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事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实施对策

2014-07-09张连丰付玉慧

航海教育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航标海事船舶

张连丰,王 迪,付玉慧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连 116026)

一、引言

1987年,我国第一个专门为港监系统培养人才的本科专业——航政管理专业在大连海事大学(当时称“大连海运学院”)正式创建。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合并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为应对国家海事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2000年大连海事大学航政管理专业更名为海事管理专业。

我国现有船舶18万艘,运力近1.8亿吨,船员165万名。[1]船舶与船员队伍的发展壮大、海上安全管理和技术的发展为海事管理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契机,也对海事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海事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进行研究,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仅符合当前水上安全监督管理状况的变化,也符合当前海事教育国际化、以人为本和创新的理念。[2]

二、海事管理特色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1.培养方案不适应就业多元化的发展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3],它确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是根据专业发展与社会职业发展需要而制订的人才培养具体方案。海事管理专业设立以来,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一直围绕海事系统的主要业务展开。2000级以前的学生毕业后统分到各海事局工作,因此围绕海事系统业务制订的培养方案符合实际的需要;2004年以后,海事系统参照公务员录用机制招收海事工作人员,这一改革增大了海事管理专业毕业生进入海事系统的难度,也促使毕业生就业渠道向多元化发展。就业机制的改革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应熟悉海事系统业务知识,还应掌握港航企业相关知识。因此当前完全围绕海事系统业务制订的培养方案须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就业多元化的新形势。

2.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相对落后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和主要工具,也是深入教学改革、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4]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是衡量一个专业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5]海事管理专业开设了15门专业课,教材选用情况见表1。

表1 海事管理专业课程教材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海事管理专业选用的教材中近3年出版的只占所有专业课教材的20%,这既不符合国家教育部要求“理工类、财经政法类和农林医药类专业使用近3年出版新教材的比例应达到50%左右”的规定,也不符合学校有关教材建设相关文件的要求。因此应加快海事管理专业教材建设的步伐,完善专业课程教材体系。

3.实验与实践条件有待改善

实验、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至关重要。[6]海事管理专业现有的危管防污实验室是20世纪80年代专业创办初期由交通部专项投资建设的,在历次实验室改造中都没能列入计划,设施情况还维持在80年代的水平,只能进行简单的货物和油品实验,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实验教学的需要。海事管理专业所从事的是技术管理,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不仅应更新现有的危管防污实验室,还应建设海上交通、航标、海上应急等专业实验室。

三、加强海事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措施

1.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建设海事管理特色专业,重点在于优化海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海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用人政策的改变,为了保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专业培养计划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完善。

(1)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海事业务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基础和沟通能力,因此,在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在不增加英语教学的绝对学时的基础上,将英语教学逐步渗入专业课的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语能力的基础上,应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为适应国际化航运市场环境的要求奠定良好的基础。海事管理人才培养做到英语4年“不断线”,英语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5。海事管理专业的英语课程设置优化见图1。

图1 海事管理专业培养计划英语课程设置

为了适应现代海事业务管理的要求,考虑到导航、通信、船舶营运和管理已逐步趋向微机化的特点,对计算机课程的内容和课时做了较大的调整。计算机技术基础课主要学习WORD、EXCEL和网络初步知识;计算机程序设计和软件技术基础课主要学习数据库和C语言;同时,在专业课程模块增加了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密切相关的课程,诸如海事信息管理和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等。

(2)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学科交叉,增加相关学科课程。为了使培养方案适应当前就业模式的变化,设置多个学科课程,涵盖交通运输、环境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法学等学科,如支持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航海学、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原理与货运、航标设备与管理、轮机管理、船舶值班、操纵与避碰、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等,支持环境工程的船舶防污染管理、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危管防污实验、船舶污染物监测技术等,支持通信与信息系统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海事信息管理、GMDSS通信业务与设备等,支持法学学科的海事行政法、海洋法公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船舶防污法等。

(3)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为了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掌握基本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设了VTS操作与管理实验,并在航标设备与管理及海事行政法课程设置现场教学环节。

此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船舶结构、船舶设备和航海仪器设备、机舱设备等相关方面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熟悉航海环境、增强海洋意识,从2010年级开始,海事管理专业在培养计划中增加了船舶认识实习环节,时间为两周。

