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新闻报道对助人行为倾向的影响作用*
2014-07-07方圣杰闵昌运
方圣杰 闵昌运 张 林
助人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无私地关心他人并提供帮助的行为。当今,由于信息传播的便捷,负面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多。人们不仅会主动去关注负面新闻报道,甚至也会被动地暴露在电视、网络上扑面而来的负面新闻报道中。在报道了一系列“扶老人被讹诈事件”后,又曝出“小悦悦事件”,再到之后“该不该助人”的探讨,这些现象都反映出了社会的病态心理。
负面新闻报道是指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犯罪事件、事故灾害往往是其的报道重点[1]。对负面新闻的分类依据主要依据新闻事实与人的关系,如:非人为的主要表现为天灾人祸,人为的表现为违反道德或法律的现象或行为[2]。负面新闻报道对人们造成的即时影响是引发个体的一些负性情绪。如果个体长期接触负面新闻,一方面会降低个体的心理安全感和人际信任感,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会间接地改变人们的认知,最终影响个体的行为[3]。有的研究表明,包含暴力线索的负面新闻报道会减少人们的助人行为而增加攻击性行为[4]。我国学者探讨了在负面新闻的灾难图片启动条件下个体助人行为的表现,结果显示,负面新闻的灾难图片比对照组图片更能唤起个体的情境性共情,但在助人意愿和助人行为上未见显著差异[5]。
可见,目前负面新闻报道对助人行为倾向的影响效果还没有形成定论。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以往的研究对负面新闻没有进行分类,而不同种类的负面新闻可能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将把负面新闻进行分类,更全面更细致地探究负面新闻报道对个体助人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负面新闻报道对个体助人行为的影响机制,可为新闻传媒在面对负面新闻时该如何报道才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冲突,以及新闻舆论该采取何种引导策略才有助于民众保持健康心态与理性认识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某综合性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施测。其中,共发放问卷150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47份(98.00%)。其中男性62人,女性85人。被试的年龄在17~23 岁之间,平均(19.73±1.23)岁;有59 人来自农村,40 人来自乡镇,47人来自城市;独生子女59人,非独生子女88人。
1.2 方法
1.2.1 新闻材料 按照新闻事件起因(人为/非人为)、新闻事件结果(身体损伤/财产损失)这两个维度来选取了4段新闻作为实验组的新闻材料,再增加1段中性的科技新闻报道材料作为对照。根据本实验研究目的对这5段新闻材料进行改写,包括对新闻中的人物进行匿名处理、删除对本实验有干扰作用的细节、限制五段材料的字数至相近等。在每段新闻材料之后会加入无关调查题,以防止被试猜测本实验目的。
1.2.2 情绪状态量表 由Mc Nair等编制,从中选取18个和本研究相关的情绪词进行测量,主要涉及紧张和怜悯两个维度的情绪词。其中紧张情绪词包括害怕、紧张、惊恐和焦虑等,怜悯情绪词包括同情、难过、可怜和悲伤等。问卷采取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越符合该情绪。本量表中紧张情绪分量表的α系数为0.815,怜悯情绪分量表的α系数为0.862。
1.2.3 心理不安全感问卷 根据本研究实际情况自编心理不安全感问卷,共包含3个项目。采用7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心理不安全感越高。该问卷在前期预测中有良好的信度,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3。
1.2.4 人际信任感问卷 根据本研究实际情况自编人际信任感问卷,其中包含3个项目。采用7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人际信任感越高。该问卷在前期预测中有良好的信度,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27。
1.2.5 助人行为倾向量表 从Carfo等人编制的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中选取符合本研究目的的部分问题。量表采用9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助人行为倾向越强。本研究中助人行为倾向量表的α系数为0.815。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对施测结果进行相关的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类型负面新闻对个体助人行为倾向的影响 从表1可见,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对个体助人行为倾向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F(4,142)=1.163,P=0.33)。
表1 不同新闻材料下个体助人行为倾向的基本情况(±s)
表1 不同新闻材料下个体助人行为倾向的基本情况(±s)
