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的诞生,不一样了!

2014-07-07陈翠

印刷经理人 2014年3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众筹京东

陈翠

当一本本半成品的图书在你印刷厂的生产线上飞速流转时,书是如何诞生的这个问题,是否曾在你脑海中闪现?

暂时把传统的出版社编辑工作室抛到脑后,也暂停一下对遥望不及的亚马逊的讨论吧。

书的诞生,牵引着我们一步步深入思考多个参与主体的博弈游戏。生产链条的变动,指向的是利益格局的改写。

如果书的内容生产变得不一样了,你的生意可能也就不一样了。

一些还算不上主流,甚至也称不上起眼的变化已经发生了,它们是否拥有改写未来的颠覆力量,谁知道呢?

众筹的力量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互联网出版实验。

知乎作为目前最高质量的知识型问答社区,聚集了中国互联网上科技、商业、文化等领域里最具创造力的人群。由500万知乎用户亲自甄选出近百篇知乎上的创业问题,最终成就了《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的出版。

谁是这本书的出版人?谁是这本书的作者?谁是这本书的编辑者?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答案让人们感到新奇。

一个又一个问题在知乎被提出,成就了这本书的选题;无数亲历者用真实的案例回答提问者,完成了这本书的撰稿;数百万知友点下“赞同”或“反对”,像一双无形的手,为这本书提供了高质量的编辑。

出版前,知乎又在网上发起活动,从知友中征集招募1000位联合出版人。每位联合出版人提供99元众筹款,合计众筹9.9万元,所有款项将用于《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第一版的出版工作。作为回馈,每位联合出版人将获得该书的众筹典藏版(限量1000本),这个版本与在市面上销售的标准版本不同,封面上将印刷联合出版人各自的姓名。

《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的出版,是近两年新兴的众筹出版的一个成功案例。在2013年2月刚上线的众筹网的出版频道,目前有15个项目,其中5个已成功募集到出版所需资金。腾讯微博平台负责人徐志斌撰写的《社交红利》,首次印刷前通过“众筹”的方式预售了3300本,只花了两周的时间,募集到10万元出版资金。这本书在发行后第一个月内实现了加印三次计5万册的销量。

也许众筹出版并不能挑战出版社的主导地位,但它已经在引导传统出版社接受新的生产和营销方式,也引导我们抓住一些未来的端倪。

当年轻人纷纷抛弃传统图书,追逐数字化阅读时,我们有没有想过反潮流的逆袭?“除开电脑、手机及各类移动设备,还能用什么方式阅读知乎?你是否想象过,当知乎的精彩问答被印在纸上,将带来怎样独特的阅读体验……”,在策划出版纸书之前,知乎是这样来煽动知友的。很显然,对此买账的人还真不少。众筹的方式,带来了小批量个性定制印刷出版的需求,而最终,这一新颖的营销手法大大促进了图书销售,一本大众市场的畅销书由此诞生。再来看《社交红利》的出版,基本遵循着同样的逻辑。众筹的方式,未尝不会给略有沉闷的出版市场开辟新的增长空间。众筹对纸书出版的促进,还表现在这一方面:过去,一些小众、严肃的研究类书稿,可能由于预期销量不高而找不到出版方,被迫束之高阁;现在,众筹平台将使它们有机会被读者资助出版。这背后依然隐藏着小批量个性定制印刷出版的需求。

我们可以想象,得益于互联网,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机制将不断创新。过去,出版社主观预测、想象读者的阅读需求,它出版什么,读者接受什么。未来,在众筹或者其他创新方式的刺激下,读者会主动释放出——嘿,我们要看什么!出版社将从不同的群体不断接收到更丰富、更多元的阅读需求信息。相信这样的互动机制最终会促进按需出版、短版印刷的发展。

电商出版来了!

