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之国以色列

2014-07-08张德龄

东方企业家 2014年7期
关键词:新创诺贝尔奖犹太人

张德龄

教出来的创业国

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或环境,可以让以色列培养出这么多诺贝尔奖得主与创新企业家?以色列的教育制度,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谈起以色列,你会想到什么?是忠诚的犹太信仰,还是战火绵延的国度?其实特殊的教育方式,才是这个国家最精采的地方。

在以色列,从家庭、幼儿园、中小学、大学到当兵,都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孩子在开放、自由的环境长大,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勇于挑战真理,让只有800多万人的小国,20年内诞生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军队成为战无不胜的劲旅。

以色列也是创业之国的代名词,是除了美国硅谷之外,创业氛围最佳的地区,平均每1800人就有一家新创公司,人均创业世界第一,吸引国际大厂积极投资、挖掘人才。以色列凭什么脱颖而出?《远见》团队探访以色列,独家专访以色列高科技创业教父,解析你所不知道的以色列。

今年5月6日,以色列刚刚庆祝建国66周年,遍地传唱着国歌《希望》:“只要心灵深处,尚存犹太人的渴望,眺望东方的眼睛,注视着锡安山岗。我们还没有失去,两千年的希望:做一个自由的民族,屹立在锡安山和耶路撒冷。”

就是这份希望,不管经历多少挑战,让犹太民族坚持下去。

“新创企业之国”

该用什么简单的方式来认识以色列?“如果你只能从两个地方来了解以色列,你会如何推荐?”《远见》记者询问以色列资深导游朱摩。

“好问题!”他想了一想回答:“第一,要去耶路撒冷的大屠杀纪念馆,你就会了解,为什么我们要如此强悍?为什么我们要奋力保家卫国?为什么我们这么不信任人?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努力 ......”

“第二,要去海法大学塔,从最高学府至高处往下看,了望以色列的土地,你会看到一大片光秃秃沙漠,没有任何资源的以色列,如何将沙漠变良田?如何变成一座座高科技研发中心?你站在海法大学塔上,那里也代表了一切,就是教育。”

24年前,《远见》团队曾经采访以色列,以立国、军事、社会、政经四个面向报导这个国家。当时的以色列只有400多万人口,经济连续几年负成长,庞大军事支出让财政吃不消,失业率也逼近10%,整个社会充满不确定性。

20多年过去了,今年4月底,《远见》再访以色列时,已不可同日而语。以色列的人口超过了800万人,经济规模是建国时期的50倍。

这些年,以色列更陆续创下许多世界第一。全国人均研发支出世界第一(国民研发支出占GDP达到4.5%,高于日本的3.2%、美国的2.7%)、人均工程师数量世界第一、专利申请数量世界第一。

小国以色列更盛产诺贝尔奖,过去20年,又多了10位得主。从建国迄今共有12位获此殊荣。

“新创企业之国”(Start-up Nation),也是以色列的代名词。调查显示,以色列是除了美国硅谷之外,创业氛围最佳的地方。

20年前,以色列高科技创业之父瓦狄(Yossi Vardi)投资全球第一个网络即时聊天软件ICQ,19个月后就被美国在线(American Online)并购,自此,以色列发展出“硅谷新创模式”,每年新创公司数量甚至曾经比硅谷还多。目前800万人口中,平均每1800人就有一家新创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以色列公司,总数更超过欧洲。

愈来愈多国际企业在以色列设厂或设立研发部门。英特尔已是以色列最大的私人企业,员工将近1万人。而微软、Google、IBM、摩托罗拉和苹果也都设有研发中心,光苹果在以色列就在三个城市设立实验室。韩国三星也大动作,除了研发,还将其三大创新育成中心之一,开在以色列。

根据Dealogic报告,仅2013年,外国公司共花费84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公司,比2012年增加48%。

许多外商看上的就是以色列的人才与技术。这使得以色列人才水涨船高。20多年前,一个有经验的工程师薪资仅1000多美元,现在已直逼硅谷,一个5年经验的软件工程师,每个月薪资加福利可达7000美元。

有个以色列笑话指出,一位犹太妈妈带着两个年纪还小的儿子,她向别人介绍时总会说,未来不是工程师,就是个创业家。

即知即行

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或环境,可以让以色列培养出这么多诺贝尔奖得主与创新企业家?以色列的教育制度,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以色列的义务教育从5岁~18岁。18岁以后男男女女都当兵,当兵比起上大学更重要。在18岁以前,学习环境是非常自由与开放的。

幼儿园的小朋友,不是游戏就是玩耍,小学生没有太多功课,每天下午1点半就放学回家。中学生也是三、四点放学,没有补习班可去。

或许18岁以前的教育太过自由了,导致以色列的孩子在中国人重视的各种国际竞赛中,通常没有拿下好成绩。例如以色列在OECD评鉴学童学习能力的PISA(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中,排名并不突出,最新调查数学只排41名、科学只排41名、阅读排34名。

但明明以色列的科技成就、新创公司与诺贝尔奖这么多,怎么中小学生的表现一点也不出色?难道他们长大后,“突然”变聪明?