助人行为倾向非人为-身体损伤组 7.278±1.组 别615非人为 - 财产损失组 7.515 ±1.327人为 - 身体损伤组 7.962 ±0.912人为 - 财产损失组 7.667 ±0.961控制组 7.674 ±1.267
以助人行为倾向为因变量,事件起因、事件后果为组间变量对数据结果进行2×2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事件起因主效应显著(F(1,143)=8.715,P<0.01),事件后果主效应不显著(F(1,143)=0.443,P=0.507),事件起因 × 事件后果的交互作用显著(F(1,143)=6.671,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事件后果为身体损伤的新闻条件下,事件起因是人为的新闻相比事件起因是非人为的新闻会引发个体更高的助人行为倾向(t=3.578,P=0.001)。在事件后果为财产损失的新闻条件下,事件起因是人为的新闻和事件起因是非人为的新闻引发的个体助人行为倾向没有显著差异,见图1。
图1 不同负面新闻材料下的个体助人行为倾向
2.2 不同类型负面新闻对个体情绪、心理不安全感和人际信任感的影响 比较不同新闻材料下个体的情绪、心理不安全感和人际信任感,可见个体在紧张情绪(F(4,142)=10.988,P<0.001)和怜悯情绪(F(4,142)=18.905,P<0.001)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在心理不安全感和人际信任感上没有显著差异。通过事后检验,在紧张情绪方面,控制组与四组实验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怜悯情绪方面,控制组与四组实验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见表2。
表2 不同新闻材料下个体的情绪、心理不安全感和人际信任感(±s)
表2 不同新闻材料下个体的情绪、心理不安全感和人际信任感(±s)
注:*P <0.05,**P <0.01,***P <0.001,下同
紧张情绪 怜悯情绪 心理不安全感 人际信任感非人为 -身体损伤组 9.714 ±2.955 11.179 ±2.803 11.214 ±3.920 9.857 ±3.组 别175 052非人为 -财产损失组 10.167 ±4.698 13.233 ±4.091 9.967 ±4.247 10.000 ±3.484人为 -身体损伤组 14.138 ±4.588 12.621 ±3.736 9.793 ±3.989 10.586 ±3.878人为 -财产损失组 11.267 ±5.166 10.967 ±3.900 9.967 ±4.247 10.133 ±3.267控制组 7.067 ±3.028 5.933 ±3.362 9.733 ±4.532 9.933 ±4.638 F 10.988** 18.905** 0.604 0.
2.3 负面新闻导致个体的情绪、心理不安全感、人际信任感与助人行为的相关分析 只对4组负性实验组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紧张情绪与怜悯情绪有显著的正相关;怜悯情绪与人际信任感、助人行为倾向有显著的正相关;人际信任感与心理不安全感显著负相关,与助人行为倾向显著正相关;心理不安全感与助人行为倾向显著负相关,见表3。
表3 负面新闻导致的个体情绪、心理不安全感、人际信任感与助人行为间的相关(r)
2.4 负面新闻报道对个体助人行为倾向的影响机制 由于负面新闻报道能够显著地引发个体的紧张、怜悯情绪,因此进一步探究这些负性情绪对助人行为倾向的影响机制。分别以紧张情绪、怜悯情绪为自变量,助人行为倾向为因变量,探寻其中可能存在的中介因素。采用路径分析方法,发现人际信任感是怜悯情绪和助人行为倾向间的中介因素。
采用强迫进入法依次进行回归分析,检验人际信任感在怜悯情绪与助人行为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6]。第一步,以助人行为倾向为因变量、怜悯情绪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表明怜悯情绪对助人行为倾向具有预测力(β=0.260,P<0.01);第二步,以人际信任感为因变量、怜悯情绪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表明怜悯情绪对人际信任感具有预测力(β=0.303,P<0.01);最后,以助人行为倾向为因变量、怜悯情绪和人际信任感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表明人际信任感对助人行为倾向具有预测力(β=0.258,P<0.01);在引入人际信任感后,怜悯情绪对助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0.182,P>0.05),这说明人际信任感在怜悯情绪与助人行为倾向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见图2。
图2 人际信任感在怜悯情绪与助人行为倾向之间的中介效应
3 讨论
3.1负面新闻报道对个体助人行为倾向的影响效果 从本研究可见,负面新闻报道对个体的助人行为倾向没有影响,这个结论与我国梁嘉歆的研究结果有相似之处[5]。助人行为倾向差异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亲社会类型的题目具有很强的社会赞许性,因此数据结果出现了天花板效应。然而负面新闻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对助人行为倾向存在交互作用,说明两者共同影响个体的助人行为倾向。当事件起因是非人为时,个体表现出更低的助人行为倾向,这可能是由于在非人为的情境中,个体感受到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会减少助人行为以减少受到伤害的可能性。相比之下,助人行为倾向得分最高的是人为-身体损伤组,由此可推测,当个体在了解到人为故意伤害他人的新闻事件时,一方面会产生对施暴者的愤怒和谴责,一方面会产生对受害者的同情。而且,这种同情会泛化到其他弱者上,因此在能力范围内,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助人行为。