亚马逊进军上游出版领域终于在中国有了现实版。

2014年1月10日,京东集团副总裁兼图书音像部总经理石涛正式对外宣布,京东将推出自有品牌“京东出版”系列图书。3月份,贝克汉姆执笔的自传《大卫·贝克汉姆》由京东出版,并独家销售。

电商出版,显示出了独有的互联网色彩。

京东通过对用户销售数据的分析,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出版用户需求大、呼声高的图书。根据大数据调查结果,男性读者群是京东图书最大的买家,京东出版确定了未来的三大市场方向——文学、生活、社科。

京东负责自有品牌图书的前期组稿,而图书后续的审校、把关等流程则由出版机构来完成。自有品牌图书将在京东商城独家出售一段时间,然后再进入实体书店等其它各类销售渠道。

京东是国内电商涉足出版的第一个,但绝对不会是唯一一个。占有渠道、技术、平台和用户的大型电商,与传统出版机构的对弈将愈发激烈。不过,成功者犹如亚马逊,它的搅局出版之举也障碍重重,京东出版能获得多大的成功也还有待时间验证。但这个趋势却让印刷企业不得不提前思考未来的市场与客户之变。

京东出版也同样显示出短版、按需印刷是未来的重要方向。大数据时代,随着京东这类平台数据分析的精准化,大众畅销类图书将会逐渐减少,小众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图书需求必定越来越多。

网络文学福利

某次去北京一家书刊印刷企业采访,和老板闲聊,那位美丽的女士告诉我,“最近迷上了穿越小说,空闲时间全贡献了。”这类题材的图书,在她的车间里印制得可不少。

穿越小说是网络文学题材的一种。去书店或者书城,你总能看到网络文学读物占据重要一隅,花花绿绿的封面,你可能看不懂,甚至也分不清这些都是什么体裁,总之这类备受年轻人追捧,尤其是年轻女性青睐的图书是出版市场的一个重要品类。

很显然,网络文学的主导者不是传统出版机构,而是互联网公司。盛大文学不得不被提及。

盛大文学是盛大集团旗下文学业务板块的运营和管理实体,2008年7月宣布成立。它运营的原创网站包括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网、言情小说吧、晋江文学城、榕树下、小说阅读网、潇湘书院七大原创文学网站以及天方听书网和悦读网。它拥有三家图书策划出版公司——华文天下、中智博文和聚石文华。2010年12月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数据显示,盛大文学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出版公司。

盛大文学最早源起于一群玄幻文学爱好者,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成立一个站点,连载玄幻小说,在积累了大量粉丝与读者之后,这个站点发展成为起点中文网。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类似平台也不断涌现,盛大集团通过一系列并购等资本运作,整合成立盛大文学,逐渐在这一领域形成主导地位。

盛大文学前CEO侯小强去年曾透露,“在盛大的网络平台上,有超过160万人在写作,累计完成的小说已经有600万部,每天产生的文字超过1亿字”。

抛开那些对于网络文学真正价值的争议,无论如何,它是一个庞大的内容生产基地这个事实无可辩驳。你可能料想不到的是,这些内容资源也多半转入了线下出版。绝大部分在线上火起来的网络作品,最终都出版成书。有时候,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就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他即使已经在网上付费阅读,依然会愿意掏钱买一本相同内容的纸质书。更遑论出版方为了刺激图书销售,通常会与网络写手协商,要求他们停止连载,把关键内容和结局留到纸书出版。

对于不少印刷企业而言,一部分业务就是网络文学发展带来的福利。

还有一个趋势可能也会引发你的兴趣。一些网络文学平台专门为网络作者和读者开通了定制印刷业务。作者如果想将自己的作品印刷成册,可以登陆后台操作系统,发起征订订单,按提示进行操作,提交符合规格的文档、封面、插图,系统会根据文章的长度、插图的张数确切计算文章的印制成本,在成本基础上,作者可自由设定盈利数额,并生成最终印刷品的购买价格。这样的订单将向平台上所有读者展示,以供其自由预定。征订周期一般为1个月,征订结束后则进入印刷流程。这又是按需印刷的需求。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众筹京东
众筹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的诞生
新闻众筹初探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
试水“众筹+新三板”
在超市快送上超越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