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及年龄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2014-07-09许腾
许腾
【摘要】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中,二语习得(常简称为SLA)这个学科的历史还是很短的,但这门学科一直都被人们高度的重视。很多人致力于研究各种影响SLA的因素,比如汉语(常简称为L1),年龄,学习者的动机等等。相比较其他影响SLA的因素,L1和年龄对SLA的影响会占有更大的比例,这两个因素也是大部分研究者们研究的重点对象。
【关键字】二语习得 汉语 年龄
Gass&Selinker(2008)对二语习得的定义是人们学习第二种语言的过程就叫做二语习得或二语学习。现在的二语习得也常常被当做一门科学学科致力于研究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第二语言可以泛指任何一种或多种有别于母语的语言。尽管SLA被人们定义为第二语言获得,但它依旧可以指代第三种或者第四种语言获得的过程。影响SLA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母语(L1),年龄,学习者的动机,学习者的态度等等。在这些因素中,大部分人都会把目光集中在L1和年龄这两个因素上,因为人们觉得L1和年龄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会更大一些。中国的教育者们致力于从汉语方面寻求更有效的途径帮助学生们学习其他语言,并且中国的教育部门也一再降低开设外语课程的年龄段。本文重点分析了汉语和年龄对中国学生学习二语习得的影响。
一、汉语(L1)
在SLA的领域中,母语对二语习得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中国人来说,中文是我们的母语(L1)。Ringbom(1987:47)指出“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1 and L2 were taken to lead to learning difficulties。”因此汉语和英语的差异就是在我们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的,也应该是首先应该考虑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从语系上来说,中文属于汉藏语系而英语则属于印欧语系。不同的语系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语法,时态等等,这也造成了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更加困难。
在英语中,很多单词都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比如match,既可以当作一个名词“比赛”,也可以当作也一个动词“适合”。记忆一个多义词的所有不同意思对于中国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们来说并不是一件易事。Huang(2010:156)指出“English and Chinese have undergone different lexical evolutions. English has evolved through meaning expansion (i.e. endowing an old lexical item with a new meaning by means of extension or metaphor). The Chinese lexicon has expanded mainly by combining two characters or morphemes into one‘wordwith a set meaning. Countless‘wordsin Chinese are multisyllabic and are composed of more than one character。”
再者中英文有着完全不同的语法体系。Huang(2010:157)在他的书中写到“English syntax is characterized by a degree of inflection, and English inflections are related to grammatical gender, number, tense, voice, and so on. In contrast, Chinese is characterized by non-inflection and must express various syntactic and semantic relations through the use of function words and functional manipulation of word order。”在汉语中,我们并没有过去时态,将来时态和完成时态,这样就造成了很多中国学生在使用过去时或者将来时的时候忘记转换动词的形式。汉语中,我们只需要注明时间即可表示将来或者过去的时态,比如:昨天我去游泳了。汉语中涉及到时态的地方只需要加上表示时间的词语即可,但在英语语法中,学生除了必须加上表示过去或者将来的时间状语外,还必须牢记要更改句中动词的时态。另外,中国的英语老师常常喜欢以“he”开头来给学生们造句或者举例,而且汉语里“他”和“她”,“它”发音相同,以至于中国的学生们总是习惯性的在口语和书面中使用“he”,而忘记在表示“她”或“它”的时候需要改成“she”或者“it”。说到数量方面,汉语中有数量词这一特有的词汇来表示数量的多少,但英语却没有,因此在英语中只有通过复数词尾加“-s”的形式来体现,而在汉语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中,中国学生并没有这一习惯,因此这往往也是中国学生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很多情况下,复数词尾存在着各种不规则变化的情况,这也给学生们增加了记忆单词的难度。
二、年龄
