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主问题的创新设计

2014-07-10戴树芝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6期
关键词:散文文本课文

设置问题和进行提问,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些提问是较琐碎、肤浅的,提问设计的不到位,让一堂课看似七嘴八舌、气氛活跃,实则哗躁有余,浮泛浅表。这种多问题式的设计方法,不仅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连贯性,而且在教师的提问之下被动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抑制,最终不利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干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让语文课堂多一些品读、感悟、玩味和思考。

阅读教学主问题,指的是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和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品析、创造的重要问题。其特点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少,以一个问题为主,有时用一两个补充问题辅助;提出的问题精,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提出的问题实,能紧扣课标知识能力体系;提出的问题活,能激发学生思考,体现思维个性。主问题所追求的是“一问激起千层浪”的艺术效果,所引领的是深层次的阅读教学活动。

如何进行主问题的创新设计?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悉心研读教材,分析了解学情

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本人对课文的解读要立意高远,站在课文之外看问题,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和把握,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

《祝福》作为经典小说,可提的问题诚然很多,但在教学时可以理出两个大问题:为什么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这样,不是以知识版块为立意静态地呈现问题,而是直接抽取能逼近小说主题又能统摄全篇的核心问题。

二.立足文本,分析文本体裁、题材特点

在文本内容上,可以从不同文本的核心特征入手设计主问题。现行的文本样式有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这四类文本,抓住这些不同文本样式的核心特征——诗歌的凝练含蓄、散文的感情基调、小说的人物描写和戏剧的矛盾冲突,就可以针对性地设计核心、关键的问题。

譬如小说《宝玉挨打》,研究题目后,结合课文内容,可设计三个主问题:为何挨打?贾政如何打宝玉?众人对宝玉挨打有何反应?在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以后,再让学生对小说中使用精妙的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细节、一段情节进行精彩评点(教师先做一个评点示例)就显得信手拈来、水到渠成了。

三.选准角度,抓一个要点,以点带面,一课一得

一篇文章解读的角度很多,不必处处落实,面面俱到。只要能够在某一点上触动学生,引起他的兴趣,他就可能因这一点而自主求知,主动探究,从而在课堂之外继续学习,获取更多。

曹操的《短歌行》可以这样设计:诗中哪个字最能恰当表达诗歌的感情基调?(忧——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忧从中来)是什么样的忧愁令这位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忧思难忘、忧从中来”呢?通过分析诗歌内容情感,明确诗人一忧人生苦短,二忧求贤不得,三忧功业未就,进而感受这位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理想抱负。

四.探讨文本的多角度延伸比较

从单篇文本跳出来,把内容或形式有一定相似点的文章加以对比阅读,进行宏观的设计,这更体现出主问题设计的高屋建瓴。找准文本之间有效的比较点设计主问题,以辩论探讨为形态的文本比较对话式阅读,实现的是对文本的更深刻理解。

如将李清照的《声声慢》与《一剪梅》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由意象、意境再到境遇和情感,感受“一般愁字别样情”,体会诗人前后两个时期创作风格、思想情感的迥然不同。也可以将《声声慢》与李煜《虞美人》对比阅读,比较二人何人之愁更重。学生的理解由文本内容内涵到形式美感,归纳出“一个女人的悲苦遭遇”和“一个男人的凄惨人生”。“悲苦遭遇和凄惨人生”的表述可看出学生的学习升华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五.注意单元间各篇文章的呼应

如必修二散文单元的阅读教学可以散文特点为核心,凸显各篇特色,使各篇知识点相互补充,形成知识能力体系。《故都的秋》设计主问题为“在作者心中,北方的秋究竟有什么魅力而令他无限热爱”,重在品味散文的语言和情感;《荷塘月色》的主问题设计为“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重在关注散文的情感和结构;《囚绿记》主问题设计为“我为什么囚绿,又为什么放绿怀绿呢”?重在探究散文的主题。这样逐一突破,依次完成散文教学任务。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阅读教学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主问题的设计与创新,是一个关系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关系课堂教学改革、课型创新的重要问题。它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感受到语文的灵动,语文的深刻,语文的美丽,使语文课堂成为培养人气质的一片美丽的良田沃土。

戴树芝,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黄石。责任编校:老 猛

endprint

猜你喜欢

散文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