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护理质量控制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发生压疮的影响
2014-07-07莫华冰
莫华冰
(广西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内科,广西 南宁 530003)
持续护理质量控制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发生压疮的影响
莫华冰
(广西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内科,广西 南宁 530003)
目的 探析持续护理质量控制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发生压疮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8月期间入院诊治的糖尿病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办法,执行医嘱,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级别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成立压疮质量控制小组,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级评分,告知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制定具体的压疮控制办法并严格执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情况、护理质量以及出院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压疮发生3例、发生率为 6.00%,对照组压疮发生9例、发生率为 18.00%,两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质量评价中,实验组优者17例,良者29例,优良率为92.00%,对照组优者12例,良者24例,优良率为72.00%,两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后在总体健康、积极感受等方面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办法,可显著降低糖尿病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护理质量控制;压疮;糖尿病;影响
压疮又称为褥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发生持续缺氧、缺血、营养不良而引起的组织溃疡坏死[1]。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管理的重点,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制度的不断改进,各级人员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质量控制已成为医院工作的重点内容。现本文就持续护理质量控制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发生压疮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8月间入院诊治的糖尿病住院患者100例。纳入标准:确诊为糖尿病(空腹血糖:7.1~11.4 mmol·L-1,餐后血糖为12.1~19.8 mmol·L-1,糖化血红蛋白6.9% ~8.3%[2]);全身皮肤完好无破损。排除标准:合并深静脉血栓等病症;智力或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该试验者。100例患者中男 65例,女 35例;年龄65~92岁,平均年龄(74.5±3.2)岁;病程1~37年,平均病程(13.6±5.8)年。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参与比较。
1.2 常规护理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办法,执行医嘱,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级别护理。每天观测患者生命体征。加强防护,增加巡视次数,防跌倒与坠床。定期为患者翻身,保证身体的清洁卫生与干燥,按摩受压部位,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全身被动锻炼,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使用气垫床,病房内定期进行通风换气。
1.3 持续护理质量控制方法 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成立压疮质量控制小组,小组成员由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组成;本科学历2名,大专学历2名,所有成员的临床护理管理经验均在5年以上。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 Waterlow分级评分[3],分别从体型、皮肤类型、性别和年龄、心血管及全身状况、控便能力、运动能力、神经感觉及药物治疗、食欲等方面进行评价,满分 36分;10分以下为危险;10~14分为轻度危险;15~19分为高度危险;20分以上则为极度危险。告知患者的评价结果及如下的护理办法,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轻度危险者加强皮肤护理,每日擦拭全身,保证全身清洁干燥;汗量较大的患者,可每日两次擦拭患者全身,保证其舒爽与干燥;汗渍浸润较多的地方,如腋窝、腘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较多的地方可涂擦爽身粉;控便能力较差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在患者便后及时清洁肛周[4],保证局部清爽干燥;制定患者翻身计划,建立翻身卡,记录翻身时间,防止病床上各种检测设备导线牵拉,造成局部压迫;感觉功能障碍的患者,慎用冰袋或热水袋,防止冻伤或烫伤。高度危险者应在上述基础上应用气垫床,床头抬高 30°,骨突部位用皮肤保护贴或按摩油保护,控制血糖的同时保证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摄取[5]。极度危险者除上述措施外,缩短翻身间隔为0.5~1 h,严格控制血糖,为保证患者营养代谢正常,由营养师与医生共同制定合理的饮食营养计划,保证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高能量的摄取,进食困难的患者进行肠内或
静脉营养支持。并要求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免疫力。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情况、护理质量,以及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压疮诊断标准与分期均根据2007年美国国家压疮专家组(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更新的定义及分期标准[6]。护理质量的考评分为压疮感染(20分)、差错事故(15分)、健康教育(10分)、护士长管理(10分)、基础护理(20分)、特一级护理(10分)、病区管理(5分)、护理文书书写(10分),以患者自身感觉评分,满分100分,得分在85~100为优,70 ~85为良,60~70为合格,小于 60分为差。生活质量的评价应用 WHO生活质量量表,针对总体健康、疼痛与不适、睡眠状态、食欲、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对患者进行评价,分数范围为0~100分,除了“疼痛与不适”与“依赖性”方面,得分越高说明生活的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应用SPSS16.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压疮发生情况 实验组压疮发生3例,发生率为6.00%;对照组压疮发生9例,发生率为18.00%;两组差异显著(χ2=4.869,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
2.2 护理质量 实验组优者 17例,良者 29例,优良率为92.00%;对照组优者12例,良者24例,优良率为 72.00%。两组差异显著(χ2=5.314,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观察(±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观察(±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 χ2=5.314,P=0.036。
实验组(n=50) 对照组(n=50)护理质量标准17 34.00 12 24.00 良29 58.00 24 48.00合格 4 8.00 8 16.00 差0 0.00 6 12.00优良率/% 92.00#/%优例数 比例/%例数 比例72.00
2.3 生活质量评价 实验组护理后在总体健康、积极感受等方面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s,分)
组别 实验组(n=50)对照组(n=50) t值P 78.35±5.49 61.77±6.43 2.355 0.023疼痛与不适 33.46±6.12 91.62±5.24 1.974 0.046睡眠状态 85.71±6.84 66.38±5.48 2.009 0.031食欲 87.80±6.48 49.11±5.49 2.368 0.017日常生活能力 88.63±5.49 75.38±4.86 1.996 0.044精神状态 84.36±5.77 45.38±4.19 2.118 0.038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总体健康42.24±5.52 68.29±6.25 2.065 0.042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紊乱、末梢循环血运障碍、神经组织所需的能量与血液供给不足、血液中白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及溶菌率下降,更易引起皮肤破溃、感染,进而形成压疮[7]。此外,卧床或住院患者皮肤长期被汗渍浸润,如未能及时清洁干燥或表面消毒,则皮肤表面病菌丛生,同样容易并发压疮。糖尿病患者抵抗力较差,压疮一旦形成,较难愈合,给临床治疗与护理均带来较大难度。但相关研究认为[8],护理干预可避免部分糖尿病压疮的发生。
