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对策
2014-07-09黄德意
黄德意
摘要:加强国有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一方面,能够促使其自身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推动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虽然国有企业在成本预算的管理上已取得诸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文章主要针对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关于加强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 成本预算管理 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国有企业要想稳扎稳打,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提高其经济效益。成本预算管理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强化成本预算管理,国有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近年来,虽然国有企业对加强成本预算管理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要全面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问题。
一、加强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意义
成本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加强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可以及时发现预期目标与实际成本的差异,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实现成本管理目标。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节约成本费用,增强市场竞争力,还大大推动了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最大经济主体,加强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不仅能够大大的减少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等资源的消耗,同时,还能成为其他企业成本预算管的榜样,促进所有的市场经济主体重视并加强成本预算管理。
二、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本预算管理的意识薄弱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主体是政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逐渐转变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竞争主体。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国有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意识还是相当的薄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有企业管理者的市场竞争意识薄弱,市场观念也不强;成本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不强,专业、意识跟不上,从而导致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滞后。
(二)成本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
国有企业存在着分工过细的问题。由于国有企业特殊的组织结构,其繁杂的机构部门消耗大量的成本管理费用,大大制约了成本预算管理。具体而言,分工过细,增加了国有企业协调难度,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增加经营成本。同时,国有企业的机构设置繁杂,使其管理费用不断增加。
(三)成本预算管理的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方法还相对落后,其具体表现是:一是成本预算管理的方法粗放。据调查显示,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方法主要包括:目标成本法、计划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这些都是比较粗放的成本管理方法。而且这种事后成本预算管理方法,也不能满足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的管理需要;二是是信息化程度不高。近几年,虽然大力提倡会计电算化,但是大部分的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还是传统的手工核算。由于落后的成本预算管理方法,导致了国有企业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现代化成本预算管理观念
针对国有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是加强国有企业员工的成本预算管理意识。国有企业必须要加大员工在成本预算管理方面的培训力度,让员工认识到成本预算管理对于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让员工充分体会到自身在成本预算管理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同时,还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为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树立成本预算管理的系统理念。国有企业在进行成本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只是狭隘的把目光放在生产环境上,还应该将成本预算管理拓展到整个企业、供应商以及客户,从而构建出系统化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
(二)整合工作流程和组织机构
要改变因国有企业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等方面不足而造成成本费用增加的局面,就必须加大对国有企业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整合力度。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要对国有企业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设置开展详细的前期调查,简而言之,做好对组织结构的合理性调查和工作流程的必要性调查。其次,加强对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工作。国有企业要合理利用前期的调查结果,并结合企业自身的核心任务和发展目标,对不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不相干的工作流程加以调整;最后,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国有企业要搭建信息交流平台,降低因信息传递不及时而产生的成本费用。
(三)改善成本预算管理方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已不能通过较高的价格来获取经济利益。因此,如果国有企业不改变传统成本预算管理方法,就不能有效解决成本与利润两者之间的矛盾,也就更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生存与发展。所以,国有企业必须转变思想,摒弃传统的成本预算方法。目前,比较科学的成本预算管理方法有:责任成本管理法、成本规划方法、作业成本管理法、等。所以,国有企业应该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成本预算管理方法。
四、结束语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只有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加强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才能实现成本与利润的相对平衡,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第一主体经济地位,带领其他企业实施科学的成本预算管理,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凤萍.加强我国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对策探讨[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S3:36-37
[2]刘绪轮.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30: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