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元分析*
2014-07-07刘贤敏曹艳杰周炎根
刘贤敏 曹艳杰 周炎根
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职业倦怠概念后,国内外心理学者对职业倦怠研究兴趣骤增,职业倦怠成为心理学热点问题。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1]。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对于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性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于2000年后才陆续开展。在这十几年间,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虽日益增多,但还存在一定的缺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①现有研究中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结论不完全相同,如唐芳贵等人发现,高校教师的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程度比较高,非人性化现象不严重[2];兰慧敏的研究却发现,高校教师的情绪衰竭相对较严重,低成就感和非人性化表现不明显[3];谭机永等人研究发现,高校教师低成就感因子表现最为严重,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并不明显[4];②有研究发现,性别可能会影响教师职业倦怠,但在高校教师中缺乏相应证据;③有研究发现,学段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之一,但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相比情况如何,研究结果贫乏;④现有研究中都是在某一时间段调查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随着时代的进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职业倦怠有着怎样的变化,从以往研究中无法得出结论。元分析的出发点就是要通过对一系列相同课题的研究所带有分歧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概括出这些研究结果所反映的共同效应,即普遍性的结论[5]。但元分析存在“年代效应”,为解决此问题,辛自强等人提出了横断历史研究的方法[6]。本研究对所搜集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力图解决以下问题:①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在十几年间的变化趋势如何;②不同性别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是否有所不同;③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相比职业倦怠是否存在差异?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搜索到176篇文献,剔除重复发表的文献和数据,2名研究者根据文献纳入标准独立进行筛选,最后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核对,意见不一致时通过协商讨论裁决。最终收集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82篇,其中硕士论文14篇,分别报告男性6624人,女性6324人,总样本量16076人。文献变量编码将研究的数据按性别、年代和报告质量进行编码。文献纳入标准:①所有研究必须采用同一个测量工具-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②所有研究考察的对象是中国大陆的高校教师群体,不包括港澳台的被试;③研究报告中有明确的关于MBI量表3个因子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包括人数、均值和标准差);④研究发表年代在1979—2013年6月间。所有研究均满足以上4个标准,其MBI测得数据才能纳入本研究的文献数据库中。
1.2 方法 文献检索策略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文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网以及万方博硕士论文数据库,分别以“高校教师”、“大学教师”、“职业倦怠”、“工作倦怠”等为检索词在题名、关键词和摘要等项目下进行搜索,搜索的时间范围为1979-2013年6月。
1.3 统计处理 数据用 RevMan 5.0、SPSS 15.0和 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在计算置信区间时,先进行齐性检验,如果异质性显著,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反之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95%CI包含0,则P>0.05,即无统计学意义;95%CI不包含 0,则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7]。
2 结果
2.1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随年代的变化 为了考察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随年代变化的情况,对MBI各因子的均值和标准差与年代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见表1。结果显示,MBI中的3个因子的均值与年代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年代可以解释 3 个因子 1.2%、2.2%和 2.1%的变异。表明高校教师在这3个因子上的得分逐年变得更为分化,这提示了不同高校教师群体间职业倦怠的差异可能在增大。
表1 职业倦怠各因子均值及标准差与年代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2.2 不同性别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比较 见表2。不同性别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在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低成就感因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来说,男性教师的情绪衰竭因子低于女性教师,非人性化因子则高于女性教师。
表2 不同性别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各因子分比较
2.3 不同类型教师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比较 从表3中可以看出,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与中学教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校教师的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中学教师。
表3 高校教师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比较
从表4中可以看出,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小学教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校教师的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小学教师。
表4 高校教师与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比较
3 讨论
从相关分析的结果来看,年代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3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情绪衰竭、低自我成就感和去个性化3个因子的年代效应显著,说明年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的变化。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和繁琐的学生工作让高校教师应接不暇,心力憔悴;工作的重复性让高校教师变得冷淡麻木;教育效果显现的长期性和自身发展的艰巨性会使他们自我成就感降低。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使得高等教育再也不是学中骄子,有限的工资和高房价、高物价形成鲜明对比,加之高校编制制度的改革,使得高校教师缺乏安全感,心理压力增加。同时,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之外,还要扮演好不同的家庭角色,有限的时间、精力与无限的工作业务和家庭琐事始终是一对矛盾[7]。久而久之,他们会疲劳、烦躁,与同事关系紧张,进而对自己的职业产生质疑,对职业失去兴趣。
元分析结果显示,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在低成就感因子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在情绪衰竭因子上,女性教师高于男性教师;在去个性化因子上男性教师高于女性教师,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8,4]。现有研究认为,职业倦怠性别差异的原因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传统观念对性别角色分工明确,不同的性别在社会中承当不同的责任。因为传统文化的熏陶,人们普遍认同男性应该刚强、勇敢、有能力,女性应该柔弱、细心、有耐心。高校教师即使是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也无法避免中国传统的影响。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男性教师宁愿一个人承受,也不愿意寻求社会支持;而女性教师敏感,情绪容易外露,善于从他人处获得支持。研究也证明,在面对压力情境时,男性教师表现出明显的回避倾向,逃避、幻想、否认和克制与忍耐的倾向大于女性教师[9]。因此,在工作中男性教师表现为工作积极性不高,对待学生麻木、冷漠、疏远,而女性教师容易表现为情绪问题,如疲劳、烦躁和紧张易怒。
关于职业倦怠的学段差异,本研究中发现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比较轻,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基本相同[10]。出现学段差异的原因首先与教学对象直接相关,高校教师的教学对象大部分为可以自我管理的成人,他们更容易沟通和交流,也更容易理解教师。其次与面临的职业压力有关,高校教师没有升学压力,社会对高校教师的期望远远低于中小学教师,而且大学的教学方式更灵活,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11]。第三与高校教师个人因素有关,高校教师知识面广,自我调节能力强,加之大学校园相对开放,更容易获得有关心理调节的知识和方法[12]。
[1]曾玲娟,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3,11:79-80
[2]唐芳贵,彭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8):930-932
[3]兰慧敏.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12,32(5):143-145
[4]谭机永.广西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8):992-993
[5]毛良斌,郑全全.元分析的特点、方法及其应用的现状分析[J].应用心理学,2005,11(4):354-359
[6]辛自强,张梅,何琳.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12,44(5):664-679
[7]李辉,王倩.关于农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0):1199-1202
[8]周喜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生存质量、自我和谐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7):1043-1044
[9]刘丽婷.我国中小学教师近10年职业倦怠性别差异元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8):972 -974
[10]吴红,任胜洪.三种职业压力情境中教师应对现状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0):78-80
[11]阎升光,李翠维,朱小茼.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1):1331-1332
[12]崔向军,马洋纳,朱小茼.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5):56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