2.加强教材体系建设

(1)制定教材建设规划。制定教材建设规划是保证教材体系建设稳步发展的重要举措。考虑到海事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多与国际公约和国内安全法规密切相关的特点,结合学校的教材建设规划,海事管理专业教材建设规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完成“船舶防污染管理”“航标设备与管理”“海上搜寻与救助”和“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4门课程教材的更新工作;第二阶段完成“危管防污实验”“海上安全公约”“危机管理模拟训练”及“海事信息管理”4门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第三阶段完成“海事管理英语阅读”“船员、港监员英语会话”“船舶与船员管理”“海上交通工程”4门课程教材的更新工作。

(2)开展教材编写研究活动。教材研究是做好高校教材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进一步提高教材质量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7]2012年海事管理系成立了教材研究小组,小组成员不仅有专业教师,也包含业内资深专家。通过教材研究活动制定教材编写大纲,为编写出符合海事管理专业课程要求的高水平教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教材编写队伍建设。在教材建设过程中,坚持老中青结合的原则,注重对教材建设队伍的基础培育。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成绩突出;中年教师年富力强,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对业内状况掌握透彻;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朝气蓬勃,对新事物接收能力强。老中青有机结合的教材队伍模式不仅提高了教材的编著水平,也培养锻炼了年轻教师。

3.加强实验室建设,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环境

(1)更新危管防污实验室。为适应当前海事危险货物与防污染业务管理的发展,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危管防污实验室设备的更新已迫在眉睫。2012年海事管理专业上报了危管防污实验室更新规划,学校预计将在“十二五”初期对该实验室进行更新维护。

(2)利用VTS实验室加强模拟训练。“十一五”末,国家投资400多万元在大连海事大学建成国内最先进的VTS实验室。为了充分发挥VTS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上的作用,航海学院首先邀请国外专家开展VTS模拟器的专项培训,海事管理专业4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学习,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VTS是海事行政主管机关对水上交通实施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VTS的模拟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水上交通管理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VTS实验室的利用率,一方面在现有课程“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中增加了4学时的实验课程,以加深学生对VTS设备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海事管理专业计划从2013级起开设VTS模拟训练课程,现已完成实验大纲和实验讲义的编写工作。

(3)新建危机管理实验室和航标实验室。海上搜救技术和防止船舶污染海洋技术是海事管理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本专业毕业生走向海事系统和水上应急行业必备的知识储备和管理技能。为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海事管理专业于2013年上半年开始建设危机管理实验室,预计2014年上半年完成。实验室建成后主要用于海上搜寻与救助综合模拟训练和溢油漂移与应急反应模拟训练,现已完成实验课程“危机管理模拟训练”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

航标设备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光学、声学、水道测量学、建筑学、构造与材料学、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航海技术、无线电技术和管理学等学科,航标设计、配布和管理维护水平直接影响船舶航行安全,同时对防止港口和沿海水域的污染意义重大,因此受到国内外海事及港口管理部门的普遍重视。学校海事管理专业肩负着为全国海事系统培养和培训交管和航标等方面各级管理人才的任务。为弥补航标实验环节的缺失,海事管理专业于2013年上半年开始建设航标实验室,预计2014年下半年完成建设任务。该实验室建成后不仅能用于水域航标配布模拟训练,还可使用其中的航标设备进行现场教学。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行业特色院校新时期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和重要依托。海事管理专业共有专业教师13人。虽然专业教师总数不多,但也面临着“两多两少”的问题。“两多”即新教师多、年轻教师多。海事管理专业教师中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有7人,包括近5年引进的4名博士。“两少”即有行业经验人才少、领军拔尖人才少。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海事管理专业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年轻教师与国内外相关院校的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每年选派1到2名教师出国进修,鼓励年轻教师参与国内相关院校交流活动。(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海事管理专业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开展教学团队建设,现已形成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海上交通安全教学团队和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海上应急管理教学团队。

[1]交通部副部长谈中国航运应加强船队标准化建设.[EB/0L].(2011-07-11).http://jingji.cntv.cn/20110711/110712.shtml.

[2]徐祖远.中国海运事业发展与海事教育[J].珠江水运,2011(22):14-15.

[3]郑继兵,王绍峰.从人才培养方案透视高校专业建设的困境及出路[J].江苏高教,2013(1):45-47.

[4]王 恬,阎 燕.加强教材建设助力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3(9):93-95.

[5]李 辉.以高水平教材建设工作为基础全面推动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84-85.

[6]刘坤平,李惠茗.普通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9):61-64.

[7]戚 鹏,邢 鹏.高校教材建设工作问题及对策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9(4):80-82.

猜你喜欢

航标海事船舶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IALA航标工作船员培训示范课程研究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船舶!请加速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航标件的机器人辅助加工技术应用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