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正在被互联网改变的领域
2014-07-09
汽车
尽管目前大热的Tesla正在国内通过网络销售的方式售车,但是互联网之于汽车,绝对不仅仅是贩卖途径那么简单。
按照Tesla的设计,从燃油到用电,这是颠覆汽车领域的开始。更大的目标在于让汽车联网。实现车联网后,先是要改变汽车的驾驶方式——没错,自动驾驶。第二,改变汽车产业链的服务模式。未来,汽车的维护、售后、升级,都完全可以通过云端推送的方式来完成, 通过互联网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互联网汽车的出现,意味着汽车厂商的盈利模式出现新的变化,这跟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的变革差不多,不排除有第三方制作的汽车ROM,能提供更丰富的功能,能与汽车计算机结合的外部传感器、数字周边,能够给汽车带来各种新功能的应用与增值服务,这个行业的规则就要被重新改写。
所以,在今年MWC展会上,出现了更多的汽车厂商。除了通用、福特等汽车公司亮相外,包括高通、中兴通讯、HTC等通信厂商的展台上也出现了汽车,可见,车载互联网应用已经成为展望未来几年互联网发展趋势的重要内容。当然,在更早的时候,苹果、谷歌、黑莓这些传统的拥有操作系统的IT企业,也已经把互联网汽车当成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方向。
现在距离苹果公司在2013年WWDC上宣布车联网合作伙伴名单——雪佛兰、现代、日产、本田等,已经八个月了。IOS in the car将会在本月发布,不过苹果一惯保持其高端至低端的战略,最快实现的3家厂商分别是法拉利、沃尔沃和奔驰。
如果汽车都联网了,安全问题怎么解决?
奇虎360作为互联网安全厂商,也在MWC上亮相,意在寻觅全球合作机会——360副总裁李涛与通用汽车首席信息官和车联网事业部首席技术官在通用汽车展台进行了会谈,这意味意味着360将进军车联网安全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你。此前李涛在接触 Tesla Model X后曾表示,“Model X整车都是智能系统,行车数据可以反馈到云端,服务器会帮忙运维,会提示问题,全程实时监控,智能控制,这在没有黑客病毒木马的情况下应该很酷,很关心马斯科在车载智能系统是怎么确保不被病毒黑客木马光顾的”。
看来,在车联网领域里,传统汽车厂商、IT、电信、互联网几种势力,已经搅合在一起,一种生态体系正在潜滋暗长。(似乎哪个领域都可以看到奇虎360,正如小米也在不断跨界,最新的方向是小米地产。)
地产
马佳佳“90后不买房”的PPT着实唬住了地产界的一些大佬。先甭管这个论点靠不靠谱,至少地产业已经开始思考互联网所带来的冲击。比如冯仑,比如万通地产,再比如最近有真动作的龙湖。
2月26日,龙湖集团流程与信息管理部总经理万国锋介绍,龙湖的互联网云社区交互平台建设将分3个三年计划进行。第一阶段是硬件平台的探索,这个已经完成;第二阶段是软件平台的建设,目前正在推动;第三阶段是平台功能完善,丰富业主云社区的体验功能。
万国锋说,今年是第2个三年计划的开始,“社区生活APP将在下个月上线,具备日常支付功能,业主可实现水电气缴费;未来2~3年,业主可通过APP对所有龙湖的服务包括物业、家政等下达指令,并实现居家智能化等功能”。
此外,龙湖商业部分的APP也会在今年内上线。“消费者可通过APP实现所有的消费行为,比如团购、预约停车位等。人流量、消费数据等也可以实时推送给商家,帮助其提升业绩。”万国锋说。
记者了解到,除龙湖以外,包括协信集团、东原地产等在内的本土房企都在积极探索互联网基因。
协信方面表示,房企必须主动对用户体验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为此,协信开发了APP掌上星光,集成了会员卡的全部功能,实现一卡逛协信购物中心。东原地产相关人士则认为,互联网对房地产最大的影响是商业地产的智能革命,可以让营销更接近终端、实时、精准。
当然一直努力学习的冯仑,对万通地产的发展也有计划:“研究了(互联网)以后我们已经有相应的办法了,我们得建立一个互联网时代的,虚拟开发商的平台,我们的目标是商业开发商自由主义业者,用最低价钱满足所有人居住的需要和大家在生活当中的便利性,我们对于未来的创新充满了期待,整个春节假期所有的团队都扑在上面,就是要在3月份推出这些东西”。
看来,三月份的地产业一定会刮起一股互联网改造的“春风”。
媒体
2014年的阳历第一天,《新闻晚报》宣布停刊,休刊启事边上同时发出了新媒体招聘广告。6天后,传媒大佬黎瑞刚宣布重回上海文广,主持集团的改革——这次文广的改革,成立了两个小组,一是改革领导小组,由徐麟部长担任组长,黎担任副组长;下设一个改革工作小组,黎任工作小组组长。在新年讲话上,黎提到了五个关键词:战略性整合、产品创新、新媒体、价值观和整体上市。
在数字经济的冲击下,传统媒体日益困顿。传统媒体人都在各自寻出路,有的进入了新媒体,还有一些在坚守。相较之下,《创业家》杂志创始人牛文文的转型则超前、路径清晰:在他眼里,媒体植入互联网基因,就是媒介转型。做一本杂志,同样可以这个思路去做,即内容产品化、产品服务化、服务众包化。
内容产品化。媒介的内容其实是很难重复生产的,比如说今天报道这个事件,明天要报道另外一个事件时,需要重头来过。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抑或视频,都是重新生产。互联网的产品思维其实就是: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互联网追求的是规模效应,无法重复的事情,在互联网上很难形成规模。
产品服务化。向读者提供服务。在这个环节中,媒体的读者变成了服务的用户,并且,构建起了包括弱关系到强关系的用户关系。
