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的远观、近看及内省

2014-07-08冉胜利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人文目标语言

冉胜利

远观:要时刻把握小学语文的核心任务

语文课大到教什么,小到具体每一节课的目标确定,一直是困扰一线语文教师的难题。按照我们的理解,新的课程标准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规范和发展是其核心,而学科性质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属性是其天然的属性,任何偏废和一味凸显其一都是不可取的。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是显性的,这应该体现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具有可测可规范性;人文情怀的传达则需要隐性体现,是潜移默化,是氛围熏陶,是过程的自然产物,一般难以检测,具有不确定性。

学过驾驶的人都知道,教练经常提醒学员能看多远就看多远,不让低头看挡位、离合、油门,只有这样,车子的行驶才能不偏离行道,才能稳健前行。小学语文教学也是这样,迷失了总目标,在工具性、人文性问题上忽左忽右,语文之车就会歪歪扭扭,险象环生的。小学语文课程主要要解决的是学生语言能力的规范与发展问题。有了这样的认识,具体到课堂教学,我们就要考虑,这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的语言积累有没有增加,表达能力是否得到扎实的训练,学生学习兴趣如何,还体会到了哪些人文性的因素。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我们所提倡的。

语言的核心是思维和思想,汉语言更是如此。偏于人文和工具性的处理,都是对语言本身的非理性把握,只有搭建富有综合性、实践性的语言训练平台,实现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师生与编者之间的有效对话,学生的语言生长才会有生命和灵性。

近看:一节课的目标要具体明确

语文课堂教什么的问题是一线教师的普遍疑惑,现行教材人文主题单元的编排模式更加重了教师对具体教学目标的确定难度。上海师大的吴忠豪教授说他听过15位教师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15位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无一相同,我们平时进行的同课异构,教学内容的不同确定也是常态。我们无意深入探究这一现象的问题所在,但同课异构的目标内容大致相同应该是成熟课程的基本特征和魅力所在,应该是目标达成策略的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应该提倡的是,面对不同的文本和学生,确定合宜的教学目标,和对应的达成策略。

2013年,笔者和30多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以及50多位小学语文省级教学能手,对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如何走出平庸进行研讨,共同得出的结论是,一线教师对具体教学目标和达成策略的确定应遵循这样的思路:对照年段目标,结合文本和学情特质,以表达为核心确定和实施课堂教学策略,尽早走出“懂”的层面,尽快迈入“用”的深水区;一篇课文,解决“懂”的理解环节时间不超过40%,用于语言积累训练的时间不少于60%。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课《燕子》第四自然段为例: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按照年段目标,段落的训练显然是训练重点。三句话,构成了极富美感的非常明媚和谐的画面。从字词上看,“几对”“几痕”“一支”是可以对应不同事物的数量词,应随文处理,让学生及时掌握;从标点符号的训练上看,两个句号,一个感叹号,都可以通过让学生自我标示的策略掌握。

这一段的语用点应该是什么?重点应该是什么?我们的设计是,以简单的画面描写来训练学生的语句顺序。先让学生读,读出轻松愉悦的感觉,然后分别把第一句放在中间、放在最后,让学生读,在学生感到“不适”后调整回原来的语序。这样的训练,可以同时使学生得到语感、语序的双重训练。

还可以继续拓展。可以结合第二、第三自然段的描写,把这一段进行“充实和美化”。一则可以丰富颜色,添加各色鲜艳的花草,使得画面更明媚;二则可以调动学生进行合理想象,置换添加成块的油菜花,让画面更富有美感;第三,学生完全可以弃用课文里五线谱的比喻,以自己的感受结束本段。教师要做的,就是搭建平台,并及时纠正学生扩写时的语句是否规范,是否流畅。

如果以郑振铎的原文进行拓展,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进行扩充。

——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显然,原文的洗练是课文无法比拟的,但课文的浅显易懂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的比较和扩充,可以以说的形式体现,也可以以写的形式体现。需要注意的是,郑振铎所要表现的思乡主题尽量不要渲染。八九岁的孩子故乡的概念难以建立,也没有生活经验可以汲取。思乡情感的碰触,只是爱之愈深,画面愈温馨,愈清晰明媚而已。我们反对教师不合宜的思乡解读,更反对由此诱发的学生表达上的“鬼话连篇”。

一句话,课堂细节必须围绕表达进行。细节围绕学生成长和语言生长,如同农夫围绕禾苗除草浇灌,别无其他选择。

内省:学养积累与轻术重道

贾志敏老师曾举过一个例子,是关于学生习作修改的:

北塔寺有九层多高,我站在最高层的栏杆上,俯视下方,真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经过修改后的句子是这样的:

北塔寺有九层。我靠着最高层的栏杆,眺望远方,感觉真是心旷神怡啊!

细心数一下,贾老师的改动有9处之多。当时是50多名省级教学能手和100多位地方教师在观课之后听报告,这些教师大多仅指出来三四处错误。虽然贾老师的展示不是唯一的答案,但基层教师与名师在学科素养上的差别是再清楚不过了。

王崧舟老师也曾谈及“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一词的解释,其中除自然意义上的春风之外,还有皇恩浩荡帝王关怀的含义。

收藏家马未都2008年在《文化艺术报》上对李白的《静夜思》有一番歪解,其中谈到了“床”即马扎、“窗”不透光的古意,让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忐忑不安。北京大学蒋绍愈教授在一次中小学教师培训报告中,分别按不同朝代与同期诗人的九个例证予以批驳,还原了我们寻常理解的正确性。

叙说上述三个实例,旨在说明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是实施日常教学的第一保障。作为知识分子身份的教师,首先应保持业余生活的笔墨化,当是应有的职业生活模式的主要特征。

其次,恰当处理语文“道”与“术”的关系,既可以准确把握学科根本,又可以在品牌繁杂的各种学派流派主张面前保持清醒和自信。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核心是语言能力的规范与提升,平台是语言训练的持久坚守和阅读滋养。这就是语文之道,沿着此道行走,就是指向语文的“高山”,就是走着语文的“景行”。

(作者单位: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责任编辑 刘忠信)

猜你喜欢

人文目标语言
人文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人文绍兴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人文社科
我们的目标
我有我语言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