近年来,哪个年龄段是开始学习一门外语(L2)的最佳时期在国内外一直都是一个倍受争议的话题。普遍的观点是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和学习新东西或者新语言。Pinter(2011:49)曾提到“children are believed to be more successful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than adults.”并且Penfield&Roberts(1959)也提出学习L2的最佳年龄是在9岁之前,因为在9岁之后人们的大脑会变得呆板生硬,并且丧失它对外界物质的获得能力。Turnbull et al.(1998)的一项调查表明越早开始学习L2,学习者在口语方面的表现就越好。同时Singleton&Ryan(2004:84)也指出在SLA的過程中,儿童可以快速的学习和获得基本的交流技能,并且提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因为孩子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会更加强并且在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孩子们并不会去担心犯各种错误。一般来说,在口语考试中或者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儿童的表现会更加优异一些,并且纠正一个孩子的发音问题会比纠正一个成年人的发音问题容易很多。一般来说,越小开始学习L2越容易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良好的口语交流能力。因此中国的教育部门已经逐步降低了开设英语课程的年龄,从原来的初中开始开设降低到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开设英语课程。
在SLA的过程中,儿童的确在发音和口语方面占有很大优势,但是在专业领域方面上,青年学习者/大学生们却更占优势。 Pinter (2011) 指出青少年之所以比儿童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进步快,是因为他们有比较正确完整的学习策略,认知新鲜事物的能力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在推动着他们进步。青少年/大学生已经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想法,因此在他们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时候,他们可以利用他们已有的一些知识来分析和理解这门外语或者这种新的语言。比如在学习复杂的英语语法知识时,青年往往可以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来正确的理解和分析复杂的英语语法。另外,大部分情况下,中国的青少年会比儿童有更强烈的学习外语,尤其是英语的学习动力。因为在中国,英语成绩的好坏是大部分大学的入学基本条件。Singleton and Ryan (2004) 指出在写作和听力测试中,大学生的表现比小学生的表现更加优异。在中国,小学生们学习的英语仅仅只是口语和简单的词汇,但是高中生或者大学生则着重强调的是英语语法等方面。在中国很多大型的考试中,比如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往往会在语法句法方面占有很重的分数,但是口语的部分往往被忽略,或者口语部分的分数并不计入最后的总分。第三,青少年在学术方面的成就比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突出 (Singleton and Ryan, 2004)。在学术研究方面,儿童并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来支撑他们进行学术方面的更深层次的研究,但是因为青少年学习者/大学生已经学习了几年英语或者其他语言而且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阅历,他们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来支撑他们向更深层次的领域去研究。
在中国,除了儿童和大学生们,还有一些老年学习者们,他们一般是成功企业家或者退休人员,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一门他们感兴趣的外语来扩充他们的知识面或者打发时间。这些老年学习者们往往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学习欲来督促他们学习L2。他们不像儿童或者青年一样有很大的升学或者就业的压力,并且他们可以运用他们个人的经历或者通过实际的环境来理解L2。另外,Muñoz (2006:32) 曾给出过一个“older the better”的模型:“the older learners superior cognitive development allows them to take greater advantage of explicit teaching processes in the classroom。”第三,Singleton and Ryan (2004) 曾指出老年学习者可以通过实际的环境来联系这种新的语言,而这种实际的环境往往是发生在教室范围之外的。比如说,一个四十多岁的成功企业家就可以通过一些非正式的会议或者通过他/她与他/她商业伙伴的交谈中联系他的英语或者其他新的语言,而这些机会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来说是不太可能的。
在全球化发展迅速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掌握更多种不同的语言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或者机会。人们也在不停的寻找和探索着学习L2的最佳年龄和捷径。SLA仅仅是应用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而且“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is a relatively young field”(Gass&Selinker 2008:1)。因此,人们对SLA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细致。
参考文献:
[1]Gass,S.M.&Selinker,L.第二語言习得:入门课程.New York:Routledge.2008.
[2]Huang,.“汉语对英语交流的潜在影响”ELT杂志. 2010.64(2):155-164
[3]Penfield,W.&Roberts,L.语言和脑机制.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9.
[4]Pinter,A.儿童学习第二语言.Hampshire:Palgrave Macmillan.2010.
[5]Ringbom,H.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Philadelphia: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87.
[6]Singleton,D.&Ryan,L.二语习得:年龄因素.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2004.
[7]Turnbull,M.,Lapkin,S.,Hart,D.&Swain,M.“毕业生对法语学习的时间和熟练程度的研究”In Lapkin,S.(ed)加拿大人的法语学习: 实证研究.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