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临沧双江勐勐镇傣族“和尚生”学习现状

2014-07-07龙宇

关键词:佛寺临沧傣族

摘要:傣族的传统文化一般是通过佛寺教育这一形式来完成,在傣族地区佛爷为老师,佛寺即学校。然由于义务教育制度的冲击,出现了“和尚生”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笔者通过走访,对勐勐镇“和尚生”的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勐勐镇 和尚生

1 勐勐傣族佛寺教育的起源

临沧双江县位于云南西南部,澜沧江和小黑江在县境内交汇由此得名。勐勐镇是县委、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县政治、经济贸易、文化中心。勐勐镇介于北纬23°东经99°之间,北回归线将镇境切为两半。全镇国土面积434.46平方公里,是全国唯一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四个自治民族联合组成的多民族自治县。据史料记载布朗族和佤族是这片土地的开拓者,而拉祜族是从南诏国和大理洱海附近地带迁徙而来,傣族则是从勐卯迁入。明朝初年(公元1382年)勐勐称勐允养,傣语意为“白鹭城”。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改称勐勐,勐勐又称勐孟,意为“孟人之地”,其傣族土司政权先隶属麓川,后受制于耿马傣族土司,1922年傣族土司统治结束。第一位土司名为罕廷法,最后一位土司名为罕华堂,勐勐傣族土司统治历时306年。

勐勐镇是多民族集聚的乡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0.9%,镇内傣族多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公元1480年,罕廷法到勐勐执政,见到当地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为了解决这一乱像,他决定迎佛,即派人前往勐艮迎接佛祖塑像及其弟子(佛爷、和尚)到勐勐讲经传教,佛教传入勐勐后,罕廷发借助宗教文化中的佛经说教,聚集起涣散的人心,社会秩序逐渐好转,生产也开始恢复。为了培养人才,傣族佛寺教育制度也开始确立。

2 勐勐傣族“和尚生”学习现状

“和尚生”这一概念不是古已有之,而是在学校义务教育产生之后傣族地区特有学生种类。即同时接受学校义务教育和佛寺教育的学生或是在小学阶段接受佛寺教育,然后接受学校义务教育的学生。在义务教育实行之前,对于傣族来说,佛寺是傣族民众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由于信仰的派系问题,在勐勐只允许男孩参加佛寺教育,即傣族男孩从六、七岁开始在佛寺里当小和尚,学习佛教和傣语的相关知识,出家的时间长短由自己决定。在傣族人民的信仰中,只有出过家的男子才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僧位的高低意味着文化的高低,没出过家的男子,在社会生活中倍受歧视。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尚生”开始出现,笔者选取勐勐民族小学作为调查点,发现现在勐勐的“和尚生”学习现状有如下几个特点:

2.1 出现“和尚生”群体的班级都是低年级,一年级人数较多,共8人;二年级共5人;三年级2人;四年级以上共计0人。笔者对上述的和尚生本人及其家长进行了问卷或走访调查,发现这15人学校上课时间在学校进行学习,晚上或周末进入佛寺学习。他们学习成绩在班上不突出,大多为中等偏下。为了升学的需要,这15个和尚生的家长全部选择在孩子进入小学四年级之前还俗。

2.2 “和尚生”在学校对学习文化课热情低迷,对佛寺中学到的傣文掌握度不高,普遍感觉学习压力比不是和尚生的同学大。

2.3 “和尚生”普遍来自傣族村寨,能说流利的傣语,可是对普通话的掌握度不高,使其不能很好融入学校学习环境,易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产生不认同感。不论是对学校学习还是佛寺学习都产生倦怠感。

3 出现上述学习现状原因

3.1 勐勐镇为多民族聚居区,无傣族纯居村,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逐渐丧失。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在双江境内共有傣族村寨161寨,至民国末年剩下56寨。主要分布在勐勐、勐库和澜沧江西岸三大区域。笔者走访发现,现在勐勐共余傣族村寨11寨,其中傣、汉杂居9寨,傣、汉、拉祜族杂居2寨,无傣族纯居村。多民族杂居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可是也给民族文化的保留和传承提出了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逐渐被汉化,据笔者调查发现,在勐勐傣汉杂居的村寨里(以闷乐村为例),30岁以上的都能说傣语,但是98%不会傣文;20-30年龄段的人,只能说简单的单词和日常对话;7-20年龄段的人,完全不会傣语。由此可以看出,勐勐傣族对傣文的掌握度正逐渐减弱,这跟大多数人认为学习傣文无用这一观念有必然联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正在逐渐丧失。

3.2 佛寺教育出现教师断层,传授知识方法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过十年动乱,勐勐的佛寺被损毁殆尽,大批的佛爷还俗,在佛寺教育体系中佛爷即老师,在佛寺教育中,要晋升到佛爷这一僧位需要修行很多年,随着改革开放,现在很少人会选择到佛寺中修行,这直接导致勐勐佛寺教育出现教师断层的现象。除此以外,佛寺教育一般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所学内容多为佛经故事或傣族传说,跟日常生活脱节。小和尚除了要学习傣族文化知识外,还要从事佛寺中日常的杂务,这对在家备受宠爱的独生子女来说,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环境都无法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3 勐勐不施行双语教育,在学校不能构成适合“和尚生”的学习氛围。临沧的双语教育,多在沧源一带施行,主要是针对不通汉语的居住在山里少数民族学生,帮助他们学习文化知识,促进其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勐勐地区,因为当地傣族与汉族杂居,不存在不通汉文的现象,所以在勐勐地区没有专门针对傣族开设的双语教育课程。“和尚生”在小学阶段是跟普通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很多汉族学生因为不懂傣族文化,对“和尚生”存在偏见和歧视,而汉族学生在人数上占大多数,故“和尚生”在学校里不易融入大环境,学校也很难为人数很少的几个“和尚生”营造适合他们的学习氛围。

4 总结

佛寺教育实质就是傣族民族教育,它对傣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但是,佛寺教育作为一种宗教神学教育,也有着极大的历史局限性。“和尚生”的出现在傣族自治区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但是在多民族杂居地区,“和尚生”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需要有更有利的措施才能更好地传承临沧地区的傣族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傅维利,刘民.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2]郑毅,熊文别.西双版纳佛寺教育与宪法受教育权的特殊冲突及其解决[J].民族教育研究,2012.

[3]郑毅.论习惯法与软法的关系及转化[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4]李旭东.有关少数民族教育法立法的建议[J].民族教育研究,2012.

[5]岩香宰.从赕佛到现代佛教教育的跨越——对云南西双版纳佛教教育的思考[J].中国宗教,2006.

[6]杨筑慧.云南励海布朗族学校教育的历史与现状[J].民族教育研究,2003.

基金项目: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临沧双江县勐勐镇傣语调查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编号:LCSZW2013009。

作者简介:

龙宇(1985-),女,贵州锦屏人,硕士,亚非语言文学专业。endprint

猜你喜欢

佛寺临沧傣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依傍着澜沧江的秘境 临沧
6月25日全国铁路调图 云南临沧与丽江间首次开行动车
百年铁路,今朝梦圆 大理至临沧铁路建成通车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古交千佛寺戏曲碑刻浅论
登高方觉天地厚 继往开来谱新篇——云南省临沧公路局发展回顾与展望
意静不随流水转,心闲还笑白云飞——佛寺山水楹联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