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构教材,打造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2014-07-05方华意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初中美术高效课堂

方华意

摘 要:如何使用好教材,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是教师备课中非常重要的过程。重构教材不是丢弃教材,而是通过教学将教材内容合理的舍取、重组和整合的一个过程,以至于适合本土学生,达到生本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美术 重构教材 高效课堂

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和师生对话的“话题”,师生之间通过这种对话进行交往,获得发展。它充分体现了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因此那种过分依赖教材、以教材为圭臬的做法,很明显是违背新课程理念的。在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在课程视野的关照下对教材进行重构,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才能更有效地落实课改的基本理念,提高课堂效率。

一、拿出勇气取舍,提升教学能力

由于新老教材的更替,单元之间的合并,新教材一单元的内容知识涵盖量比原有的教材都大,面对浩繁的美术内容,我们别无他途,只有精选,选择基础的知识,经典的知识,选择能有效提供生活品质的知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知识。

在40-45分钟内要教出新意,教材的取舍是关键。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对教学内容优化,即对教材的优化。取舍涉及以下方面,一是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有的课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有的内容由教师教授,有详有略;对教材中一些不适合本地学生或深浅不太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删减、添加。二是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难易适合的教学目标,并从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出发,制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每部分的内容不要堆砌知识点,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讲清一两点,有机整合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而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就唯恐目标不全、不细,把每个部分都当做起始课教,把每个学生都当做以前从没学过内容似地教,造成信息拥堵,内容庞杂,自然就收效甚微。

请看下面有两个《绿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案例:

【案例1】

1)认知目标:了解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基本方法进行绘画表现。

3)情感目标:关注环境问题,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案例2】

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欣赏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了解其传达环境保护的主题及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基本艺术表现方式——时空重组。

2)技能目标:初步运用“时空重组”这一基本方法进行艺术构思,营造新奇的画面。

3)情感目标:通过尝试与借鉴时空重组的表现方法,有意图地表现环保主题,传递自己的环境意识。

案例1,在目标设定上看似简单,但设定的目标空洞而无方向感,似乎要把整个教材里所提到的超现实主义表现方式都在一堂课时内交给学生,课时目标容量太大;而案例2,设计了三维目标,捉住“时空重组”这个点进行教学,并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第一课时里舍去一部分,在第二课时遗留的内容取进来再扩充其他内容,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所以,目标的制定要鲜明突出,教材给的所有内容都列入当做目标,有时候讲清一点比讲十点要有效得多;同时,目标设计要考虑教材的结构和组元方式,合理的安排重难点,形成场效应,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另外,要考虑学生实际状况和基础水平,做到学生已经掌握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教材地域性的限制,一些课题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不容易亲身体会到,不容易引起学生共鸣,造成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在讲授《文明之光》中瓷器部分时,我首先会将我们慈溪上林湖越窑带给学生,因为上林湖对孩子们来说太熟悉了,渗透家乡本土的东西,让学生对瓷器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气氛。本土美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日常的耳闻目染中,学生印象较深,通过添加教材内容,师生在互动的交流中能引起强烈的共鸣,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灵活重组,有效“递进”

对教材内容的重组,一方面要以既定教材为依托基于教材,另一方面又要超越教材。以前一般认为教材只是由一些静态的知识与技能构成,教学只是将已经选择好的知识用一种有效的方式向学生进行传播就可以了,但是现在这些都已经满足不了学生了,所以我们要根据教材给的静态知识与动态活动相结合。①灵活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对教材进行合理运用;对其他教学资源作选择.整合和优化后进行利用对教学主体学生进行引导.组织与交流合作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重组教材,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为了满足学生美术欣赏教学的要求,重组与延伸欣赏教材的内容成为必然,通过具有审美价值的欣赏作品的延伸和重组来提高教学效应,从而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2013年宁波市优质课比赛邹映娣老师的《从生活中吸取设计的灵感》这节课,主要设计与制作纸质的灯饰,她从课外寻找与授课教材内容结构相似的设计元素——仿生学设计,与教材《灯具设计》重组了教材,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设计的兴趣。其实教学内容重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降低学习难度,便于学生的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初三年级每年市级审美与艺术——美术基本知识测试,每个学校都会在完成教学任务情况下进行系统复习,为了能让学生更加清晰的记住美术基础知识,教师必须重组教材内容,层层递进,将同一概念下的内容重组,这样学生就容易记住了,而不是死记硬背。例如八年级上册第八课《绚丽的阳光》讲到印象派画家,教师要给学生理清几点:1.印象画派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始产生在法国,后来影响到全欧洲。2.印象派的艺术特点:1)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彻底打破了传统固有色和棕色调的造型观念。2)用明确的笔触画出交织融汇的色点和色束,强调客观再现个人的瞬间视觉印象。3.印象派代表画家及作品:代表作者——莫奈、马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等(均为法国人),莫奈的《日出·印象》、《草垛》、《阿戎堆的桥》《卢昂大教堂》;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毕沙罗的《农家少女》、《摘苹果》、《蓬图瓦兹的红屋顶》;雷诺阿《红磨坊街的舞会》;西斯莱的《小镇的桥》;德加的《芭蕾舞预演》。新印象派代表画家及作品:修拉的《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西涅克《绿色的海洋——威尼斯》。后印象派代表画家及作品:荷兰凡高的《星空》、《向日葵》;法国的高更。对于教师而言,重构教材是一项必备的教学能力,也是实现课程理念的主要手段。教师可以打破教材原有编排顺序,按照一定的标准重组单元,既可以增加教学的灵活性,加深学习的程度,又可以合理安排教学元素。这种重组可以是单元内的部分内容也可以是跨单元的内容。

又如八年级的教学内容以了解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为重点,包含欣赏课《笔墨千秋》、临摹学习《梅竹言志》和绘画的表现尝试《寄情山水》这三个单元,教学内容是有梯度的,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在第一单元在以欣赏为主的情况下,提前体验国画笔墨的运用,让学生先真正体会墨的五色,做好对小学国画知识的复习。在教学中可以打破单元局限,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站在欣赏国画、关注学生兴趣的高度,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体会、思考和创作。

参考文献:

[1]姚莉萍 《重构教材,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益》 中国美术教育 2013第4期

[2]苏鸿主编 《高效课堂》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慈溪市保德实验学校 浙江宁波)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高效课堂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