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祥:印刷情缘 印迹深深
2014-07-07
1949年,15岁的武文祥参加工作,他与印刷业也缘起于此。
武文祥参与了建国初期印刷工业普查、国家印刷工业产品目录制订和统计制度建立;组织印刷物资生产供应列入国家部管产品,执行国家援助协定,援助亚非国家印刷项目多项,1976年他曾作为援建贝宁政府印刷厂考察组长,一行三人赴贝宁考察,并组织所需排、印、装设备一年内完成建厂任务。
1976年唐山地震,遵照华国锋主席指示,一个月内恢复“唐山劳动日报”出版,武文祥组织铅字排印设备和小高速印报轮转机,及时完成任务,出席了中央召开的抗震救灾大会,受到华国锋等国家领导人接见。
武文祥参与了“二五”、“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一五”印刷工业及技术装备规划的研讨和制订(包括“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订联动”16字改造方向的形成)。多年来,武文祥出访40余国家和地区81次,考察引进先进适用印刷技术和装备,促进印刷设备、器材的国产化并同有关企业开展印刷机械的“质量万里行”活动;先后在有关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组织“印刷新字体展评会”,推动印刷新字体的创新。他还参与组织召开了装订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提出平、精、骑联动线的技术发展方向,组织召开了两次全国胶印印书经验交流会;在中国印刷物资公司和中国印刷公司工作期间,组织完成国家重点图书、文献印制任务和印刷物资生产经营计划;坚持技术进步,组织完成了中国印刷公司系统从铅排铅印到照排胶印的技术改造,推动宣纸胶印仿真印刷,成立“中玄字画装裱新技术有限公司”,引进日本二玄社字画装裱新技术。
武文祥参与筹建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多年来热心印刷行业社团工作。在多年组织召开印刷物资订货会基础上,他参与主持国务院批准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这一展会自1984年以来已举办过8届(武文祥经手举办过4届),现已成为世界两大印刷展之一;还参与主持并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兴建、扩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印刷博物馆(8000平方米),为解决博物馆体制和常年经费问题,与沈忠康、何远裕同志共同研究,请王选、启功、于友先、于珍同志给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写了专题报告,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使博物馆体制经费问题得到解决,在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文物局支持下,定向收购了宋版善本《春秋经传》,成为镇馆之宝。
武文祥还推动中国印刷史研究,召开研讨会制订研究规划,建立印刷史研究委员会,参与两岸有关方面协同策划,编著出版《中华印刷通史》,同何远裕、魏志刚、沈忠康等同志,协助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依次在北京华联、深圳广东公司和上海公司筹办了印刷文化掠影展、中华商务百年展、上海中华商务源流展。他还积极组织筹办深圳力嘉文化产业园——《中华印刷之光》展览、故宫博物院书画展、启功百年诞辰书画展、北京新华印刷公司印刷文化展。应邀到台湾访问并在文化大学、师范学院、传媒大学等六院校举行《祖国大陆印刷工业情况》系列讲座,加强了两岸印刷界交流,同台湾印刷界和印刷社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武文祥同志参与筹备并成功在北京举办了“第四届亚洲印刷技术论坛年会”、来自五大洲3200人参加的“第七届世界印刷大会”以及“首届亚太丝网印刷及制像展览会”;与同志们一道为中国印协取得在境内举办国际印刷展览的主办资格做出巨大努力,并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国)有限公司联手,分别于2003年、2006年、2008年、201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3年一届的首届和二、三、四届中国国际印刷及设备器材展览会,于2006年11月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成为国际一流的专业品牌展,同时为协会开展工作提供了经费支持。
武文祥于1993年参观了大英博物馆,有幸看到敦煌出土的《金刚经》卷本,当即向馆方要了一套分色片,回国后即请扬州广陵刻印社,按原样雕版,因而首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印协组织的再造唐刻善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和传世孤本《顺治誉黄》(即安民告示)大型雕版及刷印品;并以此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中国雕版技艺》,正式入选世界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终止了韩国与我国雕版印刷发明权的争论。
武文祥促进国产印刷机升级,推动北人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同日本三菱重工印刷机合资公司的建立,并成批生产出大四开单张纸四色胶印机投入中国市场。武文祥多年来撰写考察报告等文章多篇,参与主编、汇编《中国印刷行业博览》、《中国印刷博物馆纪念册》、《中国印刷物资公司成立25周年纪念册》、《中国印刷公司成立30周年纪念册》;编印《中国印协20年》、《中国印协30年》纪念册、《北京新华印刷厂50周年》纪念册、《祝志澄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册》;组织《范慕韩文集》和《续编》出版印行;在王仿子老先生的指导下,编印《初访台湾》、参与策划沈忠康同志《创新历程》的出版,支持海峡两岸《中国印刷通史》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