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社会人大代表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2014-07-10顾亚林
顾亚林
关注民生,了解民意,了解选区社会成员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向国家机关反映人民呼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当今社会早已进入信息社会,互联网由于其信息发布门槛低,具有亲民性和扁平化特质,已经成为社会大众表达个人愿望,对社会现象和社会管理发表评论的重要窗口,网络已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如果我国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能够在注重传统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大力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掌握科学搜集网上民意的方法,把关注、搜集网络民意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手段和工作方法,通过网络了解社情民意,充分利用网络履行职责,必定能够实现信息网络与人大工作的良性互动。这将进一步提高人大和人大代表的工作效率,增加了解社情民意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发挥人大和人大代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应有作用。
一、利用知名网站搜集网络民意
现阶段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势头迅猛,网络正以其开放、快捷、公开、受众广、影响大等特点,激发社会大众参政议政、监督官员、惩治腐败的极大热情。网络已成为开展民意诉求、关注民生的新平台,成为民众表达民意诉求的一个重要渠道。
人大代表及人大工作人员不仅要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社会调查、了解辖(选)区情况,同时应当深入到网民中去洞悉、搜集社情民意。 网络民意主要集中在知名的网站、论坛等网络平台,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网站有腾讯、凤凰、新浪、搜狐、网易等。网民们登陆哪一个网站或论坛,与其本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息息相关,不同的民意倾向与不同类型的网站或论坛关联度并不相同。这就要求人大代表及人大工作人员要有意识地访问并浏览一些影响力大的网络平台,并且要重点关注诸如“南京西祠胡同”这类地方性网络主流平台。关注网上的热点话题,尤其是本地网民关注度较高的时政、民生等热点问题,搜集、梳理并分析网民的主流看法,探究背后隐藏的真实意向。哪里的网民多,人大代表就应当到哪里去搜集民意。
不可否认,全国性的热门网站由于自身的特点导致它们对网民的吸引力一般都要远远超过国家机关网站。基层人大可以主动寻求与这些全国性网站进行合作,做到社情民意调查的“外挂”,以吸引这些网络平台上的网民主动参与人大及人大代表组织的社情民意调查。通过这种方式搜集的民意较为费时、费力,但更加真实,也没有处理问题的时间压力。而人大及人大代表却可以在问题的萌发阶段就可察觉,并向相关国家机关提出意见或建议,促进社会管理和社会和谐。
为在网民中树立并维护人大工作为人民的形象,人大或人大代表应当特别注重处理问题的时效,对于网民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一定要尽快给予答复,对于短期内不能答复与处理的事项要向网民说明情况,尤其要避免“已转相关部门”这种现象的出现。如果能为网民解决事关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人大数字平台、人大在线、网上人大专栏或外挂窗口自然就会有人气、有影响力,上述的平台或窗口很快就会成为本地民众与人大难以割舍的重要互动渠道。否则,一旦敷衍并失信于网民,就会被网民所遗弃,也就失去了从网上搜集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所以人大应当将其工作人员与人大代表从网上搜集到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迅速提交国家机关相关职能部门,或召集这些部门工作人员在网上进行现场办公,及时解决民众关心的问题。
二、搭建人大信息网络平台
1.加快基层人大数字平台建设。建设数字人大,可以实现人大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的公开、透明,以最直接的方式把人大工作展现在社会大众面前,消除社会大众对人大工作的隔膜,引导社会大众了解并重视人大工作,理解人大代表的角色功能,支持人大代表开展工作,自觉参与人大工作,从而更有效地发挥人大及人大代表的作用。
2.加强基层人大网络建设。尽快建设并完善贴近网民、可供网民发表意见和看法的人大网络专栏,比如,可开设网上人大论坛、人大代表论坛、人大代表在线、网络问计、网络问政与网上公示(可跟帖评论)、网上投诉平台等栏目。还可以开设社情民意通道,比如,可以公开人大机关、人大领导、人大代表电子邮箱或电话。也可以进行人大代表微信互动,或举行在线讨论、单独连线对话活动等。在社会大众心目中,人大开设的这些栏目是权威的、正规的、严肃的社情民意沟通渠道,因而具有较高的点击率和较广的参与面。从畅通网民意见和建议的角度出发,最好采用网络民意直通模式,即在一个网址上建立统一的接收、受理社情民意的网络信息平台,由社会大众在该平台上选择他所求助的受理部门,提出建议或进行投诉。同时,应当重点做好 “人大在线”设立工作,即网民可以通过“人大在线”,在网上发表看法,提出问题;政府相关部门接到人大转来的网民的意见、建议和问题后,可以把相关问题的答复、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直接告知网民本人,也可以在本部门网站或“人大在线”公布,使问题提出人能够通过网络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相关问题是否已经得到处理,处理的过程及处理结果如何。通过网络阵地,人大及人大代表可以掌握社情民意方面的第一手信息,及时了解苗头性、倾向性、突发性信息,可以提前介入,处理问题,化解矛盾。人大信息网络专栏不仅可以拉近人大及人大代表与民众的距离,增进理解和信任,而且为公众参政议政和表达意愿打开了一条便捷通道。
三、开设人大代表微博、微信
相比较传统媒体,微博、微信有其独特优势。一是信息保持原始形态。微博、微信的相互转发,可以让群内成员发布的信息以最原始的形态到达其他成员,避免了信息因层层传递而失真; 而群内成员自发地转发他人的信息,实际上是在强化相互间的社会认同,使得这一群体成员对特定事件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二是接受程度高。当今社会一些国家机关提供的信息容易被受众忽略以至排斥,信息提供者的目的很难达成,其工作效能不是很高。而微博、微信的传播,是群里的成员主动发起并传播的,他们已经认可并接受传播的内容。三是认可度高。由于微博、微信多采用实名登记,观点、兴趣、爱好相近的人才会形成一个微博、微信群体,群内成员发布的信息,尤其是群内领袖的微博信息往往受到其他成员的认可,能够产生较强的舆论效果。正因为微博、微信有这样的特点与功能,人大应当引导人大代表从开设微博、微信,建立人大代表微博、微信群,通过人大代表这个点,引领社会大众这个面,共同参与社会管理。