服务众包化。牛文文认为,对于《创业家》来说,众包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聘请外来的创业导师;二是创业者对创业者的服务。有些早先从黑马系列服务中脱颖而出取得一定成就的创业者,本身就可以回来成为后来者的创业导师。这是典型的整合他人服务他人的做法。
当然,牛文文的路径复制的可能性有多大,还少有人尝试。不过,按照智慧云传媒创始人陈雪频的理解,“在考虑媒体方向在哪里前要回答一个问题:媒体的本质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媒体首先是一种信息传达的中介,其次是一种价值观汇聚的载体。从媒体本质上去分析媒体未来的走向,可能会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这话说得挺接地气。
电信
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成熟不仅仅在改变互联网产业本身,也加速了电信运营商企业的转型。
在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下,通信行业已被分割为两大业务形态:电信业务和在线业务,电信服务是指固定和移动语音业务和SMS、MMS业务。在线业务又叫OTT业务(OTT是“Over The Top ”的缩写,是指基于开放互联网的服务,OTT企业是指供OTT业务的企业),是指VoIP、对等间、社交网络、电子邮件、即时消息传递、博客、论坛及wikis等业务。虽然传统的通信服务在中国相对饱和市场上还是呈现出总体增长,但传统电信运营商的话务MOU或是SMS和MMS都呈下除趋势,而OTT通信业务(如微信、微博等业务)却是呈现爆发性的增长,增值业务和连接收入的增长却未能抵消电信运营商总体收入增长乏力的趋势。
对于这种趋势,一方面传统运营商严阵以待。中国移动总裁李跃表示,传统电信运营商业务正在受到猛烈冲击,尤其是OTT企业对传统运营商的挤压非常明显,这些业务使得运营商原来的短信、话音、甚至包括国际电话业务都受到了很大挑战。比如腾讯QQ占用运营商信令资源非常大,原来的一些机制不太适合传统运营商的网络设计。可以发现三大电信运营商为了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特别是OTT企业的挑战,都提出了相应的战略策略和战术执行。另一方面,在第二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企业(即“虚拟运营商”)牌照发放后,目前市场上已经有19张牌照。
一种疑问是,传统电信运营的模式走得是规模经济,现有的19张牌照已然形成了僧多肉少的局面。据了解,目前运营商按7折左右价格将短信、流量资费“批发”给虚拟运营商,这个价格与现行运营商资费大致相同。一方面是用户下调资费的期待;另一方面是难以压缩的资费成本,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虚拟运营商靠什么盈利?
对此,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表示,未来的手机将成为集合在线购物、手机办公、游戏等多种服务的应用终端。进行跨界融合和业务创新,形成自己的利润池和盈利模式,是虚拟运营商未来的方向。
事实上,获得牌照的虚拟运营商正摩拳擦掌,酝酿推出新型服务模式。通过子公司万网志成获得牌照的阿里巴巴将与阿里云手机、手机淘宝、天猫等平台进行结合,推出更便于手机购物的服务;国美将分别对语音、数据以及家庭影音部分服务进行命名,致力于给消费者提供智能影音“一站式”购物解决方案。
这意味着,虚拟运营商的盈利主要是通过跨界整合服务做电信的增量而非存量市场。而这恰恰是互联网服务模式对电信服务模式最好的互补。
制造业
互联网是制造业的升级良药么?这是最近一个月记者与一些制造业企业负责人交流的一个话题。他们的答案莫衷一是,有赞赏,有观望,也有质疑。而讨论的也是目前比较热门几个标杆:小米、海尔和乐视。
关于小米有这样一个段子,“当初网友跟小米开玩笑,PS出来一个‘小米豆浆机的图片来,后来雷军发微博说没想到九阳的老板当真了,真找来要一起做豆浆机,搞得雷军满头大汗,只好问大家需要啥功能,到底做还是不做。过了几天,九阳的股价迅猛涨停”。
那么靠谱的分析是什么,曾就互联网模式多方取经的万科总裁郁亮表示,小米在用互联网方式创造出以前无法想象的高性价比产品,即小米采用“平进平出”定价原则,不赚原材料、零部件等硬件的钱,而是首先用硬件争取消费者,再建立平台,再在软件与互联网应用中开展增值服务。当然,这也是冯仑所推崇的“简单极致的产品路线以及它的粉丝经济”。
相较而言,乐视则把这种路径成功地由手机复制到了电视上。在第三方数据调研机构奥维咨询(AVC)发布的数据显示。乐视的S50在上市的首个月中,销量6.8万台领跑,在50寸尺寸平板电视产品集团中,把海信、创维、长虹、TCL等品牌远远摔在后边。不过,乐视CEO贾跃亭在“粉丝经济”上还有一个更大的布局——电视只是开始,生态必须搭建,这才代表未来。
乐视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从电视制造中的每一个最小的部件,再到电视送到用户手里后所播放的内容,乐视都可以控制,从而帮助用户可以有更好的体验。它所完成的是一个电视产业链上完整的闭环。
“他们的硬件售完,服务即止,我们是用户服务刚刚开始”,贾跃亭早就对乐视的电视做出了这样的定义。乐视正是基于这个理论所打造了“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四重盈利模式。也正是基于此,超低价的硬件终端,所形成的边际成本才可能被多维度的盈利方式所分摊,进而盈利。
当然,对于这种模式唱衰的一种声音认为,在整个电视大盘中,乐视和小米的份额还太小。2013年中国电视机销量约为5000万台,而联网电视则达到2600万台,小米和乐视加在一起还不到2%。产业的迭代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