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4-07-08杜瑞菊
杜瑞菊
摘 要: 文章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科学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尝试;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意识;引导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思维;不断创新学习方式;积极评价,建立合理的考试评价机制,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初中物理是我国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专注学生理论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转移到对知识的深入探究上;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开展科技兴趣活动等多种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性表现
1.学生思想的新奇性。
中学生正处在一个比较容易激发兴趣的年龄,在学习及创新过程中与小学时代截然不同,在看待问题中更主动、成熟。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抓住学生对物理问题的灵活性,对问题的提出、过程及结果感到新奇的特性,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和发散与集中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直觉、联想等,对自己已经获得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重组,获得新的认识,产生新的观点及新的看法。
2.中学生的独立性。
中学生是初级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应该局限在狭义的创新能力的角度思考教学方法,而要从广义的创新能力角度出发,以知识为中心,使学生通过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有独到的,有别其他同学的解决方法及见解,学生之间通过沟通交流,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合理采取措施,改变学习方式
1.科学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说教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由接受者和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和合作者,调动主动参与和学习探讨的积极性,获取知识,体验情感,发散思维,教师也是学习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使课堂学习气氛更轻松。
2.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尝试。
新课改下,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大胆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多提问,表达观点和见解,帮助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并找出错误原因,协助学生得出正确的思路和答案。这样使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兴趣,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3.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创新环境起到关键作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了解材料,巩固加深影响,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教学目的。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4.引导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学习氛围,还应针对每个学生的共性及个性特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开发,利用有效学习方法强化学习效果。
5.不断创新学习方式。
在物理学习中,为了使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方法,掌握中学阶段的物理知识,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要不断更新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意识。设置针对性的问题,指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促进学生有效完成物理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好奇心提供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研究对象及话题,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刊物及网址,这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及交流,开阔物理视野,挖掘物理领域的新知识有极大帮助。
6.积极评价,建立合理的考试评价机制,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肯定及鼓励、评价具有极大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树立自信心。老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让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理的考试评价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将考试评价机制与培养有效结合可以发挥极大作用。当前一些教学机制落后,无形中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采用多种考评评价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21世纪,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国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极大地依赖教育。新形势下,教育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和发展,初中物理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殿堂。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教学手段,把学习与创造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特点,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及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