡曹兵千员将,(全仗手中枪,)火烧战舡,炮打襄阳。(同上)

47)全仗乌老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了。(冷佛《春阿氏》)

这里“全仗”和“所仗”可以交替使用,甚至可以出现在同一作品(如《白雪遗音》)中,可见“所”“全”意义和功能相似。

这样,“索”“所”的同音关系和“所”“全”的同义关系的链条就建立起来了。

综上可见,“所”和“索”的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的过程:

五、余论:“所”的消失

语气副词“索”主要出现在元明文献中,“所”在清代较常用,但是在现代汉语和北京话中均基本消失,如老舍作品中未见一例,在《北京口语语料查询系统》,仅发现2例疑似材料,存疑。

48)是其貌不扬啊,啊,瞅着我就是这么破破肋肋的,嗯,邋里邋遢的,所肋{9}的,嗯,邋里邋遢的,所以呢,就是人家,惹人家呢就是说讨厌。(说话者:1917年出生,男,满族,家住东城区,小学文化,技师)

49)工资,工资我是每月拿到一百多块钱,拿到一百多块钱。我现在所好的呢,现在我是等于退休,拿一部分,拿一百多块钱,另外我现在……(说话者:1921年出生,男,满族,家住西城区,大专文化,医生)

注 释:

①张美兰:《明治期间日本汉语教科书中的北京话口语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②张美兰:《<语言自迩集>中的清末北京话口语词及其贡献》,《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③(英)威妥玛(Wade,T.F.),《语言自迩集——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话》,张卫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1页。

④刘一之:《<小额>(注释本)》,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第20页。

⑤⑥陈刚:《北京方言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63页。

⑦齐如山:《北京土话》,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第171页。

⑧李崇兴:《元语言词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04页。

{9}材料不太明晰,存疑。

Abstract: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there was a special“suǒ(所)”in Chinese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adverbs. It was the homonym of“suǒ(索)”in Chinese history. “Suǒ(所)”could be exchanged with“suǒ(索)”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It should be a“borrowed”word under the guise of homonyms. But in modern Chinese,this sense of“suǒ(所)”almost disappeared.

Key words:the end of Qing Dynasty;special;suǒ(所);suǒ(索);history

(责任编校:文 建)

猜你喜欢

清末特殊来源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立足特殊化,巧解数学题
清末书院改学堂
简述清末西方中国观的转变
档案见证基层民主在“特殊”选区的首次实践
论清末粤汉铁路风潮对粤港地区报业的影响
浅谈清末新式学堂与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中心的形成
图表
图表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