1.及时发布信息,彰显人大代表形象
信息社会对于重要和突发事件的报道,微博、微信的时效性是其他媒介无法企及的。人大工作应当占据信息发布的制高点,除了发挥人大微博的作用外,还应创造条件并鼓励人大代表采用微博、微信形式,发布当地发展规划、社会管理改革措施、民生问题的解决及其他需要征求社会大众讨论的问题,让社会大众通过人大代表这一渠道在第一时间获取权威的、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引导社会成员树立主人翁意识,通过人大代表参与社会管理。
2.主动回应网民,强化受众认同
为做好代表工作,对于社会大众关注度高的突发、敏感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在职责范围内人大代表应当在第一时间发布微博、微信,与群内成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态度,倾听他们的看法,理解他们的感受,并征求他们对自己处理问题的意见、建议,这种做法一定会赢得网民的理解和支持,强化他们对人大代表工作的认同。
3.扩大交流,巩固群众基础
人大代表用好微博、微信,有助于促进人大代表与社会大众的沟通交流,使得人大代表和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保持对等。通过这种无中间环节的直接互动,可以确保人大代表“身临其境”地深入基层,掌握民众的心理动向及其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方便普通民众发表看法,自觉地通过人大这一途径参与社会管理。人大代表与民众也能通过沟通交流,加深理解,增进感情。这必定会进一步完善人大工作的相关举措,从而改进人大工作。改变民众心中人大及人大代表远离社会公众的形象,使得人大、人大代表与社会大众的关系从“官民”关系转变为无距离的“网友”关系,人大代表在与网民的互动过程中,可以为他们指点迷津,提供服务,进而增进他们对人大、人大代表的信任、理解,树立人大代表为民、亲民形象,密切人大、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明确责任,构建社会公信力
人大与人大代表开通微博、微信,就必须改变官僚主义作风,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人大代表开通微博、微信,也就意味着他们有直面民众的勇气,具有适应民主、开放、互动的网络工作能力。面对公众的投诉、批评和建议,不能打太极和装聋作哑,否则,只会失信于民,有损人大、人大代表为民办事的形象。人大代表开通微博、微信,必须明确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工作职责,在行使人大代表的权力,履行代表义务时,所言所行应接受公众检验,提高社会大众对人大代表的信任,构建人大和人大代表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
四、拓宽网络时代人大代表监督渠道
我国人大与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还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原因在于其掌握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及人员违纪违规的信息难度较大,而网络无失真传递信息正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人大代表信息来源的不足。已查实的众多腐败案件表明,网络在揭露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乱纪、失职渎职方面具有重大作用。网络有时能充分揭露国家机关管理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网络所形成的社会舆论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压力,有效遏制社会管理中违法乱纪与渎职行为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拓宽人大监督渠道,主动构建人大信息网络平台,充分运用网络发挥人大及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
1.充分发挥网络监督作用。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要提高敏锐性,增强预见性,注重搜集网络民意,关注网络舆论,利用网络搜集关于社会管理、政风行风和官员违纪违规的网上信息,了解并掌握相关事件发生的动态与趋势,综合分析所有信息内容,查找问题的症结,问询并督促相关部门解决民众诉求,发挥人大监督职能。
2.强化多形式网络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信息平台建设,发挥其在了解社情民意、权力监督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将网络监督纳入人大工作的范畴。充分利用上述人大信息平台、人大在线及其他网络栏目,建立并完善人大网上举报系统,使社会大众能够较为容易地参与到人大监督工作中来。扩大信息来源,展开网上信息搜集,利用网络向社会各界征集政风行风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人大应当与一些国家机关一样,建设网络舆情搜集分析和重大群体事件处理工作机制,及时发现、梳理和排查网络上呈现的腐败案件和相关部门失职渎职线索。
3.加快人大网络监督规范化建设步伐。网络监督的重大作用在现实社会已经得到充分证明,而多数基层人大的网络监督还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顶层设计,加强人大网络监督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引导人大网络监督朝着科学、规范、合理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网络在惩治腐败、了解社情民意、参与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信息时代人大及人大代表发挥网络监督作用,有助于进一步解决部分人大代表与民众联系不够紧密,了解社情民意不够及时,普通民众问政渠道不够通畅,以及部门国家机关施政过程不够公开透明等问题,其通过网络将民众的诉求、心声和政府部门的工作置于大众的视野之下。网络虽然是人大和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帮手,但不能就此产生网络依赖症,甚至将网络当作唯一或主要的手段。由于在互联网上发表意见、公布信息,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及操作技能,因此必然会造成有些人没有能力在互联网上发表意见,表达诉求,而有些民众更愿意与人大代表在现实社会中面对面地交流。这就要求人大及人大代表在信息时代注重利用网络开展工作的同时,不能丢掉传统工作方法,要坚持开展调查研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现实社会,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了解民情、民意,掌握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可以说,在现实社会里进行调查研究始终贯穿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