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本色 构建有效课堂
2014-07-08邵剑锋
邵剑锋
(浙江省建德市杨村桥中心小学,浙江 建德 311603)
回归生活本色 构建有效课堂
邵剑锋
(浙江省建德市杨村桥中心小学,浙江 建德 311603)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应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面观信息技术课堂,“技能为主”、“简单模仿”、“学用脱离”的现状依然存在。因此,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呼唤。本文从优化教学目标、巧创生活情境、精选生活内容、体验学习过程等方面设计策略,以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生活化设计;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其教学同样也需要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或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得不到位,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在整体上缺乏现实感和生活感,过多地以计算机本身、操作技术为学习对象,而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这使得信息课堂缺乏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因此,信息技术课堂中,要充分凸显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将生活场景和经历经验融入到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中,实现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与生活的有机融合,以构建有效课堂,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优化教学目标,凸显以生为本的生命价值
“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不是一门高精尖的专业课程,更是不能远离现实社会的课程。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从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因此,教师应仔细分析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和学习必须习得的信息技术技能和必须养成的信息素养,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组织相关内容,设定教学目标。
如三年级《可爱的鼠标》一课,在教学目标制定中,凸显“快乐学习”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核心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中,学会鼠标移动、指向、单击、双击、右键单击、拖放等技能的操作。让学生感受电脑的神奇魅力,激发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在目标引领下,设计了“我和鼠标交朋友”的游戏学习课件,由虚拟角色“小海星”带领学生经历单击追蝴蝶、双击赶小猪、捉小虫、摘苹果等关卡,把枯燥的鼠标操作转化为有趣的互动学习游戏,在游艺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体验学习生活的快乐过程。
二、巧创生活情境,生成信息技术课堂的活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设计生活化的情境,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的原始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应用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创设生活化情境,就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从鲜活的生活世界里提取素材,以他们熟悉的活动作为学习的切入点,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其步入信息技术的殿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体验生活情景的乐趣。如三年级《巧用计算器》一课,设计了“我是超市收银员”的教学情境。
师:学校决定本周五组织三年级学生秋游,你准备去超市采购哪些食品?请你根据个人需求,填写“秋游食品采购单”,只要写出采购食品的名称、单价、数量就可以。(课件出示超市货架上有面包、牛奶、饼干等食品,标注单价。)
秋游食品采购单采购人:________
生:(填写采购计划。)师:你的这份“秋游食品采购单”应付多少钱呢?把采购单给同桌,请他当“超市收银员”,用计算器算出每样食品的金额和合计金额,然后你也验算一遍,比较结果,根据正确率给同桌称职度评价画上五角星。生:(利用计算器计算、验算。)师:(组织学生交流采购单计算结果,利用展台展示学生食品采购计划,适时评价,渗透勤俭节约、与他人分享的品质教育,如你采购的这些食品准备和谁分享等。)
教学中选择完成“秋游食品采购单”这一贴近生活体验学习任务,不仅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的乐趣,激活学习兴趣,而且又超越了技能训练,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也经历了情感上的熏陶。
三、回归生活本色,精选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一些具有生命价值的生活资源应该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作为教师要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他们的学习活动基于现实生活世界,实现教学内容从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的本色回归。生活化内容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做生活的有心人,能时刻带着发现的眼光去寻找、挖掘、捕捉生活中的各种信息,随时搜集生活中能对教学有帮助的材料作为教学的素材,精心设计成教学话题,融入课堂教学中。如在三年级《复制与变换》教学中,结合生活中“铺地砖”的事例,设计了“我是小小泥水匠”的学习活动。任务展现:小明家新房在装修卫生间,爸爸从建材市场买来一片地砖,请你当回泥水匠,帮他设计图纸,该怎么铺地面才会既美观又大方。
图1
有趣的“铺地砖”活动,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个个跃跃欲试,投入到设计图纸的学习情景中,教师利用“怎样让地砖多起来”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复制、粘贴”命令,然后放手让学生排列组合地砖图案,自主探究学习“旋转”命令的使用方法,在展示作品环节,引导学生演示操作,加深“旋转”知识的学习与巩固。短短的40分钟,学生中出现了很多精彩的作品,如图1:从这些作品中,看到的是学生智慧的结晶,是他们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自由驰骋,同时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把生活的素材融入到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会给课堂增添无穷的魅力。
2.走近生活,利用乡土素材,随时随地的给教材灌入新鲜血液,善于创新处理,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如在教学四年级《小小编辑》单元,前三课时循序渐进要求学生运用WORD编排图文并茂的文章,教材选用了“IT风云人物”作为创作素材。当问及学生对乔布斯了解多少时,学生个个一头雾水,说不出其所以然,学习过程也表现平平庸庸。因此在第二个平行班教学中,笔者重组教学内容,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作为素材。以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评选“十佳文雅少年”活动为契机,收集了十位学生的主要事迹、照片,作为创作素材。通过教学,学生格外认真,充满学习热情,也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这得益于教学内容来自本土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人和事,有的还是自己的同班同学、好朋友,这些带给学生的是一种亲切感,赋予他们创作的欲望,更是浸润着榜样教育的力量。
四、注重体验参与,倡导生活化信息学习过程
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倡学以致用的原则,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主动体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教学活动过程围绕生活化的信息活动主线展开,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生活体验、技术困惑等,把信息技术问题转变为生活中的问题,合理地组织、安排学生的“参与体验”活动,让学生能够关注自己的生活,从生活中去探寻问题解决的方法,感受技术用于生活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四年级《汇编作文集》一课时,事先了解班主任想编排一本作文集,与其联系取得配合,给学生准备了原始材料。为了让作文集能够及时生成,课前特别准备了彩色打印机、装订工具、胶水等。当学习任务完成后,立即用打印机把优秀的作品逐一打印出来,配上学生自己设计的封面,装订成册。最终一本《36个小雨点》作文集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个个表现异常兴奋,满怀期望地交给了班主任,分享那份成功的喜悦。虽然课堂准备烦琐,耗费了一定资源,但整个学习活动无形中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计算机技术真的很神奇,在生活中非常实用,学生也在快乐中体验着作文集的生成过程,从而在情感上慢慢产生对科学技术的好感,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愿望。
五、灵活多元评价,实现考核与生活相融相辅
信息技术教学中,倡导评价的“生活化”。即以生活中的综合性实践内容作为评价学生的内容,尽可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更多地去关注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能力,而不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复制粘贴式的再现。如四年级《画龙点睛写标题》,在学习WORD“艺术字”运用之后,笔者结合校园白色垃圾时有存在的现象,提出校园文明广告语的设计比赛,让学生以一个广告设计师的身份来参加到WORD的艺术字综合应用中。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变换成了评委和设计师之间的关系,展示作品时,需要说明创作意图和特点。进行自由点评,并通过学生们自选出一批优秀作品,最终在校园橱窗里展出。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课外激励,进一步巩固加深对WORD艺术字设计技能的学习,同时也在学校中掀起了一阵文明礼仪思想教育之风,也体现了信息技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价值。
回归现实生活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生命活力得以滋养的土壤。作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为学生提炼出兼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生活素材,使生活融入信息技术课堂,使课堂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信息活动,掌握信息技能,并能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庞育春.信息技术教学呼唤生活化视角[J].长三角(教育),2012.
[3]王宏芳.例谈如何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J].科学时代,2012,(8).
G622.41
A
1674-9324(2014)36-0210-03
邵剑锋(1977-),男,浙江杭州建德人,大学本科,小学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