3.2 负面新闻报道对助人行为倾向的影响机制 本研究发现,负面新闻报道可以显著地唤起个体的紧张情绪和怜悯情绪,之前的研究也得出了负面新闻报道会引起个体害怕情绪和同情情绪的结论[7]。若长期处于负面新闻报道引起的负性情绪中,将会降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从相关分析结果可知,怜悯情绪、人际信任感与助人行为倾向存在显著正相关。人际信任感与助人行为倾向存在显著正相关的结论得到了其他学者的支持。研究发现,人际信任感越高的个体会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而人际信任感越低,产生攻击等反社会行为的概率相应增加[8]。其次,研究还发现心理不安全感与助人行为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由于人的认知资源有限,当个体处在令其心理不安全感高的情境下,个体要先调动认知资源应付周身不安定的环境,才有精力去帮助他人。Shaver等的研究也表明,个体在感受到自己是安全的基础上才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9]。由上述内容可知,即产生负性情绪,心理安全感和人际信任感都是个体做出助人行为决定的基础。
本研究采用中介分析发现怜悯情绪要通过人际信任感才能影响到个体的助人行为倾向。此前就有研究者在网络情境中发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而社会支持有助于减少生活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10];还有研究者指出学生信任是学生亲社会行为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预测源[11]。这就为现今的社会现象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大众不敢去扶摔倒的老人?甚至是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人们也不愿施舍钱物给街边的乞丐?这正是由于人们缺乏对求助者的信任。有关媒介影响受众心理长期效果的涵化理论指出:媒体传播了负面信息,当人们对这些负面信息接触越多,基于媒体所提供的真实世界的印象,人们倾向于建构危机社会的信念,认为现实生活的社会也是消极的,人与人之间是难以可信的[12]。因此,从本研究结果来看,负面新闻报道不仅要客观地还原事件真相以及增加教育警示,还应该考虑受众的感受及影响,这样才能维护社会整体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1]张威.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2]梁新.负面报道论[D].长沙:湖南大学,2008
[3]黄妍,汪海彬.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安全感的关系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1,25(1):50-52
[4]Tobias Greitemeyer.Effect of prosocial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J].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2,21(5):78-83
[5]梁嘉歆.社会群体知觉与共情对助人的影响:灾难媒体报道的启动效应[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6]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49(5):264-278
[7]吴晓燕.暴力线索暴力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机制[D].宁波:宁波大学,2012
[8]王丽.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人际信任、社会期望及自尊的关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3
[9]Mikulincer Mario,Shaver Phillip R.Attachment theory and intergroup bias:Evidence that priming the secure base schema attenuates negative reactions to out- group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1,81(1):97-115
[10]池晓思,龚文进.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94-96
[11]Ken J Rotenberg,Claire Fox,Sarah Green,et al.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children'interpersonal trust belief scale[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5,23(2):271-293
[12]王玲宁,张国良.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的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