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污水处理项目的财务管理
2014-07-09任智英
任智英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用水量不断增大,各类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由于城市污水项目建设需要的资金量较大,仅仅依靠政府投资往往捉襟见肘,引入市场机制是大势所趋。从现有的情况来看,重视污水处理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法人治理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项职能,对污水处理项目的顺利竣工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污水处理 项目 财务管理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日益严重,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给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鉴于此,如何更好地治理水污染,规范开展各类污水处理项目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客观来看,污水处理项目属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高的公益性,需要依靠国家财政的大力投入。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各类污水处理项目的工程量日益增大,对资金的需求与日俱增,仅仅依靠财政资金往往难以完全支撑项目建设,引入市场机制筹措资金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中全面实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财务管理的重点是促进财政资金、社会资金能够顺利地服务于污水处理项目,并且贯穿于资金管理、项目管理、效益管理、投资管理等过程。污水处理项目尤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技术含量高、建设期长、涉及面广等等,可以说,不论是项目前期的资金筹集和管理,还是项目竣工后的财务决算,每一个关键环节都不能脱离财务管理。自1984年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天津建成以来,中国在30年间建成了3500余座污水处理厂,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污水处理市场。而污水处理厂的投建与运营,其开支都相当巨大。而这与污水处理的公益性或准公益性又存在着矛盾。根据新颁布的《北京市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3年行动方案(2013—2015年)》,未来3年时间,北京市政府将在北京市范围内新建47座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28万立方米,总投资额高达266亿元。因此,目前各地政府致力于采用更加科学、优惠的投资模式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加强污水处理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还会对项目建设质量产生深远影响。
二、污水处理项目财务管理的难点
(一)项目负责人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有正确的认识
在传统的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往往缺少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绝大多数的精力都关注于工程技术和项目进度,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十分有限。为了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项目的管理水平,项目负责人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处理好项目建设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一方面,要摒弃过去重视建设轻视财务管理的思想,不能认为只要项目建设能够完成,就可以不需要严格遵守财务管理相关制度。而是要将项目建设和财务管理看成同等重要的工作,树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就是保障项目顺利建设的先进观念。另一方面,针对项目的财务管理制度一定要切合实际,也不能出现财务管理工作完全凌驾于项目建设之上,甚至出现阻碍工程进度的情况。促进财务管理和工程建设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才能够确保项目资金能够使用到位。
(二)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整体业务水平较低
由于在传统的项目建设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对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也就更加滞后。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高低对项目建设期间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些污水处理项目在建设初期就未能将财务管理岗位设置完整,财务人员也没有进行相关培训,甚至大多数财务人员都是由其他部门随意抽调组成,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对污水处理项目的财务管理重点难点更是知之甚少。在这样的情况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便难以得到保障。
(三)财务基础工作薄弱,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扎实的财务基础工作是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从目前污水处理项目的财务基础工作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基础工作不受重视、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由此给污水处理项目的资金运作、建设进度、预决算等工作环节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些污水处理项目会涉及一些隐蔽性工程,这类工程需要增加一定的工程量,而这部分工程量的认定需要施工单位、工地代表、监理单位三方共同签证。然而,由于不少污水处理项目存在财务管理制度的盲区和空白,导致难以形成三方相互制衡的机制,出现拖延工程款的情况,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下降,监督形同虚设,财务管理工作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污水处理项目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
(一)严格控制投资风险,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提高效率
一方面,项目投资风险的大小将对项目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对项目投资涉及的各项风险因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至关重要。鉴于此,为了尽可能地避免项目投资大幅度增加,污水处理项目在招投标阶段就应该采用施工图投标的方法。目前,我国污水处理项目的投资模式主要采用投资公司、设计单位、施工企业三方相捆绑的方式,如果中标,投资公司经营,最后由政府接管,这种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控制投资规模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污水处理项目还要尽可能节约成本,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以某市一污水处理厂为例:在目前污泥运往垃圾处理厂进行填埋的情况下每年污泥处置运行费用约为550万元左右,其中:市污水处理厂350万元、市垃圾处理厂200万元,按每年处置污泥2.6万吨计算,处理成本为211元/吨。在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车间建成后,不考虑折旧、利息和其他摊销等费用的因素,污泥处置成本为154元/吨,年运行成本400万元,年可节省资金150万元,长期社会效益明显。
(二)重视项目运营阶段、移交阶段的财务核算
从项目运营阶段来看:通常来说,污水处理项目属于特许经营范畴,因此针对该项目的财务核算实质是对城市或者工业污水进行受托加工业务核算。根据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账务管理体系。污水处理项目投入使用后,污水处理费通常会纳入地方财政行政事业预算项目,由自来水公司代理征收,再按照实际的污水处理量划拨给污水处理项目承建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收入确认的规定,污水处理项目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都应该纳入成本核算的范畴,按月结转成本并摊销特许经营权形成的无形资产,最终通过管理费用科目进行集中核算。总体来说,合理控制成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对项目建设形成的资产、债权、债务等内容进行准确的会计核算是污水处理项目运营阶段财务核算的重点领域。从项目移交阶段来看:一般来说,污水处理项目在移交阶段并不会涉及到特殊的会计核算,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投资人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将项目涉及的设备确定为固定资产进行账务处理,因此作为无形资产存在的特许经营期内,特许经营权的摊销已经结束,并且各类项目都处在良好的技术状态和维护状态之下。
(三)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监督
一方面,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单位必须在充分分析项目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做到权责分明。项目建设单位需要按照国家规定设置账本和报表,践行独立会计核算原则。针对建设资金的管理,尤其是国有建设资金,必须落实专款专户的基本原则,进行封闭式的运行和管理。对于会计账簿的管理,需要把握及时性和准确性两点要求,杜绝工程款超付的现象发生。重视项目建设的竣工决算环节,施工单位勿必出具工程竣工验收单、账务对账单、工程决算审计单等单据,项目建设单位还要根据结算单与项目所用材料一一对照决算,确保会计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最后,项目建设单位还需预留出一定的质量保证金,通常在一年后进行清算,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降低风险。另一方面,还需要强化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内部控制监督,将内外部审计工作相互结合,确保资金运行的安全与高效。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对外部监督机制的利用。在扬州市某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就引入了工程项目的外部审计监督,整个工程项目均有社会中介审计机构的参与,主管部门也会进行定期审计。在科学的审计监督机制下,省财政厅、财政部在工程竣工后对项目进行了多次抽查审计,均对项目建设期间的财务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结束语
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在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财务核算力度往往较弱,导致项目建设的效率和效果都受到了影响。随着现代污水处理项目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共同提升,财务管理工作在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日益凸显。相关的案例已经证明,在污水处理项目中加强财务管理力度,能够有助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也能够对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吴惠清.关于污水处理BOT项目的财务核[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
[2]翟杰平.污水处理BOT运营思考[J].经济师,2012
[3]赵英.关于污水处理项目融资方式的讨论[N].新乡学院学报, 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