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多义动作动词习得分析
2014-07-05徐柳
徐柳
【摘 要】在英语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对于多义动作动词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英语动作动词有表示“动作或事件的正在进行状态”,除了该意义之外,英语动作动词还具有其他方面的特殊用法或涵义。鉴于此,对于英语多义动作动词的习得就对英语学习者多方面能力提出了要求。对英语多义动作动词习得,通过借助原型效应,为多义动作动词塑造一个原型范畴,这是该动词习得的基本方式。而多义动作动词可以通过隐喻化方式进行习得拓展,进而建构对多义动作动词习得的过程性实质。通过对多义动作动詞进行语言学分析以及习得过程分析,有利于掌握多义动作动词的习得规律,对掌握英语多义动作动词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英语学习 多义动作动词 习得分析
引言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英语的多义动词是一个学习的难点。不管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对于英语多义动作动词以及其习得都多有研究,并且就总体而言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国外的英语多义动作动词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85年,语言现象学家Quirketal以及Smith都对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地钻研。英语的语意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语句中的动词意思的影响,特别是语句中包涵的多义动词更是会使得句子的意思出现千差万别的情形。英语多义动作动词就总体而言,可以分为知识体以及情景体两大类。其中,知识体主要是指语句中包括了助动词加上动词的曲折形式表达的意义形态,比如be+V-ing表示的进行时态以及have+ V-ed表示的完成时态;而情景体主要指的是动词表示的隐含意义。由此可见,深入了解英语多义动作动词对于更好地理解英语的语意十分重要。
1.对英语动作动词多义性的分析
原型范畴理论是以古典范畴理论为基础的,所谓古典范畴理论是用充分必要条件来进行界定的,范畴间的界限清晰,范畴内各成员地位平等。古典范畴理论经过不断地演进和完善,应运而生原型范畴理论。该理论主张,原型是指结合了成员间最多特征的实例,而范畴则是通过原型进行表征的,原型成员在范畴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依据不同的原型相似性,从最典型成员到最边缘成员,其家族相似性呈现出依次减弱的特征,相互比邻的两个范畴间的界定比较模糊,并不是十分清晰。以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可以为多义动作动词的分析提供全新的角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将多义动作动词看成一个原型范畴,围绕这一范畴具有多种特性。
首先,范畴中的典型成员就是原型,文中所说的原型成员是指由一系列动态性、持续性特征的动词构成的多义动作动词,表示正在进行的状态,该用法是最基本、最典型的用法,也是进行英语多义动作动词习得过程中较容易学会的用法,是人们对其他用法认知的参照。其次,各范畴成员间具有递进性,其表达从“正在进行的事件(活动动词)”到“短期内的正在进行状态(完成动词)”到“将要发生的状态(终结动词)”再到“最后(状态动词)”,成员的家族相似性随着各成员同原型成员距离的扩大而减少,其范畴的附属程度也呈现降低趋势,进而形成一个逐步推进的连续性系统。
再次,范畴的结构间特点呈现向心性,即使是最边缘成员,不管其偏离原型意义“正在进行的事件”有多远,都始终会同范畴中心点上的部分成员存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句式中的应用存在be+V-ing的家族相似性,而其他线索则通过一条暗含的线将其串联起来,范畴内成员经历了从时间距离向心理距离、感情距离不断拓展的过程,其向心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英语多义动作动词习得的稳定性。最后,语法范畴具有相对的开放性,它是不断向外扩展着的,也正基于此,人们可以在使用较少语言规则的基础下进行更多的语言意义表述。由此而言,它能够有效地降低人们的认知负担,大大提高语言交际效率。
2.英语多义动作动词的知识体
对于英语多义动作动词而言,两大类中的知识体以及情景体中,知识体所占的比重是十分大的。按照一般的定义界定,其主要是指语句中包括了助动词加上和动词的曲折形式表达的意义形态,可以有be+V-ing表示的进行时态以及have+ V-ed表示的完成时态,例如It was raining hard yesterday evening等语句。对于英语多义动作动词的知识体,许多的语言学家也做过大量的研究,一般又可以分为进行时态以及非进行时态,这两者的界线就是观察者对情景的看法的角度不同。当观察者从外部观察情景的时候,一般都是倾向把情景看作一体的,这是考虑的就是一般时态;当观察者从内部进行观察的时候,就会倾向于把情景看做正在持续的过程,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进行时态。动词的进行时态会导致动词的多义性,进行时态一般会涉及到动作的整个过程。当观察者以内部的角度进行观察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把动词的范围扩大化,这个时候动词就具有了一定的持续性和过程性。深刻认识英语动作动词的知识体对于更好的理解英语多义动作动词具有重要的作用。
3.英语多义动作动词的情景体
上文中,笔者已经提到了英语多义动作动词可以分做两大类:即知识体与情景体,现着重讲述情景体。简单而言,英语多义动作动词的情景体指的就是英语动词所表示的隐含的意思,最突出的就是英语语句中的隐喻的使用。研究英语多义动作动词隐喻的最早时间可以追溯到18世纪,但是那时还只是单单把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进行归类,之后才正式的把有关隐喻的研究成果归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才认同隐喻是一种思维习惯以及认知方式这一说法,认定隐喻的本意就是把一件事情作为理解另一件事的途径。隐喻可以很好地把抽象的概念进行范畴化,它的主要建立途径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基本经验。
隐喻即英语多义动作动词的情景体也经历过一系列的变迁,它最早是一种持续性的动词,被应用在表示空间的位置移动中,之后才慢慢地发生了变化进而得以拓展。作为最早的持续性动词以表示空间位置移动时,最直接的感知就是处于一个三维空间之中,身处其中对思维现象毫无所觉,因此,这一阶段只可以通过空间这一概念来间接进行表征。第二个阶段就是作为表示空间距离的动词,其中两个重要的节点就是说话的时间以及说的动作所要发生的时间,这两个时间点之间的距离就是学习英语多义动作动词需要谨慎注意的地方。最后一个发展阶段就是表示心理距离的动词。心理距离指的就是说话的人以及倾听的人之间的心理状态以及其差距,代表的就是二者之间的亲密程度。如果二者之间的亲密度越低,那么相对而言,话语也就会更加委婉和有礼。由此可见,英语多义动作动词的演变历程从最开始表示空间位置移动的空间距离到表示所说动作进行的将来状态的时间距离再到表示心理状态的心理距离,也就是隐喻的不断拓展延伸的过程。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文以原型范畴理论为出发点,针对性的分析了英语多义动作动词在语法意义上的多义性,围绕动作动词语法意义上的原型范畴,其典型成员是围绕“正在进行的事件”这一范畴的,通过剖析各个范畴的家族相似性掌握最基本的英语多义动作动词的习得方式。同时运用隐喻化的方式进行英语多义动作动词的习得拓展,了解多义动作动词习得的过程性实质,并掌握多义动作动词的习得规律。多英语多义动作动词进行分析,有助于认清习得过程背后的规律,为英语课程的学习与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金英.第三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2]姜孟.概念迁移: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3)
[3]刘思阳.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现象的认知研究[J].科技信息.2010(14)
[4]朱效惠,赵忠德.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大连外国语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0(04)
[5]任朝华.基本义在多义动词习得中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9(02).
[6]Chun DM,Plass JL.Networked multimedia environments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Network-based Language Teaching:Concepts and Practice.2000
[7]Hohenstein,J,Eisenberg,A,Naigles,L.Is he Floating across or Crossing A float? Cross-Influence of L1and L2in Spanish-English Bilingual Adults.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