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2014-07-05姚金和
姚金和
【摘 要】高中数学中怎样才可以有效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这成为了当今很多高中数学老师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除了展开扎实的工作以外,还应该学习新课改理念,对教育方法不断做出研究和探索,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提升 高中数学 教学质量 方法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推进,每位老师对于新课标的认识在逐渐加深的同时,也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地探究新课标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因为现在的高中生普遍认为数学是高中各门学科中最难的一门学科,甚至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那么怎样去改善这种现象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想方设法去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设情境,激发好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在学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地对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而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都喜爱听故事、猜谜语、作遐想。教师应当适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引发学生心理的内部矛盾冲突,并使他们意识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种矛盾冲突,从而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恰当穿插有关生动的数学趣题、典故、以及数学谜语巧设悬念。
比如,在上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这一章节的时候,我就引用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百万富翁,一天他碰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个人对他说,我想和你订个合同,在整整一个月中,我每天给你十万元,而你第一天只需给我一分钱,以后每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百万富翁非常高兴,他同意订立这个合同,如果是你们,你们是否愿意订立这样的合同呢?学生们刚开始都很高兴地说愿意,看到我笑后又想可能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于是齐声说不要这样的合同,那么到底谁更为合算,能否用我们的数学知识来进行探讨,此时学生的兴致达到极点,并由此发现其实际为一个“指数爆炸”的现象。这样,学生整节课就会很感兴趣的听下去,因为他们想知道为什么这个合约对于百万富翁来说是不划算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怎样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个过程大部分是由老师去完成的。那么在新课标的条件下,我们应该把这个任务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的方式去完成它。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个过程中,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进而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氨基酸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切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谁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同学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同学们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动,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对的领会加深,能力也得到发展。
课堂结构大致归纳为三种形式:一种是承接型。一般是先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再引导学生深入并指导解题,变为能力,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前后承接,脉络清晰,它对于内容浅显易懂的章节比较适用。第二种是螺旋型。它主要是在讲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和难度较大的章节采用,如数列极限的“ε-N”定义,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不等式的证明,轨迹方程的求法等,它的主要特点是把知识与能力紧密衔接、交替上升,通过举一反三、环环相扣,逐步升华来达到课堂教学目的。第三种辐射型。它的特点是抓住关键,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方位思维,通过筛选归纳使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实际教学中,以上几种形式是互相结合使用的,在安排课堂结构时,是基于讲清知識内容,提高学生能力,有效利用时间的原则,当然要优化课堂结构,除了要精心设计课堂层次,还有赖于教师的讲授能力。
四、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吸收。具体一堂课,到底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考虑,一般地,每节数学课都要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因此,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有些课题要数形结合求解,此时可联系图形,用谈话式“依形探数”或“用数定形”,以使问题易懂,学生吸收自然好。对于一些综合题,可结合分析,采用点拨讲授法,要挖尽条件,点其窍门,减缓坡度,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也便于学生吸收。需要指出的是,采用讲授法为主,应让同学有一定的思考或练习时间,也可提高问题,使讲授内容步步深入,切忌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这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也有助于课堂调节。对于一些较难例题,切忌蜻蜓点水,不深不透。采取练习法为主,以练代讲,应在必要时启发思路,以免同学陷入束手无策的困境,还要注意课堂上避免过于冗长繁琐的运算。以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练习功效。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必须在“讲”上下功夫,狠抓“练习”这一环节,注重启发式、探索式、讲授时做到深入浅出,语言规范简洁,练习时做到难易适中,适时启发反馈,力求使同学在认识与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以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志彬.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J].神州,2011(04)
[2]邢美朵.高中数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1(08)