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病因及临床特征

2014-07-07吴乃许陈振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6期
关键词:临床特征病因

吴乃许+陈振华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68例作为对照组, 选择同期收治的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56例做为观察组,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法对所有患儿鼻咽抽吸物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儿第1次住院年龄(7.2±3.7)个月, 显著小于对照组(22.7±7.4)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第1次住院喘息及腹泻为69.64%、51.79%,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44.12%、29.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合胞病毒检出率为51.79%, 显著高于对照组36.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在重复住院患儿中检出率较高, 第1次住院患儿年龄小, 发生喘息及腹泻症状的患儿易重复住院。

【关键词】 重复住院;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病因;临床特征

Cause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repeated hospitalization for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virus infection WU Nai-xu, CHEN Zhen-hua.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Peoples Hospital of Gaoming District, Foshan 528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ause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repeated hospitalization for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virus infection. Methods Selected 68 cases of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as control group and the same period of 56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virus infection patients as observation group, PCR assay for all children nasopharyngeal suction material for testing.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with the first age(7.2±3.7) months in hospital,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2.7±7.4)month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observation group first hospital breathing and diarrhea in children with 69.64%, 51.79%,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with 44.12%, 29.41%,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observation group children syncytial virus detection rate was 51.79%,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36.7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 the repetition rate of children in hospital is high, for children that first time in hospital in small age and symptoms of breathing and diarrhea, it is easy to repeat hospitalization.

【Key words】 Repeat hospitalization;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Cause; Clinical feature儿童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 首要病原为病毒。由于儿童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呼吸道生理特点特殊、儿童个体后天及先天性因素相互作用不同, 产生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也不同[1, 2]。近几年, 关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特殊病原及慢性咳嗽等相关研究较多, 而缺少对重复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相关性研究[3, 4]。作者通过对本院收治的重复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68例患儿鼻咽部抽吸物采用PCR法检测, 以期找到重复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相关因素,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重复住院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68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性42例, 女性26例, 年龄38 d~4岁, 平均年龄(22.7±7.4)个月;选择同期收治的非重复住院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56例做为观察组, 其中男性38例, 女性18例;年龄39 d~3岁, 平均年龄(7.9±3.4)个月。第1次平均住院年龄为(7.2±3.7)个月, 第2次平均住院年龄为(8.9±7.3)个月。住院间隔14~426 d, 平均间隔76 d。

1. 2 检测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集入院当天鼻咽部抽吸物, 置于4℃冰箱保存, 按0.5~1.0 ml分别装1~3管, -80℃保存。试剂盒均由美国Invitrogen公司提供, 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合成cDNA。人博卡病毒(HBoV)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鼻咽部抽取物采用多重巢式PCR法分2个管同时扩增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人冠状病毒, 普通PCR法检测腺病毒。endprint

1. 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率的比较, 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个体因素差异比较 如表1所示, 观察组患儿第1次住院年龄(7.2±3.7)个月, 显著小于对照组(22.7±7.4)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其他个体因素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比较 如表2所示, 观察组患儿第一次住院喘息及腹泻发生率为69.64%、51.79%,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44.12%、29.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儿其他临床症状,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儿呼吸道病毒检出情况比较 如表3所示, 观察组患儿合胞病毒检出率为51.79%, 显著高于对照组36.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毒检出率, 两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 儿童呼吸系统的发育特点及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造成呼吸道黏膜易感染各种病原, 当感染向下蔓延时便会引发肺炎及支气管炎[5-7]。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第一次住院年龄(7.2±3.7)个月, 显著小于对照组(18.7±7.4)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 住院患儿年龄越小, 越容易发生重复住院, 更易重复住院;观察组患儿合胞病毒检出率为51.79%, 显著高于对照组36.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 合胞病毒是引起儿童重复住院的主要病毒。

综上所述, 第一次住院患儿年龄小, 临床症状为喘息及腹泻的患儿易重复住院, 合胞病毒在重复住院患儿中检出率较高。

参考文献

[1] 曾苗平.保儿宁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中国医学工程, 2012,20(12):144.

[2] 姜伟强,娄万爽,张亚君,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配合点刺四缝穴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的应用研究.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4):460-461.

[3] 钱菁.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0例.福建医药杂志, 2013,35(3):178-180.

[4] 李步云.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儿内科治疗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20):123-124.

[5] Nair H, Nokes DJ, Gessner BD, el a1. Global burden of acute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due to respiratory.syncytial virus in young childre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2010, 375(9725):1545-1555.