持续护理质量控制是指按照护理质量形成过程与规律,对构成护理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护理服务达到规定的标准和满足服务对象需要的活动过程。富有临床经验的质控小组根据护理过程中病发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制度,强化各级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明确分工,落实各项护理细节[9],从而保证在质量控制的前提下各项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本研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成立了质控小组。质控小组均由具5年以上临床护理管理经验的主管护师、护师级别的人员组成。实验组通过 Waterlow评分对压疮危险因素进行评价,进而制定相应的护理质控办法。正确的评估各类患者的病情,可为医护人员制定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10],并通过告知患者危险因素,可使患者有针对性的防范,避免了医务工作的盲目。基于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压疮是长时期内的病理变化,故在患者住院期间,实验组医护人员应对护理工作中不合理及薄弱的缓解加强整改,并逐步完善,从而保证护理质量的控制。
本研究中,实验组压疮发生发生率为6.00%,对照组则为18.00%;并且实验组护理后在总体健康、积极感受等方面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控制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与患者的生活质量。
持续质量控制的高效进行,除需要质控小组进行监督外,也需要护理人员高度的责任心与强烈的风险意识。糖尿病患者压疮的发生多与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又血运较差引起的,故需要临床定期进行翻身,翻身过程中注意避免压迫设备导线或引流管、输液管等;保证患者身体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床单被褥;在护理操作中,规范皮肤检查的顺序以及手卫生。另外,在研究中发现,持续护理质量控制可有效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促进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为营造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有一定的帮助。在应用患者自我感觉的的护理质量评价中,实验组优17例,良29例,优良率为 92.00%;对照组优12例,良 24例,优良率为72.00%,提示持续护理质量控制对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性。
[1] White-Chu EF,Kiely DK.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hysician and Nurse Practitioner Pressure Ulcer Staging Practices in Rehabilitative and Long-Term Ca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2012,13(8):748-751.
[2] Padula WV,Mishra MK,Makic MB,et al.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essure ulcer care with prevention:a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J].Medical care,2011,49(4):385-392.
[3] 邵兰春,王娟娟,邵晓春.美皮康对治疗糖尿病压疮的研究[J].甘肃医药,2012,31(11):813-815.
[4] 陈鸣明.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的创面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9):108-111.
[5] 汪文娟,高 琴,魏曾曾.局部氧疗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中老年压疮的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3,17 (4):705-706.
[6] 占婷婷.湿性愈合理论在压疮伤口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安徽医药,2012,16(6):841-842.
[7] Yohannes AM,Dodd M,Morris J,et a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single item measure of quality of life scale for adult patients with cystic fibrosis[J].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2011,9 (1):105.
[8] 黄 娟,李亚娟.糖尿病患者压疮的治疗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7):2198.
[9] 王晓庆,张玉莲,罗存珍,等.持续质量控制在预防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压疮中的作用[J].上海护理,2013,13(4):34-36.
[10]张镇陵.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分析[J].安徽医药,2012,16(7):1035-1036.
Impact of continuing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on pressure sores of inpatients with diabetes
MO Hua-bi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The Sixth Hospital,Nanning,Guangxi 530003,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continuing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on pressure sor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diabetes.Methods A hundred hospitalized diabetic patients admitted from December 2010 to August 2013 were randomized into experiment group(n=50)and control group(n=50).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conventional nursing options with executive orders,and used rank nursing for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pecific conditions,while the experiment group set up a quality control team in addition,which evaluated the risk factors of pressure sores,formulated measures and implemented them.The occurrence of pressure sores during the hospital stay,nursing qua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re were 3 cases(6.00%)of pressure sores in experimental group,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9 cases(18.00%)(P<0.05).As for nursing quality,there were 17 excellent,29 good in experiment group with an acceptance rate of 92.00%,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control group,in which there were 12 excellent,24 good,the acceptance rate being 72.00%(P <0.05).After nursing,quality of life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overall health and positive feelings(P<0.05).Conclusions Application of continuing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occurrence of pressure sores of inpatients,promote nursing quality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quality control of nursing;pressure sores;diabetes;impact
10.3969/j.issn.1009-6469.2014.05.069
2013-10-05,
201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