想要了解以色列如何培养出“人才与脑袋”?必须先了解它的文化。

以色列除了75%犹太人外,其余还有阿拉伯人和少数民族。至于犹太人也是来自70多国的移民,因此它是个多元化的社会,也像个“大熔炉”,多元与开放是以色列一大特色。

希伯来文中Chutzpah,其他语言里没有,意思是“斗胆,不畏强权”,正代表犹太人的性格。

知名哈佛大学快乐学教授班夏哈(Tal Ben-Shahar),在2012年制作Israel Inside中特别提到这个词,是“不接受别人给你的答案、挑战真理、直接、当别人都反对,你还是执意去做”,事实上以色列的教育就是希望教出追求真理的孩子。这与环境、文化有关。endprint

以色列社会,不太有阶级或权威。2个月前,希伯来大学福纳曼博士(Eli Fienerman)拜访中国台湾,他说:“在台湾,你们一直叫我教授、教授的,好不习惯,在以色列,学生们都直呼我Eli。”

在以色列建国前,第一批犹太军人是没有军阶的,直到现在,士兵看见长官也不用敬礼,下属甚至可以否决上司的命令。

英特尔的研发中心负责人瓦狄刚来以色列时很不习惯,他说:“我在美国如果下个命令,工程师就会照办,可是来到以色列,前20分钟,都是以色列的工程师告诉我该怎么做。到底谁才是老板?”瓦狄笑笑地告诉记者,以色列的工程师认为自己比较了解当地的状况,为了把事情做好,不会只是唯命是从,而是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会直接表达。

第二个教育重点是培养动手做的孩子,即知即行,比只说不做更重要。

希伯来文中,学习(Learn)和教导(Teach)是同一个字,引申的含义是,得到知识后,要分享出去,或是有了点子,就要做出来。

班夏哈认为,以色列学生是全球出名的有创意,他在跨领域学院(IDC)教导“正向心理学”,第一堂课后学生觉得非常有趣,认为能够启发小朋友,立刻就将这堂课改编为“儿童版”,放在YouTube上教导更多年纪小的孩子。

使命与兴趣的差别

位于首都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是以色列最早创建的大学之一,包括创校的董事爱因斯坦,就有七位诺贝尔奖得主来自希伯来大学。让投资者爱不释手的书《快思慢想》作者康纳曼博士与尤娜特博士就是其中代表。该校还特别修建一座“诺贝尔墙”,陈列这些校友的照片。

很多人都曾请教过希伯来大学校长班萨森(Menahem Ben-Sassen),为什么以色列建国60多年,就拿了12座诺贝尔奖,其中10位是过去20年内诞生的,而全球诺贝尔奖得主,每五位就有一位是犹太人?他总喜欢这样回答:“教育观点不同,犹太人喜欢创新,并将点子付诸实行,从家庭到学校皆如此。”

犹太小孩放学回到家,犹太妈妈问的第一句话可不是,“你今天学到什么”“考了几分?”而是“你今天在学校,问了老师什么问题?”

不断地问问题,挑战真理,是以色列教育的一大特色。以色列不是重视“科学教育”,而是教育的本身富有科学精神,例如鼓励学生问问题,保持好奇心,富有怀疑的精神,不给标准答案。

曾经有个笑话:一个犹太人在某地开了家加油站,因为生意很好,客人愈来愈多,另一个犹太人就想,既然人多,我就在旁边开个餐厅;结果生意愈来愈好,另一个犹太人想,既然人愈来愈多,我就来开个旅馆。

如果换成是中国人情况可能会改变。一个中国人开了家加油站,生意愈来愈好,另一个中国人就在他对面也开了家加油站,然后价钱比第一个便宜,后来另一个中国人也在附近开了加油站,价钱比前两个还便宜,削价竞争的结果是,大家关门大吉。这虽然只是笑话,却表现出不同的思惟方式。

中国和犹太人都注重家庭,也重视教育,但为什么教出不同的孩子?

《虎妈战歌》作者、耶鲁大学法律系教授蔡美儿,她本人是华人,在书中分享成长背景与父亲对她严厉的教导方式。而她的丈夫是犹太裔的杰德,同样也是耶鲁大学法律系教授。她当年在哈佛成绩优异,是因为“近乎发狂的努力”,但她并不明白真正喜爱是什么。而杰德却热爱法律,常废寝忘食钻研,令蔡美儿感到惭愧。

蔡美儿和杰德的差别是,一个将学习看做使命,另一个将学习当成兴趣。

以色列中小学的特色,看似自由、开放,国际竞赛成绩不佳,但却启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与阅读兴趣。以色列教育虽起步晚,但后续爆发力十足,在起跑点看似输,却可能赢在终点!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创诺贝尔奖犹太人
诺贝尔奖知多少
自尊
2017山西省新春新创优秀剧目展演
藏戏表演舞台调度传承与发展的点滴思考——以新创藏戏剧目《图兰朵》为例
结句的新创(外一题)——李清照《武陵春》
新创企业的滞涨
诺贝尔奖的由来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英国社会是如何对待犹太人的(1066-16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