[6] 王慧莉,张华. 6618份呼吸道感染儿痰标本的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 浙江检验医学, 2012(03):18-19.

[7] 王芳,张传新,银羽,等. 低出生体重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03):735-737.

[收稿日期:2014-03-28]endprint

1. 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率的比较, 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个体因素差异比较 如表1所示, 观察组患儿第1次住院年龄(7.2±3.7)个月, 显著小于对照组(22.7±7.4)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其他个体因素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比较 如表2所示, 观察组患儿第一次住院喘息及腹泻发生率为69.64%、51.79%,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44.12%、29.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儿其他临床症状,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儿呼吸道病毒检出情况比较 如表3所示, 观察组患儿合胞病毒检出率为51.79%, 显著高于对照组36.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毒检出率, 两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 儿童呼吸系统的发育特点及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造成呼吸道黏膜易感染各种病原, 当感染向下蔓延时便会引发肺炎及支气管炎[5-7]。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第一次住院年龄(7.2±3.7)个月, 显著小于对照组(18.7±7.4)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 住院患儿年龄越小, 越容易发生重复住院, 更易重复住院;观察组患儿合胞病毒检出率为51.79%, 显著高于对照组36.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 合胞病毒是引起儿童重复住院的主要病毒。

综上所述, 第一次住院患儿年龄小, 临床症状为喘息及腹泻的患儿易重复住院, 合胞病毒在重复住院患儿中检出率较高。

参考文献

[1] 曾苗平.保儿宁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中国医学工程, 2012,20(12):144.

[2] 姜伟强,娄万爽,张亚君,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配合点刺四缝穴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的应用研究.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4):460-461.

[3] 钱菁.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0例.福建医药杂志, 2013,35(3):178-180.

[4] 李步云.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儿内科治疗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20):123-124.

[5] Nair H, Nokes DJ, Gessner BD, el a1. Global burden of acute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due to respiratory.syncytial virus in young childre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2010, 375(9725):1545-1555.

[6] 王慧莉,张华. 6618份呼吸道感染儿痰标本的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 浙江检验医学, 2012(03):18-19.

[7] 王芳,张传新,银羽,等. 低出生体重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03):735-737.

[收稿日期:2014-03-28]endprint

1. 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率的比较, 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个体因素差异比较 如表1所示, 观察组患儿第1次住院年龄(7.2±3.7)个月, 显著小于对照组(22.7±7.4)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其他个体因素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比较 如表2所示, 观察组患儿第一次住院喘息及腹泻发生率为69.64%、51.79%,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44.12%、29.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儿其他临床症状,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儿呼吸道病毒检出情况比较 如表3所示, 观察组患儿合胞病毒检出率为51.79%, 显著高于对照组36.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毒检出率, 两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 儿童呼吸系统的发育特点及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造成呼吸道黏膜易感染各种病原, 当感染向下蔓延时便会引发肺炎及支气管炎[5-7]。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第一次住院年龄(7.2±3.7)个月, 显著小于对照组(18.7±7.4)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 住院患儿年龄越小, 越容易发生重复住院, 更易重复住院;观察组患儿合胞病毒检出率为51.79%, 显著高于对照组36.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 合胞病毒是引起儿童重复住院的主要病毒。

综上所述, 第一次住院患儿年龄小, 临床症状为喘息及腹泻的患儿易重复住院, 合胞病毒在重复住院患儿中检出率较高。

参考文献

[1] 曾苗平.保儿宁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中国医学工程, 2012,20(12):144.

[2] 姜伟强,娄万爽,张亚君,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配合点刺四缝穴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的应用研究.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4):460-461.

[3] 钱菁.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0例.福建医药杂志, 2013,35(3):178-180.

[4] 李步云.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儿内科治疗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20):123-124.

[5] Nair H, Nokes DJ, Gessner BD, el a1. Global burden of acute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due to respiratory.syncytial virus in young childre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2010, 375(9725):1545-1555.

[6] 王慧莉,张华. 6618份呼吸道感染儿痰标本的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 浙江检验医学, 2012(03):18-19.

[7] 王芳,张传新,银羽,等. 低出生体重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03):735-737.

[收稿日期:2014-03-28]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特征病因
羊常见疾病的病因及防治
身体多处痛 寒邪是病因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电视的病因
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
纵隔大B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特征的关系
轻度听力障碍婴幼儿临床特征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